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市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攻坚年”。为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我镇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如下:
一、指导思想
2011年全镇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市委三届八次全委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认真落实国发〔2010〕3号和渝府发〔2011〕2号文件精神,以实施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攻坚年”为主题,以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动为主线,以安全生产大宣教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专项行动为动力,强力提升政府监管能力,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重点行业监管,提高安全保障能力,营造浓厚安全氛围,有效遏制较大事故,坚决防控重特大事故,确保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努力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确保“十二五”期间安全生产工作良好开局。
二、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是实现安全社区创建达标和争创全县安全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两大目标”。具体目标是:
(一)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确保不突破县政府下
达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和一般事故年度控制指标;各项安全生产重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和影响恶劣的事故发生,遏制一般以上事故发生,减少一般事故和事故总量,确保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基层安全监管能力进一步强化。进一步强化安监机构建设,各村、各单位设立专(兼)职安全管理员。
(三)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动取得重大进展,激励约束机制全面建立并发挥作用;五大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分类整改,确保A、B级企业达到总数的90%以上,C、D级企业不超过10%;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纵深推进,班组安全管理明显加强,完成县政府下达的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任务。
(四)重点领域专项整治进一步深化。一般隐患整治率达95%以上,重大隐患限期整治率达80%以上,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按期上报率达100%。完成露天采石场机械铲装率达到100%,露天采石场分台阶(分层)开采矿山达90%以上,适合采用中深孔爆破的企业推广面达到70%以上; 50%的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建设;建成达到部颁标准的“平安农机”示范村(居)1个;完成各类特种设备使用注册登记率和定检率。
(五)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执法效能明显提升,安全社区创建稳步推进。力争安全社区创建通过市级认证。安全投入、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应急救援等保障能力取得实质进展。
三、工作要点
2011年,全镇安全生产工作主要围绕一条主线,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基础攻坚年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年“两个年”活动。
(一)抓好“三个强化”,全面提升政府安全监管能力
强化基层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完成消防车装备配备。继续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安监人员全部参加全县安全生产监管人员轮训,探索资格化、职业化,安全监察执法人员100%持证上岗。
强化安全监管监察执法工作。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处罚的力度,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日常监督检查处罚占总处罚金额的40%。加强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运用的监督,开展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案卷评审,案卷评审达到85分(含85分)以上。安全监管监察执法主体合格率达100%。继续实施安全生产培训及持证上岗大执法行动,高危行业企业100%检查,一般行业80%检查。
强化安全监管制度建设。镇安监部门做到每半年向镇党委会专题汇报一次安全生产工作;党政“一把手”每月带队检查一次安全生产工作,分管领导每周带队检查一次安全生产工作。完善安全生产联席会议运行机制,扩大联席会议制度覆盖范围。
(二)抓好“四个推进”,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深入推进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动。在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分阶段开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行动。 2011年底前完成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分类整改,确保A、B级企业达到总数的90%以上,C、D级企业不超过10%。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00%持证上岗。
纵深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2011年底完成县政府下达的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任务。对整改逾期未达标的企业,由县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着力推进企业班组安全管理,严格落实企业领导干部带(值)班制度。实施高危行业(领域)全员风险抵押金制度和安全绩效
工资制度,安全绩效工资原则上不低于员工收入的20%。
强力推进实施企业分级监管。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建立企业安全等级评定滚动机制和激励制度,对企业安全状况实施评估分级,强化监管,持续整改。
(三)抓好“十二个加强”,全面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源头管理。实行严格的安全标准核准制度,严格安全评价、安全许可制度,建立完善高危行业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健全企业安全资质管理和从业人员安全资格管理机制;
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强化坚持“八查并举”,健全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一般隐患整治率达95%以上,重大隐患限期整治率达80%以上,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按期上报率达100%。
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开展“交通安全示范乡镇”创建和摩托车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落实道路交通安全路检路查分段包干责任制。新增农村公路“安保工程”5公里。建立完善危险品运输车辆、客运车辆安全监控系统,按规定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建立和完善卫星定位装置使用、管理制度,强化对营运车辆的24小时监控。
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上档升级,创建国家五级以上安全标准化企业1家。全面落实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A级企业达50%,B级企业达50%。强制推行分台阶(分层)开采、中深孔爆破、机械铲装等技术。露天采石场机械铲装率达到100%,露天采石场分台阶(分层)开采矿山达100%以上,适合采用中深孔爆破的企业推广面达到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