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随着镀膜工艺的不断进步,使用镀膜玻璃也能够改善窗户的保温隔热性能。目前最为常见的镀膜玻璃可以分为热反射玻璃和低辐射玻璃两种。其中热反射玻璃虽然具有较强的隔热性能,但保温效果并不明显,常应用于热带以及亚热带等一些夏热冬暖地区;低辐射玻璃兼具隔热和保温性能,对温带、寒带等一些夏热冬冷的地区有较为明显的节能效果。
3.所谓窗墙面积比,主要是指窗户与其所在墙体之间的面积比例。根据我国颁布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中的有关规定,在确保外窗自然采光的范围的前提下尽量减小窗户的面积,即窗墙比越小,节能效果越好。
(二)屋面的节能设计
建筑屋面的节能设计主要可以采用节能的技术以及高效的保温材料作为屋面的保温层,也可以通过架空型保温屋面或者倒置式屋面等设计形式来提高建筑屋面的隔热和保温性能。
(三)外墙的节能设计
墙体是建筑围护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决定建筑隔热和保温性能的核心环节。为了提升建筑外墙的节能效果,可以使用保温性能好、蓄热能力强的砌块墙体,或者使用复合墙体的形式,由于复合墙体能满足建筑围护结构各种功能的要求,因此这种高效保温材料与砖砌的复合墙体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建筑噪声控制
噪声会严重干扰到人们的正常工作以及学习,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因此对于建筑物来说,科学、合理的噪声减控设计是确保居住舒适度的关键因素。以下就对建筑噪声控制进行具体分析:
(一)隔声屏障
隔声屏障主要设计原理是在噪声源与建筑物之间利用实心物体来阻隔噪声的传播。通常情况下使用实心围篱、围墙、土堤、山丘或者其他建筑物形式进行隔声屏障设计。使用隔声屏障的设计方法,对高频声最为有效,可以将波长较短的高频声反射回去,从而使屏障后噪声明显下降,形成声影区。但是对于一些波长较长的低频噪声来说,由于容易产生声波绕射所以弱化了隔声效果。
(二)维护结构的密封性设计
建筑围护结构,包括外墙、屋顶、楼板以及门窗的密封性设计不仅能够提升保温性能、隔热性能以及气密性能,而且对噪声减控也有一定作用。在噪声控制方面,采用传热系数较低以及具有良好的隔声效果的材料,例如离心玻璃棉等,这样一来就可以取得节能和隔声两方面的效果。建筑外墙的隔声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是窗户的结构。传统建筑的窗户结构采用的是单层玻璃,这种设计样式不仅隔热、保温效果差,而且在噪声减控方面也没有明显优势。而使用双层玻璃的结构,就能很大程度上减少噪声的传播,而对于阳台或者花台则可以使用栏板阻隔噪声的进一步传播,再加上室内平顶以及上层阳台底面的吸声作用,可以起到良好的噪声减控效果。
(三)建筑绿化设计
植物对于噪声有着非常明显的吸收作用,因此通过扩大绿化面积,也是常用的噪声减控方式之一。具体设计方式是在噪声源和建筑物之间通过大面积的绿色植物所形成的绿化带来降低噪声的传播。绿化设计的噪声减控效果主要受到树木高度、种植密度、绿化面积以及树丛的枝叶层是否延伸到地面等因素的影响。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较大以及自然环境的复杂多变,再加上测量条件以及技术的限制,使得绿色植物的噪声衰减值的实测数据存在较大出入,但总体来说,绿色植物的噪声健康设计具有较高的经济性以及实用性特点。除此以外,绿色植物还可以美化小区的环境,营造宁静、和谐的居住氛围,给居住者提供一个舒适、惬意的居住场所,而且绿色植物还能够改善局部的热气候,调节空气湿度,噪声污染,并且还可以净化空气,防止灰尘等其他污染物给人体带来的危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能源危机的日益紧迫使得人们对能源短缺的紧迫感越来越强,节约能源成为了全球性的话题,世界各地都在谋求如何更好的在建筑上采用节能技术保证降低能源的消耗从而更有效地缓解能源紧张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节能以及噪声减控设计,根据建筑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经济合理的节能技术方案,并且严格按照《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中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才能有效地确保建筑节能以及噪声减控技术高质量、安全、顺利地进行并且达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