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09月28日

        3.2.2安全行为文化
        矿山企业安全行为文化是指在安全观念文化指导下,企业员工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行为准则、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表现。执行严格的安全规范,提高安全法规标准的执行力,进行科学安全领导和指挥,掌握必需的应急自救技能,进行合理的安全决策和操作。
        3.2.3安全管理(制度)文化
        矿山企业安全制度文化是指矿山企业为了保障生产及经营活动,对企业员工的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和作用,人、物和环境的安全状态的形成和完善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防范措施、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管理责任制,安全检查评比制度、安全奖惩制度,体现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法规的贯彻执行和企业自身的安全制度和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
        3.2.4安全物态文化
        矿山企业安全物质文化是矿山安全文化的表层部分,它是形成矿山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条件。表现在:矿山企业在安全生产活动中所采用的保护员工身心安全与健康的企业环境、生产环境和技术设备等物质设施构成的文化。
        4  构建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减少矿山安全事故
        4.1切实提高企业各管理阶层的安全意识
        企业各阶层管理者是决策的制定者,他们对安全的态度对于企业安全文化的全面开展与顺利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使安全文化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首先从根本上提高各阶层管理者对安全文化的重视程度。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各阶层管理者是否认识到位、行动到位。对于矿山企业来说,安全问题可以说是关系到公司的发展与存亡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因此应从上到下统一思想,把安全问题放到一切工作的首位。企业各部门、各阶层都要全力优先支持安全部门的工作。安全责任和目标要下达到企业各部门,达到安全生产分级管理,责、权、利明确。比如说人力资源部门要把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抓好,财务部门要落实安全投入资金等等。明确责、权、利,提高各阶层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者的安全意识,督促领导干部深入一线抓安全生产,这是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各阶层管理者应当积极主动学习、宣传、实施安全文化,将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强化安全管理的重要举措,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榜样模范作用。
        4.2做好基层员工的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安全意识与技能
        企业的基层员工是安全生产的操作者和直接实现者。从诸多事故成因来看,违规操作的基层人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2006年重庆浩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石场的放炮员在作业人员未撤离、未发警示信号的情况下,提前启动引爆装置,造成5人死亡。因此提高基层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才是杜绝施工事故的直接根本措施。人们认为矿工只要有力气就可以胜任。绝大多数矿工只具有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水平,高中及以上学历者少之又少。这使得他们的安全知识贫乏,安全意识薄弱,工作中“乱干、蛮干、瞎干”的现象突出,违章作业现象屡禁不止,造成违规作业事故居高不下。而不少矿山企业又缺乏对基层员工的安全教育与培训,从施工当地招募了农民工不经过培训就直接上岗,现场的安全主要靠项目经理及安全员负责和指挥。这样难免有疏漏和管理不周的地方,就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是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对调入、转岗及新竞聘上岗的员工,公司应当坚持岗前三级培训(公司、车间、班组)制度,新员工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此外,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如组织编写《安全文化手册》、在基层定期召开安全例会、利用黑板报和橱窗等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并印发宣传材料下发,从而不断增强广大员工的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意识,杜绝违章作业。
        4.3设立安全文化建设专项资金[5]
        矿山企业要设立安全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安全文化建设奖励,做到专款专用。单位及各部门要制定安全文化建设考核办法,把安全文化建设包含的内容全部纳入到考核办法中,由安全文化建设牵头部门,定期对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进行检查考核,检查考核结果要严格按照安全文化建设奖罚考核办法落实兑现。从制度上保证安全文化建设能够深入持续地开展起来,并且取得明显成效,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4.4建立员工事故报告机制
