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系统安全分析评价技术方法对比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01月03日
构成其原因的事件按因果关系逐项列出,直至分析到部件故障为止,它实际上是一种演绎推理分析过程,而ET则是从总体上分析事故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和相关因素,并可以从中判明事故结果及严重程度,它实际上是一种逻辑归纳分析过程;再一种是从已知的中间原因(如工艺参数的变动),推测其可能导致的后果,并找出原因,如OS则是探讨状态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组分等)变动(偏差)的影响及其发生的原因;还有一种如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以理解为反馈型,从影响系统安全的基本因素开始,通过正向推理、误差校正、反馈学习等过程,对系统安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

  4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的实际应用要点
  工业生产系统是一个包含许多子系统、拥有众多不同类型设备、设计方案时有改变的开放综合型复杂大系统,分析评价对象涉及到系统中人员素质、机械装备、管理状况、环境设置、物料质量等各方面。经验表明,很难用单一的方法完成分析评价任务。从各种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方法特点也可以看出,其本身就是一个定性定量、宏观微观、局部整体的方法综合。因此,我们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分析思路,以及研究系统及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以及分析条件的局限性,从系统生命周期、定性定量、整体局部等多层次考虑,在充分分析其相关信息资料的基础上,从方法的科学化、综合性、适用性出发,选择切实可行的分析评价方法。如果所分析的系统较为简单,如标准化的常规设备,不要求严格的危险计算结果,一般仅需综合应用几种定性分析方法,找出系统存在的事故隐患即可。对于比较复杂的分析系统,则必须进行定性定量等全面分析计算。在具体应用中,我们可以用事件树对系统危险进行动态分析,预测系统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后果,并进行定量风险评价,选择其中风险率超过允许界限的结果事件为顶上事件进行事故树分析,以便对形成该结果事件的事故机理进行微观分析,寻求控制事故的安全措施,使系统风险率降低到规定安全指标以下。在进行ETA、FTA分析之前,若能采用PHA进行危险初步分析,对一些典型事故进行一些FMFA分析,必能得到更佳的安全分析效果。日本劳动省提出的化工装置安全评价六阶段法,实际上就是包含了定性定量及故障树分析等多种分析评价方法的综合分析方法。我国机械、化工、煤炭、冶金、航空等部门行业普遍推行的安全分析评价方法,其对象覆盖了人民素质、管理状况、生产设施、作业环境等方面,应用了定性分析及定量计算,也是比较典型的综合分析评价方法。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