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县劳动局,市属有关局、总公司,各压力容器制造厂及检验单位:
现将劳动部《关于颁发行业标准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第一号修改单》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与市劳动局联系.
附件:
关于颁发行业标准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第一号修改单的通知
附件:机械工业部科技与质量监督司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与锅炉压力容器监察局化学工业部建设协调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规划院关于颁发行业标准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第一号修改单的通知
(1995年8月18日 中石化【1995】规办字12号)
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技监标函(1995)070文规定的审批程序,现颁发行业标准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第一号修改单,于1995年10月1日起实施.
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第一号修改单
本修改单经劳动部职锅局、机械部科技与质量监督司、化工部建设协调司、中国石化总公司规划院于1995年8月8日以中石化【1995】规办字12号文批准,自1995年10月1日起实施.
1. 2条第七行"GB9445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鉴定通则"删除.
4.3.1条第二行中的"及GB9445"删除.
2. 5.11.5条和6.2.5.1B条改用新条文:
"5.11.5透照厚度应按附录C(补充件)或附录E(补充件)确定."
6.2.5.1B条改为"……并符合附录C(补充件)或附录E(补充件)的规定"
3. 5.12条中表5—6下注最后补充:
"采用1R192透照钢管最小透照厚度可为10mm."
4. 6.1.3.2d条中的"(包括外切)"删除
6.3.5.2d条中的"(包括外切)"删除.
6.4.6.2d条中的"(包括外切)"删除.
5. 6.2.3.1条改用新条文:
"6.2.3.1 外径小于等于100mm的钢管,采用双壁单影法透照时,当射线源在钢管外表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5mm时,可分为不少于三段进行透照,每段中心角为120.;当大于15mm时,可分为至少四段进行透照,每段中心角不大于90°;外径大于100mm的钢管分段透照数量应按5.11.3条的要求确定."
6.2.4.2条改用新条文:
"6.2.4.2 外径小于或等于76mm的钢管,采用双壁双影法透照时,应采用附录E(补充件)规定的Ⅱ型专用象质计,一般放置在环缝上余高中心处.外径小于或等于80mm的钢管,其焊缝透照一般应采用附录E(补充件)规定的Ⅰ型专用象质计,一般放置在被检区一端的胶片与管表面之间."
6.2.6.4条改用新条文:
"6.2.6.4 Ⅰ级焊缝不允许有未焊透.外径小于或等于89mm的钢管Ⅱ、Ⅲ级焊缝内允许的未焊缝尺寸见表6—8.外径大于89mm的钢管Ⅱ、Ⅲ级焊缝允许的未焊透尺寸见表6—5"
6. 6.3.5.1 a条中的"和条状夹渣"删除.
7. 6.4.6.2a条最后补充"条形气孔按圆形缺陷处理."
8. 8.1.8.1条表8—3改用新表:
表8—3
┏━━┯━━━━━┯━━━━━┯━━━━━━━━━┯━━━━━━━┓
┃等级│单个缺陷 │单个缺陷 │在任一1m*1m检测 │以下单个缺陷 ┃
┃ │指示长度 │指示面积 │面积内存在的缺陷 │指示面积不计 ┃
┃ │mm │Cm2 │面积百分比% │ Cm2 ┃
┠──┼─────┼─────┼─────────┼───────┨
┃Ⅰ │ 〈100 │〈25 │ ≤3 │ 〈9 ┃
┠──┼─────┼─────┼─────────┼───────┨
┃Ⅱ │ 〈100 │〈100 │ ≤5 │ 〈15 ┃
┠──┼─────┼─────┼─────────┼───────┨
┃Ⅲ │ 〈120 │〈100 │ ≤10 │ 〈25 ┃
┠──┼─────┼─────┼─────────┼───────┨
┃Ⅳ │ 〈150 │〈100 │ ≤10 │ 〈25 ┃
┗━━┷━━━━━┷━━━━━┷━━━━━━━━━┷━━━━━━━┛
9. 8.3.1条中第一行的"和爆炸复合钢板"删除.
8.3.3.3条中的"及爆炸"删除.
10.删去11.4.3.3条的序号,内容交入11.4.3.2条中.
11.附录d中:
d1条的"图d—1"后面补充、"图d—2和图d—3".
d2条中的"d—1删除".
图d—1的标题最后补充"(钢)".
补充:图d—2和图d—3.(图略)
12.在附录E中:
E1标题改为:"Ⅰ型和Ⅱ型象质计"
E1.1条最后补充"外直径小于或等于76mm的钢管焊缝,采用双壁双投影法透照,应选用Ⅱ型专用象质计".
E1.2条第二行的"图E—1"后面补充"a.Ⅱ型专用象质计由一根或两根钢丝(其长度大于透照的管子外周长)和铅字符号组成,制作要求应符合GB5618的规定,其型式、线编号见图E—1B."
