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解决问题的关键——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为普及安全知识,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端正施工安全动机,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技能,消除不安全行为的一种必要手段,同时也是对职工进行各种劳动安全卫生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等方面知识的教育。通过安全教育与训练,就能有效地防止职工产生不安全行为,减少人失误或缺点、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水平。因此,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如何把好对人员安全教育的关,就成为避免或减少施工人员伤亡事故发生的关键。
首先,安全教育能提高施工人员搞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安全教育工作是建筑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安全教育制度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企业员工安全素质、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通过安全教育不仅能增强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和广大工人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认识,提高他们对安全工作的责任感,而且能使他们提高自觉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增强他们的安全生产法律法制意识。安全工作可以说是一个企业的生命与灵魂,搞好安全工作关键在于人,安全工作强调以人为本,人的安全素质的高低,安全意识的强弱,从根本上直接决定了建筑企业的安全工作的成败。如果施工人员特别是企业施工管理人员缺乏对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对违章违纪不狠抓,最终只能是害人害己害国家。
其次,通过开展经常性安全教育,就能使民工或施工管理人员自身不足得到及时弥补,自身存在缺点得到改善。建筑企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通过安全技术知识的培训教育和安全技术水平的提高,就能使广大职工掌握各种伤害事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提高安全操作技术水平和掌握安全检测技术和控制技术的科学知识,减少人失误,控制自身的不安全行为,使广大施工人员在安全意识上真正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观念转变,从而达到搞好工地安全生产,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健康的目的。
那么,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呢?笔者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安全教育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安全教育的内容很多,包括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安全思想意识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和典型事故教育等。不同的群体或在不同的阶段,安全教育的内容应有所侧重,只能集中精力找出相应对安全影响较大的因素作为安全教育的重点,不可能面面俱到。
第二、安全教育的题材要有趣味性。营造安全教育的氛围是很重要的,目前有许多企业的安全教育干涩无味,“你在会上讲,我在台下睡”、“左耳听右耳冒”的现象屡见不鲜,不能引起职工的重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知识性、趣味性不足,老生常谈无新意。安全管理人员要把讲名言、典型事故、小经验、小常识等作为安全教育的特殊形式渗透到职工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娱乐中去,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第三、安全教育的事例要有典型性。安全教育少不了例举事故案例。但要改变案例讲远不谈近、说别人不讲自己、只谈大不说小、一个案例讲几年等做法。要根据安全教育的需要选择有代表性、能引起建企人员警醒的事故案例,同时也要防止将安全教育变成事故案例课的喧宾夺主的做法。
第四、安全教育的形式要有灵活性。安全教育要形式多样化,切忌老是开会。要因地制宜,采用电影片、黑板报、事故现场会、班前交底、观看幻灯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等深入浅出、工人喜闻乐见教育形式。
第五、安全教育要突出全员参与。目前绝大多数施工企业是由项经部组织安全员负责教育。在施教时应打破“一言堂”、“满堂灌”的陈规,让企业员工唱主角,既当学生又做教师,畅所欲言,或组织先进员工谈经验、讲体会,介绍安全操作、防护、自救和他救的技术及剖析事故案例等,起到经验大家学、教训全员吸取,取长补短、互相提高的作用。
第六、安全教育的手段要有多样性。安全教育主要有正面灌输和侧面引导两种方法,因此,在具体实施中可实行现场教育与操作训练同步的方法与手段进行。对安全教育知识教育,采用讲授、观看幻灯片、电影片等方法是有效的,但对于安全技能教育来说,就非通过现场的实际工作进行教育不可。通过视听教育即使能有效的传授安全生产有关知识,“理解而知道了”,但并不是“会”,安全技能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从“知”、到“会”的安全操作,是安全教育最重要的阶段。安全技能只有通过受教育者亲身实践才能掌握,通过反复的实际操作不断地摸索而熟能生巧,逐渐掌握安全技能。
总之,在建筑企业中,目前一些施工人员素质低下是谁都无法否认的现实,他们存在这样或是那样的“缺陷”,正是因为这样现状的存在,导致了各种不安全行为的出现,是造成施工生产中各种伤亡事故经常发生的本质原因。因此,要从根本上防止或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对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不光仅仅是挂在嘴边,更应该在实际工作中确确实实得到落实和体现,而且必须“时时抓,事事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