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依法治校”中惩防结合是手段。以防为主,以惩为辅,惩防结合,常用的这一组合拳为学管工作步入良性轨道提供了有力保障。所谓防,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建立有效的疏导机制。对于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和纠纷,班主任要提前介入,主动找相关的学生沟通、谈话,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不要等打架闹事的事情发生以后再来介入,滞后介入可能会给学校的管理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二是要建立强大的预防体系,主要指信息渠道要畅通,建立问题学生档案库,在学生中培养信息员,向全校学生公布手机号码,广泛接受学生举报。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在第一时间截获多起斗殴、赌博以及敲诈勒索的准确消息,由于及时采取行动,有效阻止了恶性事件的发生。所谓惩,是指主动出击,对各种已经发生的事件有针对性开展工作,处理问题及时果断、雷厉风行,绝不心慈手软,该处分的就处分,该开除学籍的按程序开除。对于影响较大的事件,一般在一个工作日处理完毕,即使加班加点也不拖到第二天,并做到不留后遗症、不上交矛盾,小事情小矛盾班内处理、处内协调,半个工作日务必解决问题,真正做到高效办公,快捷快速解决问题,小事不出班、大事不出处室。
(7)狠抓课堂四十五分钟,既要质量,又要数量,还要安全。加大课程改革的推动力度,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强化学习体验教学,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课堂教学首先应该是高质量的教学,学生要认真听讲、做笔记;老师每节课都要清点人数,弄清楚迟到、旷课、早退学生的名单和来龙去脉,不要认为科任教师只管好教书就行了。实际上,这四十五分钟学生的一切都是交给科任教师的,教师要对自己上的每一节课负全责。很多教师在这个问题上存在误区。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或者因旷课在外面出了安全事故,教师没有尽到相应管理及报告,那么这个教师是要承担责任的。
三、重视中职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强化安全教育班主任第一责任人的作用,要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把各项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从班主任管理上来讲,强化安全教育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要抓细。细是指细节。笔者个人从事多年班主任工作,深刻体会到细节决定班主任工作的成败。小到言谈举止、仪容仪表、教寝室卫生、一草一木的爱护、桌椅的损坏,大到迟到早退旷课、翻墙外出上网、打架斗殴、聚众闹事,赌博等现象,都在班主任的管理范围之内。班主任做的每一件工作学生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每学期末我们学生处组织部分学生代表对全校的班主任进行了一次综合评价,表明学生对班主任的细节管理是很重视的。细节抓得越到位,安全教育等班级管理效果越好。
(2)要抓实。实就是将上述这些事情抓落实,不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教化式的宣传。对于出现的问题必须要解决好,并且要快,不要拖延。我们有的班主任将一个问题拖延很长时间未解决,却又延伸出新的问题,剪不断,理还乱,所以,他的工作效率总是比别人差一些,效果总是不好,自己也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凡是学生反映的问题,哪怕小到寝室门栓的修理,学生之间的小矛盾小争吵,如果你能重视并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好,你一定会赢得学生的拥护,你的威信一定会很高,学生想不服你都不行。细的程度和实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学生管理的水平和效果。很多学生事故都是由于疏忽大意造成,如果我们的工作再细一些,效果再实一些,这些疏忽和漏洞是可以避免的。
(3)要耐心耐烦。分析学生现状,无论是哪一类问题学生,只要你是真心为他好,耐心说服教育,迟早会被你感动。切忌操之过急。对于道德品质低下、冲撞老师、不接受教育的学生更要体现老师在“耐”字上的素质。对问题学生的管理要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不要指望一块肉吃成个大胖子,要耐心指导,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不能退缩,要相信一份耕耘一定会有一份收获。
(4)要加强对“重点学生”的重点管理。俗话说:擒贼先擒王。每个班的学生层次参差不齐,但问题较大的学生总是极少数。对这些同学要重拳出击,重点整顿为首的学生,经常谈话,经常敲警钟,告诉他离开除学籍已经不远了,千万不能放任自流,一定要单锅单灶单独管理,不能视为普通学生对待,因为这些同学往往在初中时或受家庭环境影响就已经养成很多不好的习惯。对这些重点学生,还要进行“电话家访”,要让家长积极参与进来,共同管理。因为教育学生不只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班主任每天都要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与他接触,不要让他们脱离你的视线范围,每周都要谈一次话,以关心为主,如果一旦失去掌控,是很危险的。班主任也紧紧盯住他们,关心他们,鼓励他们,一有成绩就在班上当众表扬,从学习和生活上对他们给予极大的关心,并把他们的家长请来一同参与管理。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曾有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
四、开展心理咨询,做好中职学校在校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的疏导工作,化解矛盾,切实提高预防成效。
