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县劳动局,各主管局(总公司),各锅炉压力容器制造厂:
现将劳动人事部劳人锅【1987】9号《关于颁布〈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规定〉的通知》转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根据《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规则》第18条规定,"凡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可申请成立企事业单位考委会:
(一)连续开展无损检测工作七年以上.
(二)无损检测人员超过二十名.
(三)有五名Ⅱ级以上的无损检测人员.
......
附:
劳动人事部关于颁布《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规则》的通知
劳人锅【1987】9号
(一九八七年三月二十三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人事厅(劳动局),国务院有关部、委、局,总后工厂部、营房部,有关总公司:
一九八二年七月十六日劳动人事部公布的《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业经修订,并易名为《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规则》,现予以公布,自一九八七年八月一日开始生效.生效前已经考核合格后颁发的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在资格有效期内仍然有效.
附件:
《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规则》
附: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规则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提高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工作质量,保证设备安全运行,根据国务院发布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凡从事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人员(以下简称无损检测人员),必须按本规则进行资格鉴定考核,取得相应的技术等级资格证书.
第三条 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委员会是在劳动部门领导下,专门从事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工作的组织.
第四条 本规则所规定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射线检测(RT);超声波检测(UT);磁粉检测(MT);涡流检测(ET);渗透检测(PT).
第二章 无损检测人员的技术等级和职责要求
第五条 无损检测人员按技术等级分为Ⅰ级、Ⅱ级、Ⅲ级.按本规则取得不同无损检测方法的各技术等级人员,只能从事与该方法、该等级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第六条 无损检测人员的基本要求和职责是:
(一)热爱本职工作,努力学习专业理论和技术法规,勤于实践,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二)严格执行有关条例、规程、标准和技术规范,保证工作质量.
(三)认真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严格执行安全防护措施.
(四)坚持原则,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忠于职守,坚决抵制降低产品质量的行为.
第七条 Ⅰ级无损检测人员的技术职责是:
(一)编制检测方案,协助制定验收标准.
(二)解释检测结果,审核签发检测报告,仲裁Ⅱ、Ⅲ级无损检测人员对检测结论的技术争议.
(三)指导检查Ⅱ、Ⅲ级无损检测人员工作,培训考核Ⅱ、Ⅲ级无损检测人员.
(四)协助制定和监督执行安全防护措施.
Ⅰ级无损检测人员的技术要求是:
(一)较熟练的掌握有关条例、规程、标准和技术规范.
(二)具有较全面的金属材料、产品制造工艺及锅炉压力容器的基础知识.
(三)具有全面的无损检测知识,系统掌握该种无损检测方法的理论和技术,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四)具备综合分析、解决重大或复杂的无损检测技术问题的能力.
(五)能从事无损检测技术管理和培训、考核工作.
第八条 Ⅱ级无损检测人员的技术职责是:
(一)编制一般的检测程序,独立进行检测工作.
(二)评定检测结果,签发检测报告.
(三)指导培训Ⅲ级无损检测人员.
Ⅱ级无损检测人员的技术要求是:
(一)掌握有关条例、规程、标准、技术规范和无损检测的基本知识.
(二)熟悉锅炉压力容器和金属材料、产品制造工艺的一般知识.
(三)基本掌握该种无损检测方法的原理,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能正确评定检测结果,有分析、解决一般无损检测技术问题的能力.
(四)能培训、考核Ⅲ级无损检测人员.
(五)熟悉安全防护措施.
第九条 Ⅲ级无损检测人员的技术职责是:
(一)在Ⅰ、Ⅱ级无损检测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检测操作.
(二)记录检测数据,整理检测资料,初步评定检测结果.
Ⅲ级无损检测人员的技术要求是:
(一)了解有关条例、规程、标准、技术规范的要点和锅炉压力容器的一般知识.
(二)熟悉该种无损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
(三)正确调整和使用仪器.
(四)了解安全防护措施.
第三章 无损检测人员报考条件
第十条 报考各技术等级的无损检测人员,应符合下表规定的条件:
────────────────────────────
级别 报考条件
────────────────────────────
Ⅰ级 1.理工科大学无损检测专业毕业,并具有连续两年以上本专业方法无损检测工作经验或取得本专业方法Ⅱ级资格一年以上者.
