安全管理网

浅析煤矿安全生产中的思想教育方法

作者:钱永波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1月24日


  
  四、关心体贴法。研究各种“三违”现象形成的事故原因可以发现,有些事例比较特殊,就是当事者平时遵章守纪,但由于一段时期个人情绪状态不好或身体状况不佳,都会使职工不能以饱满的情绪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因力不从心或判断失误而酿成事故。因此,新时期煤矿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必须扩大覆盖面,要从办公室走进职工生活和工作,从保证职工安全生产的角度出发,关心职工的工作和生活,为职工排忧解难,化解矛盾。长期以来,我矿各级党、工、团组织,经常深入职工之中,倾听职工呼声,关心职工疾苦,热心地听取职工对安全生产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地为职工办实事和好事,这样既能融洽干群关系,又能把一切不利于安全生产的因素消灭于萌芽之中。
  
  五、对症下药法。所谓对症下药,就是针对每个职工的不同情况、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思想教育,及时消除职工思想上的“事故隐患”。影响职工遵章守纪的因素很多,就个人来讲,对安全的理解程度、个人的思想情绪、身体状况、家庭环境以及职工文化素质等都会影响安全生产,诱发安全事故的发生。鉴于此,各级组织和监管部门不能只靠简单罚款了事,而应从“三违”事故的本质进行剖析,在惩罚的同时还应该及时了解“三违”人员违章的动机,从而达到“亡羊补牢”的效果。如我矿某单位一名职工,在奖金分配上认为自己的分配不合理,于是上班不出力,精神状态极差,几次违章,稍有疏忽极有可能诱发安全事故。党支部知道此事后,先后几次找他做工作,讲清楚奖金分配的依据,谈话过后,他主动承认错误,保证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到遵章守纪,有事不闹情绪,及时找组织反应解决。
  
  六、防患未然法。安全工作、贵在防范。“三违”行为的发生,总是受一定的思想、情绪所支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职工所受到的冲击是巨大的,各级组织只有及时了解、摸清职工的思想、情绪、言行和心理等方面的变化,做好超前性的思想教育和矛盾转化工作,对稳定职工的思想,加强安全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多年来,我矿各级党、工、团组织经常专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职工思想动态,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项活动已形成专题和制度化。
  
  总之,煤矿安全思想教育工作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和创新。对于这些方法,既可单独应用,也可交叉使用,还可同时并用,这都必须根据被教育者的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应用。因此,本文阐述的应用方法,仅仅谈出了笔者的一点粗浅认识,必然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同时,真正抓好煤矿安全思想教育工作,要从全局出发、统筹规划、坚持结合实际、配合各项工作的需要,适时有计划的开展,就能够把全体职工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凝聚到推进企业改革发展上来,从而促进企业“三个文明”建设的健康稳定发展。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