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锅炉面式减温器泄漏的原因与对策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2月03日
    ① 从工作介质上分析,蒸汽流经面式减温器壳程,锅炉给水流经管程,两种介质在减温水盘管表面进行间壁式传热,使蒸汽得到一定程度的冷却,并预热锅炉给水。因此,面式减温器内部存在着一定的温度梯度,为热应力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② 从运行环境上分析,面式减温器的工作环境处于高温、高压的工艺条件下,蒸汽压力为3.82MPa,温度为450℃。但由于用户用汽量经常波动,因此实际锅炉工作压力和工作温度并不总是处在设计工况下,而是经常发生变化,蒸汽压力范围一般为3.65~3.85MPa,温度范围一般为415~450℃。由于蒸汽与给水的温度、流量变化较大,因此产生冲击和热应力也较大。面式减温器长期受到冲击和热应力的作用,材质逐渐疲劳,强度逐渐下降,最终出现疲劳裂纹,发生泄漏。我们就此问题与一些锅炉使用单位进行了技术交流与咨询,据这些单位介绍,锅炉运行6~7年后容易出现此类问题。我公司锅炉已运行7年以上,锅炉C运行时间较长,锅炉B次之。锅炉C面式减温器的泄漏情况较为严重,锅炉B的泄漏情况较轻。因此,面式减温器的泄漏与使用时间有一定关系。当锅炉在运行中需紧急启停时,面式减温器的承压元件在短时间内承受较大的温度、压力变化,热应力变化也较大,承受损害较大。这2台锅炉在2002年紧急启停的次数较多,正常启停时也有升压过快的现象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面式减温器的损坏。
    ③ 面式减温器主要依靠给水调节阀调节流量实现调节蒸汽温度,给水调节阀为气动调节阀。调节规律为PID算法,PID调节器的可调参数为比例度、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1]。这3个可调参数经调试后就固定下来,无法自整定及随时变化,这就限制了PID调节器的功能,尤其是对负荷波动较为频繁的锅炉。蒸汽温度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锅炉负荷波动、锅炉给煤量变化、锅炉送风量变化。这样,同一组PID参数无法针对每一种工况实现最优调节。结果只能是兼顾每一种工况,但调节效果远未达到最优。
    从实际运行效果看,给水调节阀调节较为滞后,加之给水调节与主上水调节相互干扰,使得给水调节不能及时对应锅炉蒸汽温度调节,调节效果较差。在自动控制运行时,锅炉蒸汽温度经常发生超温,而当面式减温器的给水调节阀关闭或关得较小时,给水易发生部分汽化,出现水击现象。水击的发生会使面式减温器的角焊缝处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另外,由于锅炉蒸汽温度调节效果较差,使得面式减温器给水流量波动较大,热应力加大,使管程与壳程均易产生裂纹,最终导致泄漏。管程泄漏后由于给水压力高于蒸汽侧压力,部分给水泄漏至壳程,可能穿过护板的小孔滴到面式减温器下部,使受热面骤然收缩,产生较大的热应力而形成裂纹。面式减温器给水流量波动较大也可能造成蒸汽侧表面产生凝结水,散落在面式减温器的不同部位,从而造成面式减温器的损坏。
4 防范及处理措施
    ① 对锅炉面式减温器、锅筒等承压元件按规范进行定期检测试压,暂定6个月一次,做到科学预防。对锅炉B、C的面式减温器进行着色探伤、水压试验检漏,确定漏点位置后根据有关规定进行焊接修复,修复后进行检测。投运后密切观察,1个月后复检。
    ② 对锅炉给水调节阀进行调校,调整PID参数,克服其滞后性,提高锅炉给水调节阀的调节灵敏度,必要时解除此调节阀的自动运行,改为手动调节。
    ③ 锅炉启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提高设备检修维护力度,确保设备长期运行,减少启停频次。
    ④ 根据锅炉面式减温器损坏的程度,需要时,在进行锅炉大修中更换面式减温器。
参考文献
[1] 厉玉鸣.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第2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1.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