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点击数:   更新日期:2009年11月01日

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规定

发 文 号: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
发布单位: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

  第四章 应急管理

  第十七条 (应急预案)

  运营单位应当根据市有关部门制定的总体应急预案,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抗灾、反恐和其他突发事件等专项应急预案,并报市交通局备案。

  第十八条 (抢险救援)

  市交通局应当设立应急管理指挥机构,指导、协调和监督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运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救援器材设备,按照30分钟内抵达事故现场的要求,在管辖线路内合理布置应急抢修点,定期组织演练。

  运营单位应当服从市交通局应急管理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

  第十九条 (应急处置)

  因发生故障而影响运营的,运营单位应当及时组织乘客疏散和换乘,并尽快排除故障,恢复运营。一时无法恢复运营的,运营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定第二十一条规定上报有关信息。

  发生灾害、恐怖活动和其他突发事件时,运营单位和工作人员应当立即报警和疏散人员,并采取相应的紧急救援措施;危及运营安全时,运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启动专项应急预案。事后,运营单位应当对轨道交通进行安全性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恢复运营。

  轨道交通发生运营安全事故,运营单位应当依据专项应急预案进行处置,有关人员应当迅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现场应急处置。

  第二十条 (停止运营)

  发生灾害、恐怖活动和其他突发事件,严重影响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运营单位采取措施无法保证安全运营时,运营单位可以停止部分区段或者全线运营,但是应当立即向社会公告,并报告市交通局。

  发生轨道交通客流量激增危及运营安全时,运营单位应当采取限制客流量的临时措施,确保运营安全。

  第二十一条 (事件通报)

  发生可能造成轨道交通运营30分钟以上晚点或者其他社会影响较大情况的,运营单位应当在15分钟内向市交通局总值班室报告,并续报处理的情况,直至运营恢复;发生轨道交通运营晚点,15分钟仍未处理完的,运营单位应当立即报市交通局总值班室,并续报处理的情况,直至运营恢复;发生轨道交通运营30分钟以上晚点的,市交通局应当及时向市政府总值班室报告。

  运营单位不得瞒报、迟报、谎报信息。

  第二十二条 (调查报告)

  发生轨道交通运营15分钟以上晚点或者其他社会影响较大情况的,运营单位应当开展调查分析,查明原因,于5个工作日内,向市交通局报送调查处理报告。

附件下载:会员登录 点击此处下载附件: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