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利用PE管修复城市天然气在用钢管的探讨

作者:柳华  来源: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2月03日
3 PE管穿插技术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PE管穿插技术与传统的开挖更换旧管方式相比,大大减少了开挖土方量;且开挖点可尽量避开沿线通道、人流密集处、电话亭等,缩短了旧管修复工期,极大地减少了管道修复工程对城市交通及环境的影响,有利于安全平稳地输供气,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燃气管道工程施工主要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道路赔偿费、土方开挖费等。大面积开挖造成的市政赔偿费用在不断升高。采用PE管穿插技术对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效果显著。费用降低的主要方面是减少了土方开挖费、市政赔偿费。从成都市已成功实施的采用PE管穿插来改造旧钢管的案例来看,该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详见表1及表2。
 
 

 

4 PE管穿插技术的应用范围
    由于插入管管径比旧管小,一般插入管直径最大不得超过原管径的90%。根据钢管和PE管的规格,PE穿插管最大规格见表3。如果当地地下温度大于0℃,由于插入管与旧管间的环形空间如有积水也不会结冰,则插入管的管径无最小规定。因内窥装置只能进入D159以上的管道,故旧管的最小规格为D159。
 
3 PE穿插管最大规格
旧管(被穿钢管)规格
D159
D129
D273
PE穿插管最大规格
PEdel25
PEdel80
PEde225
注:括号内为非常用规格PE管及其计算流量
由表3可见,穿插后的管线在同等输气压力下输气量将小于原有管线。
中压钢管和PE管的水力计算公式如下:
 P12P12/L=1.4×109(K/d+192.2d γ/Q)0.25Q2/d5×ρ×T/T0    (1)
式中  L~燃气管道的计算长度,km; 
          Q~燃气管道的计算流量,m3/h;
          d一管道内径,mm:
          p一燃气的密度,kg/m3

           
γ一0℃和101.325kPa时燃气的运动粘度,m2/s

         
K一管壁内表面的当量绝对粗糙度,对于钢管取0.2mm,对于PE管取0.01mm[4]
由公式(1)可得,旧管与PE穿插管在同等压力平方差,相同气质下,其管径与流量的关系如下:
  (0.2/d1+192.2 d1 γ/Q1)0.25Q12/d15=(0.01/d2+192.2 d2 γ/Q2)0.25Q22/d25    (2)
    式中“1”——旧管参数;
脚标“2”——PE管参数。
为直观显示穿插前后管线流通能力的变化,在城市天然气中压管线运行压力范围内结合常用的钢管和PE管规格,设定两组参数进行水力计算,结果见表4。
表4 被穿钢管与PE穿插管流通能力比较
天然气工况一
P1=0.4500MPa(绝),P2=0.4478Mpa(绝),L=1km,(P12 -P22)﹡100/L=0.2
被穿钢管管径
D159
D219
D273
Q被穿钢管(m3/h)
800
1900
3500
PE穿插管管径
PEdell0(PEdel25)
PEdel60(PEdel80
PEde200 (PEde225
QPE(m3/h)
320(450)
900    (1200)
1600    (2200)
天然气工况二
Pl=0.4500MPa(绝),P2=0.4489MPa(绝),L=1km,(P12 -P22﹡100/L=0.1
被穿钢管管径
D159
D219
D273
Q被穿钢管(m3/h)
540
1400
2500
PE穿插管管径
PEdell0
(PEdel25)
PEdel60
(PEdel80)
PEde200
(PEde225
QPE(m3/h)
210
(300)
600
(800)
1100
(1500)
 
    在表4中,采用常用规格PE管穿插后,其流通能力为原管线的40%~50%左右。实际工程中,如需要提高穿插后管线的流通能力,也可按表3采用非常用规格 PE管进行穿插,穿插后管线的流通能力可提高到原管线的55%~65%左右。
    鉴于PE管穿插后管线的流通能力有较大的下降,该工艺一般用在随着城市管网的发展,气源的变化,原有大口径管线所带负荷下降,经PE管穿插修复,管线管径缩小后,仍能满足正常输供气的管线。PE管穿插技术在城市天然气钢管修复中虽然不可能广泛应用,但仍有一定的应用空间。
5 PE管穿插技术的应用前景
    在国内由于气源的变化及管网的发展,“PE管穿插在用燃气管道修复技术”将是一种旧管改造的有效方式之一。随着西气东输和俄气南输,国内许多城市将由人工煤气转换为天然气,这种由低热值气源向高热值气源的转换的管网改造、旧管修复,由于允许管径缩小,将为PE管穿插技术提供更大的应用空间[5]
参考文献
[1]  王可仁.推进非开挖技术应用,加快天然气发展步伐[J]城市燃气,2005,25(11):8-10.
[2]  CJJ33—89,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
[3]  CJJ63—95,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S].
[4]  GB50028—9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2002年版)[S].
[5]  张坤,吕淑华.PE管在城市燃气管网改造的应用[J].煤气与热力,2005,25(7):56-58.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