中等职业学生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幻世界,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矛盾重重的学习焦虑和困惑迷茫的男女情感等,他们内心深处或多或少受到了一些冲击,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管理,甚至有时还会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关注、重视、分析、研究中职学校学生存在的诸多心理问题,寻找相应的疏导对策,对于提高中等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确保校园的和谐稳定,显得十分重要。
1、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表现
(1)关于人际交往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是困扰中职学生的一个较为敏感而又多发的心理问题。中职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经验和人际沟通技能,往往容易与其他同学发生摩擦和矛盾,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从而被孤立而无法融入团体,导致人际关系失败,产生孤独、抑郁、逃避、自我设防等心理问题。
(2)消沉焦燥的自卑自负问题 中职学生除了因人际关系不良,学习成绩较差,恋爱情感失常容易产生自卑情绪和自卑心理外,还常常因身材容貌、性别能力、专业冷热,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原因而出现心理问题。
(3)矛盾重重的学习焦虑问题 学习焦虑问题一直是中职学生内心深处抹不去的伤痛。学习压力而产生的心理焦虑在成绩好差的两头学生中频繁出现,有的学生甚至因压力过大焦虑过重而选择逃避--缺考、旷课、甚至休学。
2、中职学校的在校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的疏导方法
(1)采取全员育人,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主导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疏导中职学校在校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要提倡全员育人,全员参与,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主导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的教师和广大班主任老师应成为主导力量,要注重挖掘各门学科课程潜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实施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有意识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班主任“德育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远大的人生追求,保持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要积极开好心理健康课,要善于结合学生心理问题的实际改进教学方法,可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等形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班主任老师要多进寝室,多找学生谈心,多与学生共同活动,可通过批阅学生“周记”形式发现问题,要善于观察学生,注意沟通技巧,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学生有关思想与心理状态的信息,要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多一些实际指导,教会他们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人生的人际关系、学习生活以及一些社会现象,增强他们受挫耐压的能力,培养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2)、倡导自我教育,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谁也不能开启他人的心灵之门,能够开启心灵之门的只能是自己。任何教育只有树立其主体意识,通过主体参与,使教育活动转变成教育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活动,其教育目的才能实现。中职学校在校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的顺利疏导,首先要依赖学生自身的自我教育和自我调适。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应用各种方法,加大宣传力度,重视宣传效果,把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外在要求变成学生内在的对心理健康追求的自我需求。一方面,要教育学生自觉得形成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够客观的认准自己,克服自我认知中的偏差,形成自我归因;能够摒弃社会认识中常见的首因效应、近因效应等不合理的认知和偏差,客观的认识他人,坦然地与人交往;能够正确地、实事求是的评价自己,了解自我状况,珍惜自我价值,不自惑,不自卑,不自傲。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学会自我发现、自我调适、自我诊断、自我矫正,懂得什么是良好的情绪,健康的心态,正确的认知,完善的人格,学会运用自我激动法等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锤炼,以解决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从而达到心理健康。
(3).开展心理咨询,充分发挥专业组织的辅导作用
中职学校组织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积极开展与学生心理健康有关的各类活动和社会实践。要特别关注心理问题严重的“高危学生”,坚持重点跟踪,专业辅导,做好心理问题“高危学生”的预防的干预工作,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要建立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制度,建立从学生骨干、班主任、部门、学校的危机快速反应机制。
广安益民职业技术学校
二〇一五年十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