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 月是第 24 个全国 “安全生产月”,主题是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 查找身边安全隐患”。
安全,是我们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它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命财产,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安康,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安全隐患如隐藏在暗处的“杀手”,随时可能对我们造成伤害。因此,每个人都应树立安全意识,积极主动地查找身边的安全隐患,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应急处理,做到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共同筑牢安全防线。
一、家庭中的安全隐患排查
1、电气安全
随着家庭电器设备的日益增多,电气安全问题愈发凸显。老旧的电线可能绝缘层破损,导致漏电风险增加;插座过载使用,多个大功率电器同时插在一个插座上,容易引发电线过热起火;电热水器、电暖器等长期使用的电器,如果不定期检查维护,内部元件老化,也可能出现漏电、短路等故障。
2、燃气安全
燃气胶管老化、破裂是常见的安全隐患,它可能导致燃气泄漏,一旦遇到明火,就会引发爆炸或火灾;燃气灶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意外熄火而未及时发现,燃气持续泄漏,后果不堪设想;部分家庭在装修时,为了美观将燃气管道封闭在橱柜内,这不仅不利于燃气泄漏时的及时察觉,也给维修带来困难。
3、儿童安全
有儿童的家庭,还需特别关注儿童安全隐患。家具的尖锐边角、窗户没有防护栏、药品和清洁剂随意放置在儿童可触及的地方等,都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孩子可能会在奔跑玩耍时撞到尖锐的桌角,导致受伤;窗户没有防护栏,孩子可能会攀爬坠落。
面对这些家庭安全隐患,我们应定期检查电线、燃气设备,及时更换老化部件;合理使用电器,避免插座过载;安装燃气泄漏报警器,提高安全保障;对于有儿童的家庭,要做好儿童安全防护措施,如在家具边角安装防护垫、给窗户安装防护栏、将危险物品放置在儿童够不到的地方。
二、社区里的安全隐患
1、消防通道
消防通道被占用是社区中较为突出的安全隐患。一些居民为了图方便,将私家车停放在消防通道上,或是在楼道内堆积杂物,如旧家具、纸壳箱等。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辆无法及时进入,人员也难以疏散,会极大地延误救援时机。曾经有小区发生火灾,由于消防通道被私家车堵塞,消防车无法靠近起火点,导致火势蔓延,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2、电梯安全
电梯作为现代社区的重要交通工具,其安全不容忽视。电梯长期运行,如果缺乏定期维护保养,可能出现故障,如突然停运、坠落等。部分居民在乘坐电梯时,也存在一些不安全行为,如强行扒门、在电梯内蹦跳,这些行为可能引发电梯故障,危及自身和他人安全。
3、公共设施安全
社区的公共设施,如健身器材、路灯等,如果年久失修,也会带来安全隐患。健身器材螺丝松动、部件损坏,居民在使用时可能会受伤;路灯不亮,夜间出行容易发生意外。此外,小区内的景观水池,如果没有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防护设施,儿童在附近玩耍时可能会不慎跌入。
社区应加强对消防通道的管理,设置明显标识,严禁车辆占用;督促物业定期对电梯进行维护保养,并加强对居民安全乘坐电梯的宣传教育;安排专人对公共设施进行巡检,及时维修损坏设施,消除安全隐患。居民自身也要增强安全意识,不占用消防通道,爱护公共设施,发现安全问题及时向社区或物业反映。
三、工作场所的安全隐患排查
1、工业生产领域
在工业生产领域,危险化学品的存储和使用不当是重大安全隐患。危险化学品如果泄漏,可能会对人员造成中毒、灼伤等伤害,甚至引发爆炸。生产设备的老化、操作流程不规范也容易引发事故。工人在操作设备时,如果未经过专业培训,违规操作,都可能引发设备故障,造成人员伤亡。
2、办公环境
办公室内的电线私拉乱接现象较为常见,这容易引发电气火灾。有些员工为了方便,在办公桌上使用大功率的加热设备,如热得快、小太阳等,这也增加了电路负荷。此外,办公室的消防设施如果配备不足或过期未更换,在发生火灾时无法发挥作用。
企业应加强对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对危险化学品严格按照规定存储和使用,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更新,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在办公区域,要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管理,严禁私拉乱接电线,定期检查消防设施,确保其完好有效。员工要严格遵守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四、人人参与,共筑安全防线
安全隐患无处不在,仅靠少数人去排查和消除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每个人都应成为安全的守护者,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1、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如离开家或办公室时关闭电器电源、检查燃气阀门是否关闭;
2、在社区中,积极参与安全宣传活动,向邻居宣传安全知识,共同维护社区安全环境;
3、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违规作业。
4、积极发挥监督作用,发现身边的安全隐患,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5、政府、企业、社区等各方应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通过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应急演练等活动,让安全知识深入人心。
只有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我们才能有效排查和消除身边的安全隐患,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