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评价项目 | 查 证 测 定 要 点 | |||||
文本资料 | 抽查考试 | 现场(执行)记录 | 是 | 否 | 说明 | ||
1 | 安全检查表 | 1) 查阅各类常用检查表:项目正确、有检查时间、检查人。 2) 纳入安技部门业务范围。 | 查车间、班组有关人员定期使用或日常使用情况 | 1) 车间班组普遍使用安全检查表,对危险点监控有效,使用面不低于50%,重点危险点必用。 2) 抽查一工人以检查表为蓝本对照检查,判断检查效果。 | |||
2 | 事故树分析 | 1) 逻辑分析和事故符号无原则错误。 2) 能联系本行业多发性事故或重大事故。 3) 职能部门必用方法。 | 1)安技人员能了解事故图的逻辑关系,并能定性分析。 2)应用点操作者对事故树基本事件有所了解。 | 1)出现中间事件能给予制止。 2)对结构重要度较大的事件能有效控制。 3)具有一定预测能力。 | |||
3 | 目标管理 | 目标明确,有目标分解、实施、检查、控制、评价等内容。 | 1) 全厂职工明确安全生产总目标。 2) 查有关人员如何进行目标控制。 | 1)各项指标达到目标。 2)目标分解有效。 3)目标分解落实。 | |||
4 | 预先危险性分析 | 1) 能正确分析系统内危险因素。 2) 准确判断形成事故原因及危险等级。 3) 采取措施正确。 | 1) 是否成为常用方法。 2) 有效估计和排除开发系统固有危险。 | 1)避免不必要设计变更。 2)比较经济的保障系统安全性。 | |||
5 | PDCA循环 | 1) 制定规划、实施整改、检查结果、分析提高等四环节应无原则错误。 2) 数理统计分析应正确。 | 1)查有关人员如何应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目标、制定对策。 | 1) 能不断改进安全生产工作。 2) 实施整改有效。 | |||
6 | 安全行为科学与心理学 | 1) 分析资料能符合行为科学和心理学基本规律。 2) 具有相当数量分析资料。 | 1)查资料所提供对改变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理解。 | 1)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有效果。 | |||
7 | 计算机辅助管理 | 1) 应用计算机进行事故统计分析,事故树分析,安全性评价等。 2) 应用于危险部位的控制。 | 1) 查有关人员对计算机应用的看法。 2) 了解危险部位有关的基础资料。 | 1) 提高安全工作效果 2) 提高危险部位的安全性。 | |||
8 | 故障类型分析 | 10能查明故障类型和对系统影响。 排除故障措施正确。 | 1)是否已成为职能部门或车间常用方法。 | 1) 用于工程安全保障跟踪管理,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2) 消防故障措施有效。 | |||
9 | 电化教育 | 电化教育制度、教学计划花名册、教材等。 | 了解有关人员、查电化教育制度。 | 能提高安全教育效果。 | |||
10 | 事件树分析 | 1) 应用本厂事故实例,归纳逻辑正确。 2) 成为安技部门人员应会业务知识。 | 1) 安技人员、应用点生产管理人员能从多种可能结果中找出关键事件,并提出应采取的措施。 2) 工人了解如何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发生。 | 1) 应用点措施有效。 2) 提高事故预测、不安全因素动态发展、危险辨识能力。 | |||
11 | A、B、C、分析法 | 1) 能抓住关键照顾一般进行分析,达到控制总体的目的。 2) 危险性分析正确。 | 1)A类对象的管理者、操作者能理解ABC分析法并了解如何控制。 | 1)控制点采取措施切实有效。 | |||
12 | 生物节律 | 1) 查企业有关生物节律应用的规定。 2) 生物节律图无原则错误。 | 1)查有关人员对生物节律临界期下限等如何加强人为管理。 | 1) 能按生物节律应用规定执行, 如劝告、警告或禁止工作。 2) 行为约束有效。 | |||
13 | 安全人机工程 | 1) 能正确地进行人体测量,生理特点分析,动作分析,动作测定,机械、工具和环境改善应符合实际。 2) 成为职能部门业务范围。 | 1)查有关人员验证所测定数据的可靠性。 | 1)查应用安全人机工程改进机械、工具、场地、环境等具体实例。 | |||
14 | 信息管理 | 1) 查企业信息管理应用规定。 2) 计算机信息管理或人工信息管理必须能体现企业信息反馈程序。 | 1)有关管理人员能应用信息为安全生产采取相应对策。 | 1) 应用信息管理,提高安全生产决策能力。 2) 有效预防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