2.理工科大学非无损检测专业毕业,并具有连续四年以上本专业方法无损检测工作经验或取得本专业方法Ⅱ级资格两年以上者.
3.中等专业学校无损检测专业毕业,并具有连续三年以上本专业方法无损检测工作经验或取得本专业方法Ⅱ级资格两年以上者.
4.中等专业学校非无损检测专业毕业,并具有连续六年以上本专业方法无损检测工作经验或取得本专业方法Ⅱ级资格三年以上者.
5.取得本专业方法Ⅱ级资格五年以上者.
Ⅱ级 1.理工科大学无损检测专业毕业,并具有本专业方法无损检测工作经验者.
2.理工科大学非无损检测专业毕业,并具有连续一年以上本专业方法无损检测工作经验者.
3.中等专业学校无损检测专业毕业,并具有连续一年以上本专业方法无损检测工作经验者.
4.中等专业学校非无损检测专业毕业,并具有连续两年以上本专业方法无损检测工作经验者.
5.高中或技工学校毕业,并具有连续四年以上本专业方法无损检测工作经验者.
6.取得本专业Ⅲ级资格两年以上者.
Ⅲ级 1.中等专业学校无损检测专业毕业,并具有本专业方法无损检测工作经验者.
2.中等专业学校非无损检测专业毕业,并具有连续半年以上本专业方法无损检测工作经验者.
3.高中或技工专业学校毕业,并具有连续一年以上本专业方法无损检测工作经验者.
4.初中毕业,并具有连续两年以上本专业方法无损检测工作经验者.
第十一条 报考各技术等级的无损检测人员应填写报名表,由所在单位加盖公章连同学历证明一并报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委员会审查.
第四章 考核方法、内容及合格标准
第十二条 Ⅰ级无损检测人员的考核包括笔试、口试和实际操作考试,其中笔试又分为基础考试和专业方法考试.
(一)基础考试内容是:
1.有关条例、规程、规则(占总分的20%).
2.金属材料、产品制造工艺及锅炉压力容器基础知识(占总分的35%).
3.相当于Ⅱ级技术水平的其它非报考的无损检测方法知识(占总分的45%).
(二)专业方法考试内容是:
1.该种无损检测方法的理论、工艺、设备及安全防护知识(占总分的60%).
2.该种无损检测方法的标准、技术规范及技术管理知识(占总分的40%).
(三)基础考试试题不得少于四十五道,专业方法考试试题不得少于五十道.
(四)基础考试和专业方法考试试题分为选择题、是非题、填空题、问答题和计算题.其中问答题和计算题所占分数比例不得少于35%.
(五)口试主要是综合考察应试者从事无损检测工作的业绩.应试者在报名时应提交一份有关该种无损检测方法的论文及从事无损检测工作的简历.口试以答辩形式进行.
(六)实际操作考试主要是考核应试者的实际工作能力,主要内容是:
1.检测仪器的调整与校正.
2.试块的应用、检测规范和方法的制定与选择.
3.典型检测对象的检测操作.
4.判别解释缺陷的影像、信号和痕迹,依据标准评定、分析检测结果.
5.填写检测报告.
6.提出改进产品质量和检测工作质量的措施.
第十三条 Ⅱ、Ⅲ级无损检测人员的考核包括笔试和实际操作考试.
(一)笔试的内容是:
1.该种无损检测方法的基础理论和检测工艺(占总分的40%).
2.有关条例、规程、标准和技术规范(占总分的35%)
3.该种无损检测方法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及安全防护知识(占总分的10%).
4.无损检测概论、金属材料、产品制造工艺及锅炉压力容器基本知识(占总分的15%).
(二)射线检测和超声波检测笔试试题不得少于四十道,磁粉检测、渗透检测和涡流检测笔试试题不得少于三十道.
(三)笔试试题分为选择题、是非题、填空题、问答题和计算题.其中问题答和计算题所占分数比例不得少于30%.
(四)实际操作考试主要是考核应试者的实际操作技能,主要内容是:
1.检测仪器的调整与校正.
2.试块的应用、检测规范和方法的选择.
3.典型检测对象的检测操作.
4.识别缺陷的影像、信号和痕迹,根据标准评定检测结果.
5.填写检测报告.