图E—1的标题改为"Ⅰ型和Ⅱ型专用象质计"
图E—1的图下补充"(a)"并在原图右侧补充:(略)
13.附加说明第六行"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下述各项标准废止:"的条文改为:"自标准实施之日起,下述各项标准在压力容器行业废止:".
14.表6—16的表头改为母材厚度T≤20〉20—50
15.9.2.4.1条a款修改为:……满刻度的80%,再提高10dB,以此……
9.2.4.1条C款修改为:……满刻度的80%,再提高10dB,以此……
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勘 误 表@@ch14.bmp;勘误表@@
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第一号修改单
编 制 说 明
1、压力容器行业中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鉴定考核工作一直按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规则"的规定由各级劳动部门负责执行,为了保证该项工作的连续性和统一性,根据1995年劳安锅局3018号文的要求,在标准正文中删去了"GB9445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鉴定通则"的字样.
2、标准原文5.11.4和6.2.5.1条中的透照厚度的确定与附录C(补充件)和附录E(补充件)有关,而原文中注的透照厚度由附录C(补充件)来确定,因此在修改中将附录E(补充件)的应用增加到正文中.
3、标准原文5.12条没有就薄壁钢管的Υ射线透照时的射线能量选择作出明确规定.而在实际检测中许多单位采用IΥ192检测薄壁管,为了保证顺利执行标准,故在5.12条中表5—6的注释中增加了关于使用IΥ192源透照薄壁管的能量选择规定.
4.标准原文6.1.3.2条、6.3.5.2和6.4.6.2条中有"(包括外切)"的字样,从而使标准在执行中与GB3323—87中的有关条文不相统一,造成一些混乱.故在修改中将此内容删去.
5.在标准原文6.2.3.1条,6.2.4.2条和6.2.6.4条中对钢管的透照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6.2.3.1条对大于100mm直径钢管的分段透照数量没有作出明确规定;6.2.4.2条中对外径小于或等于76mm钢管透照检测时象质计的选择和放置也没有作出明确规定;6.2.6.4条对于外直径大于89mm的钢管焊缝中允许的未焊透尺寸没有明确规定,因而对标准的执行带来困难,所以在这次修改中,在上述条文中增加了相应要求和规定.
6.标准原文6.3.5.1条a款与6.3.5.3条的表6—14相矛盾,为统一起见、在修改中将6.3.5.1条a款中删去了"条状夹渣"的字样.
7.标准原文6.4.6.2条中对条状气孔类缺陷的处理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在修改中增加"条状气孔按圆形缺陷处理"的字样.
8.标准原文8.18条表8—3对缺陷的等级分类与冶金部制定的GB/T2970"中厚钢板超声波检验方法"的缺陷等级分类不一致,由于冶金部是国内钢板的主要来源,考虑到产品订货和标准的统一,因此在修改中,本标准8.1.8条表8—3按GB/T2970标准的表4加以修改.
9.原标准正文8.3条压力容器复合钢板超声检测部分是主要依据冶金部制定的GB7734—86"复合钢板超声波探伤方法"标准的内容制定的,基本上能和冶金部的材料体系接轨.但目前,随着工业的发展,国内外对爆炸复合钢板的技术指标和检测方法均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因此原标准中所规定的检测方法和等级评定内容已不适用于爆炸复合钢板.所以标准在修改中,将8.3.1条和8.3.3.3条里有关"爆炸复合钢板"字样删去.
10.在标准原文中11.4.3.3条的内容应包含在标准原文中的11.4.3.2条内,因此在修改中,删去了11.4.3.3条的序号并将其条文并入11.4.3.2条内.
11.标准附录d(补充件)中,仅列入钢的可扩大评定区的处理方法,因此和标准正文6.3.5.2E条及6.4.6.2d条不符,造成执行困难.所以在修改中,增加了铝、钛焊缝可扩大评定区的处理方法.
12.标准附录E(补充件)中,没有适用于小于或等于76mm的钢管焊缝射线透照时的Ⅱ型专用象质计,使该类钢管焊缝的射线透照检测产生困难.因此在修改中,在附录E(补充件)中增加了该项内容.
13.在标准原文的附加说明中,规定在本标准使用后,将JB1152—81"锅炉和压力容器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等项标准自行废止,由于这些标准目前不仅在压力容器行业,而且在锅炉行业使用.考虑到本标准是属于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的标准,从理论上来说是压力容器行业的检测标准.因此今后锅炉行业怎么办,使用什么标准应由锅炉行业自己确定.由本标准来考虑是不合适的,因此根据【1995】劳动部安锅局3018号文的要求进行了修改,即在附加说明中明确规定"下述各项标准在压力容器行业中废止"的字样,以避免上述矛盾.
14.由于标准原文的表6—16的表头和表6—19园形缺陷的分级的内容不符,给标准的执行造成困难,因此在修改中对表6—16的表头进行了改动.
15.由于标准原文9.2.4.1a和9.2.4.1C条对堆焊层的超声检测中确定的基准灵敏度和扫查灵敏度比定量灵敏度高,造成检测和定量困难,因此在修改中对此内容进行了局部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