        如果员工对安全的认识已经从被动转为了主动,那么在企业的安全文化中建立员工事故报告机制将有效遏制违规作业和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员工事故报告机制,处于第一线的基层员工可积极主动地将现场中的安全隐患及时准确地报告给上级,从而有效预防和制止安全事故发生。需要注意的是,成功建立员工事故报告机制的重点在于构建一个有效的反馈系统。企业不仅通过员工事故报告机制获取现场信息,接受员工的建议,更重要的是将对于员工建议的处理情况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反馈给员工。与此同时,还必须保证报告事故的员工不受到报复,这才是一个真正有效事故报告机制。
        4.5建立企业的安全奖惩制度,从物质上激励安全文化的落实
        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促进安全行为,抑制或改进不安全行为的奖惩系统可以进一步强化员工的安全行为。对于在一定时期内较好完成安全目标的部门和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同样,对于因对安全疏忽而造成事故的部门和个人也要有相应的惩罚。奖惩制度和奖惩标准都要制度化,明文规定并且一定要保证这个系统是公平、公正的,这样才能得到应有的效果。公司可采取与各基层单位签订《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形式,进一步落实安全奖惩制度。
        4.6加强安全文化道德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生产荣辱观教育
        大力倡导“以安全生产、遵章守规、平安幸福为荣,以违章操作、失职失责、出现事故为耻;以善于保护自己,关爱他人,‘三不伤害’为荣,以盲目大意、丧失警惕而自我伤害(伤害他人)为耻;以强化安全管理、增强安全意识为荣,以漠视安全、松于管理、随意生产酿出事故为耻”的安全文化荣辱思想。同时建立安全生产“互爱联锁”制度,同一岗位上的员工结成对子,工作时互相提示,互相监督,你安全、我光荣,你违章、我有责,逐步树立“我爱自己安全,更要别人安全”的道德观念。通过不懈地探索和创新,必将探索出一条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之路。
        5  结论与展望
        企业安全文化是当前安全管理研究的热点课题。西方许多学者对此都做出过杰出的贡献。我国企业安全文化还不完善,卓有成效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安全文化的理论内涵和作用机制等方面。总体而言,矿山企业安全文化的研究目前仍停留在理论评析层面,系统性的实证研究仅仅是初步的探索,今后需应用多方面知识,进一步结合矿山企业实际,完善矿山企业安全文化体系。矿山企业安全文化体系的研究走向应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完善矿山企业安全文化的理论基础。深入挖掘矿山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并明确相关层面的逻辑关系。在对研究层次、衡量标准等做进一步剖析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矿山企业安全文化理论框架。
        (2)进一步探索矿山企业安全文化的研究方法。除了研究物的安全状态外,更重要的是需要运用一定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从受众的心理方面人手,研究我国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方法、形式和途径。
        (3)从本质上看,矿山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需要成本,这其中包含了管理者、员工和政府监管部门等主体之间的复杂的博弈过程。因此,从主体行为调整的角度研究其对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影响,也是今后重要的研究内容。
        References (参考文献)
        [1]TangYang, WangQianTing,wang xin.construction of safety culture in mine enterprises. The establishment of safety culture [J]. Resources and industry, 2009, (2), 82-84.
        唐阳,王茜婷,王欣.小议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J].资源与产业,2009,11(2),82-84.
        [2]ZhaiXiaoPing.safety culture of I create [J]. The mining industry, 2009, contemporary (10), 19.
        翟小萍.安全文化创建之我见[J].当代矿业,2009,(10),19.
        [3]XuKeGang, WangWenFu. Construction for safe production safety culture [J]. Gold, 2007, 28 (7), 1-3.
        徐克刚,王文福.构建安全文化促进安全生产[J].黄金,2007,28(7),1-3.
        [4]ChenQiSan. Mining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safety research [J]. Modern mining, 2011 (1), 110-113
        陈柒叁.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初探[J].现代矿业,2011(1),110-113
        [5]WeiFuCheng. Discuss mine enterprise's safety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xinjiang [J]. J, 2007; nonferrous metals (1), 81-82.
        魏福成.浅谈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J].新疆有色金属,2007,30(1),81-82.
        [6]ZouDeHai. Analyses the enterprise's safety management measures coal mine [J].journal of safety, 2010 (7), 28-29.
        邹德海.浅析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管理措施[J].安全,2010(7),28-29.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