第十四条 Ⅰ级无损检测人员的笔试和实际操作考试采用百分制评分.笔试中基础考试和专业方法考试的平均成绩达到八十分,单项成绩达到七十分为合格.实际操作考试成绩达到八十分为合格.口试采用优、良、中、差评分,成绩达到良为合格.笔试合格,其他两科成绩中有一科不合格,可进行补考,其他科目成绩保留一年.
Ⅱ、Ⅲ级无损检测人员的笔试和实际操作考试采用百分制评分,两科成绩分别达到八十分为合格.单科成绩不合格,可进行补考,另一科目成绩保留一年.
第五章 资格鉴定考核组织
第十五条 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组织为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考委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级考委会);有条件的重点地、市或企事业单位,也可建立该地、市或企事业单位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级或企事业单位考委会).各级考委会秘书处(组)负责处理考委会日常工作.
第十六条 全国考委会受劳动人事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领导,并由该局商请有关部、委、专业学术团体的代表和部分无损检测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全国考委会秘书处设在劳动人事部锅炉压力容器检测研究中心.
全国考委会的职责是:
(一)协调有关部、委无损检测人员培训、资格鉴定和考核工作.
(二)负责Ⅰ级无损检测人员(必要时负责Ⅱ级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鉴定考核,并受权颁发Ⅰ级(Ⅱ级)资格证书.
(三)指导、检查省级考委会的工作.
(四)组织编写无损检测人员培训教材和考核大纲.
(五)检查各技术等级无损检测人员的工作质量.
(六)促进国内外无损检测技术交流,负责对外联络.
第十七条 省级考委会受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人事厅(劳动局)领导,并由该厅、局商请有关部门的代表和部分无损检测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委员中Ⅰ级无损检测人员不得少于三名.
省级考委会的职责是:
(一)负责Ⅱ级无损检测人员(必要时负责Ⅲ级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鉴定考核,并受权颁发Ⅱ级(Ⅲ级)资格证书.
(二)指导、检查市级或企事业单位考委会的工作.
(三)检查Ⅱ、Ⅲ级无损检测人员的工作质量.
第十八条 市级考委会需经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劳动人事厅(劳动局)批准建立.市级考委会受本地、市劳动人事局(劳动局)领导,并由该局商请有关部门的代表和部分无损检测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委员中Ⅱ级以上的无损检测人员不得少于三名.
凡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可申请成立企事业单位考委会:
(一)连续开展无损检测工作七年以上.
(二)无损检测人员超过二十名.
(三)有五名Ⅱ级以上的无损检测人员.
企事业单位考委会需经所在地、市劳动部门同意后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部门批准.企事业单位考委会受所在地、市或省级劳动部门和该企事业单位共同领导,并由该企事业单位技术负责人、劳动工资或教育部门的代表和部分无损检测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委员中Ⅱ级以上的无损检测人员不得少于三名.
市级或企事业单位考委会的职责是:
(一)组织Ⅲ级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鉴定考核,并受权颁发Ⅲ级资格证书.
(二)检查Ⅲ级无损检测人员的工作质量.
第十九条 省级、市级或企事业单位考委会的委员名单应报上一级考委会认可,考核计划、内容和颁发资格证书等应报上一级考委会备案.
第六章 资格证书和有效期
第二十条 经资格鉴定考核合格的无损检测人员,其资格证书由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委员会负责鉴署,并呈报领导该考委会的劳动部门审批盖章后,由考委会统一颁发.资格证书由劳动人事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统一印刷.
第二十一条 资格证书有效期为三年.符合本规则第二十二条规定的,可在有效期满前一至三个月,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所在单位同意并经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委员会审查批准后,可免于考核,延长有效期三年.延长资格证书的有效期仅限一次.
第二十二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持证人员其资格证书可以延长有效期:
(一)在资格证书有效期内始终从事无损检测工作.
(二)在资格证书有效期内未发生过责任事故或重大技术失误.
(三)身体健康,能继续胜任与资格证书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
第二十三条 持证人员在资格证书有效期内,若因工作不负责任、玩忽职守造成严重质量事故,或弄虚作假、降低合格标准,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委员会应根据情节轻重,吊销或暂时收回其资格证书.被吊销资格证书的人员一年以内不准参加资格鉴定考核.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规则自一九八七年八月一日起施行,一九八二年公布的《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