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县劳动局锅炉科,市属各局主管处、市锅检所、各锅炉制造厂:
近几年来,我市不少单位将蒸汽锅炉改装为热水锅炉,由于改装不合理发生了不少锅筒鼓包和管板裂纹事故,为了防止由于改装不合理而发生事故,我局于五月底召开了有关技术人员座谈讨论会,对于在锅炉改装后出现的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选出了几种推荐方案,现将会议纪要连同推荐方案一并印发给你们,供改装时参考.在改装中有何问题,请转告我处.
附:
北京市水火管快装蒸汽锅炉改装热水锅炉技术方案讨论会纪要
为了确保快装蒸汽锅炉改装热水锅炉的安全,我处于一九八六年五月二十七日至二十八日召开了"快装蒸汽锅炉改装热水锅炉技术方案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劳动人事部锅炉局杨保山、关世杰工程师、市政府锅炉压力容器顾问、清华大学杨小昭老师,部分区县劳动局锅炉科负责人,有关锅炉厂和市公安局等单位共32人.
与会同志列举了近几年我市流行的十几种汽炉改水炉产生的主要弊病,集中讨论了快装锅炉锅筒鼓包变形和管板裂纹等事故.认为造成快装锅炉锅筒鼓包变形的主要原因是锅炉结构不合理,水循环有死区,再加上管理不善,水处理不好,没有坚持定期排污制度,致使杂物、污垢沉积,使锅筒钢板过热引起鼓包变形.
造成管板裂纹和烟管四周渗漏的主要原因是锅炉水循环不合理,前后管板处有死区,后管板的炉水不断形成汽泡造成管板过热和水击,加上锅炉启动频繁,升温停炉过快,使管板产生较大温差应力引起裂纹.
与会同志认为所以发生以上问题,是一些单位在改装方案上过于轻率.因此有必要提请大家在改炉时注意以下几点意见:
1.充分考虑水循环的合理性
无论强制循环或自然循环,都要避免产生死区而引起部分过热和汽化现象.
2.改装工艺的可行性
改造方案要尽可能简便,工程量不大,用户易于接受,同时也要考虑使用、检验、维修、保养的方便.
3.蒸汽锅炉改装热水锅炉方案,要经过技术论证,经主管部门技术负责人批准,并报请当地劳动部门备案.不要简单的把新买来的蒸汽锅炉改成热水锅炉,或要求制造厂将还没有出厂的蒸汽锅炉改成热水锅炉,而应直接购置热水锅炉.
大兴县劳动局锅炉科、东城区劳动局锅炉科、四季青锅炉厂、北方锅炉厂等介绍的几种汽锅改水炉方案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过了一定的时间考验,可以供今后把蒸汽锅炉改为热水锅炉时参考.
附:
改炉参考方案及简要说明
一、强制循环:
1.为了使给水在联箱内部分配较为均衡,可采用在快装炉联箱中部进水,并在锅筒内部加水挡板,以增加扰动,使锅筒内部形成一个旋流场.在下降管出口处应加孔板.以限制水流量见图一、二.
图一、图二(请见书654页)
2.侧防焦箱后端进水,这种进水方式水流量集中于前端原降水管.
为了对锅筒内部的炉水进行扰动和冲刷后管板,可在前端原下降管入口处加装一个导向弯头或导流装置使水向后冲刷锅筒底部见图三、四.
二、自然循环方式
由锅筒一侧进水,并用支管和弯头将水引到下降管上端,利用进水的动能在锅筒内部形成旋转流动场,而水冷壁的水循环则采用自然循环.该循环方式的优点:循环合理,水阻力低,改装工艺简单成本低.见图五、六.
图三、图四(请见书656页)
图五、图六(请见书657页)
附属部件
1.集水管:应加大出水管直径,使出水管水速保持在1─3m/s以内.出水管在锅筒内部应加装集水管,集水管上均布Φ10小孔,总截面不小于出水管截面的二倍.
2.排污管.应在锅筒内加装贯穿锅筒全长的排污管,排污管底部均布Φ10mm小孔,利用虹吸作用来使锅筒全长排污均匀.也可以在排污管出口处装一支管,并与补给水泵出口相接,利用补水泵的较高压力反冲排污管,使沉积在锅筒底部的水渣、泥垢扰动泛起,以利排污.采用其它排污结构应保证锅筒前部污垢顺利排出.排污管暴露在炉膛中的部分应加以保温,以防止管内炉水汽化.
3.安全阀:汽炉改水炉后应重新校核,安全阀如不能符合《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必须更换大口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