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天干物燥,本就容易引发火灾,加之现在是岁末年初,“三合一”场所更是不容忽视的重点安全隐患对象。
一、什么是“三合一”场所
“三合一”场所是指,住宿与生产、仓储、经营一种或多种混合设置在同一空间内的建筑,且住宿与其他使用功能之间未设置有效的防火分隔,发生火灾时极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事故。
二、“三合一”场所的特点
租赁关系混乱:很多“三合一”建筑都存在层层分包转租的情况,造成产权不明、责任不清,租赁关系呈现一种混乱的状态。
租住人员复杂消防安全意识差:“三合一”场所呈现人员多、流动大、身份复杂等情况,从业人员往往未经消防安全培训,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一旦发生火灾,很难成功逃生自救。
先天性火灾隐患较多:“三合一”场所存在建筑耐火等级不高,室内可燃物较多,生活、生产用电设备较多。电气线路私拉乱扯、改动,频繁用火、用气不规范,易引发火灾,且不易逃生、救援。
三、“三合一”场所该落实的消防安全措施
严格控制使用性质:严禁在具有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的生产、储存、经营等场所或建筑中设置住宿住所、人员宿舍。
严格落实防火分隔措施:应采用不开门窗洞口的实体墙将住宿部门与非住宿部分完全分隔,当墙上确需开门时,应采取常闭式乙级防火门。
严格落实逃生疏散措施:住宿部分与非住宿部分应分别设置独立的疏散设施,可设置室外金属梯作为辅助疏散逃生设施。并配备逃生软梯或缓降器等高层逃生器材。
严格控制可燃材料的使用:建筑物的吊顶、墙面等装修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室外广告牌、遮阳棚等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制作。
严格落实技术防范措施:要根据不同“三合一”场所的情况,安装使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或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场所内应配置足量灭火器、消防应急照明灯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