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类自身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资源,各行业都要将保证员工的健康,预防事故以及保护环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石油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危险因素,HSE管理体系经过近40年的发展,其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在我国石油化工行业逐步建立和发展,HSE管理体系作为国际石化行业的“准入证”,对减少石化企业环境、安全及健康事故有着重要的作用。为真正保证安全生产,确保HSE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本文分三个部分介绍了我国石油化工HSE管理体系的发展及应用。
关键词:石油化工行业 HSE管理体系 发展 应用
1.HSE管理体系概述
HSE是健康(Health)、安全(Safety)与环境(Environment)管理体系的简称,健康是指影响工作场所内人员健康的条件和因素,即人身体没有疾病,在心理上(精神上)保持一种完好的状态;安全是指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人们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努力改善劳动条件,人们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使劳动生产在保证劳动者生命安全健康、企业财产不受损失,以及确保他人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包括人员安全、设备安全、生产(施工)过程安全和环境安全;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或作用的总和,是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各种自然因素的组合和人类与自然因素间相互形成的生态关系的组合。
HSE管理体系是近几年国际石油石化行业推行的组织机构、职责、资源、程序和过程等构成的通用管理体系,该体系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该体系要求组织确定其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和后果,从而采取控制措施防止其发生,减少可能引起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它是石油天然气工业实现现代管理,走向国际大市场的准行证,也是目前较为先进和科学有效的一种管理方式,体现了完整的一体化管理思想。
HSE管理借鉴各国石油石化行业的管理经验,通过整体和全过程来考虑系统的安全管理问题,用系统的管理思想,推崇健康、安全与环境一体化管理的现代模式,是当今国际石油石化行业通行的现代化管理体系,体现当今石油化工企业在大城市环境下的规范运作,突出了预防为主、领导承诺、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科学管理思想,为企业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运行机制;同时,HSE管理体系是多年来国际先进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总结出来、符合管理学基本原理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它通过实施风险管理,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和应急措施来减少可能引起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不仅具有系统化、规范化、文件化的管理特点,也为有效预防、减少石油化工生产中的高风险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提供了科学化、程序化的管理手段,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激励的机制。
2.石油化工HSE管理体系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石油化工行业开始加强对人的行为的研究,注重考察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石油工业国际勘探开发论坛也在1974年建立,这是国际协会的石油工业组织,它组织了专题工作组,从事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开发。
20世纪80年代以后,包括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印度美国所属联碳公司博帕尔农药产毒气异氰酸甲酯泄漏事故、英国北海油田帕玻尔阿尔法平台爆炸事故等世界上的几次重大安全事故引发了国际工业界对其后果和社会、环境影响的关注, 不但导致重大安全、环境、卫生健康方面的影响,也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传统安全意识,这几起重大事故使得人们用新的理念,通过全方位的视角、认识工程建设与制造生产活动中全过程的安全问题,一系列安全管理的思想和方法逐渐发展形成,1985年,壳牌石油公司首次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提出了强化安全管理的构想和方法。
1991年,石油工业国际勘探开发E&P论坛在荷兰海牙召开,HSE管理体系的概念才开始被正式提出。1991年,壳牌公司委员会颁布健康、安全与环境(HSE)方针指南;1992年,正式出版安全管理体系标准EP92-01100;994年油气勘探开发工业安全、环保国际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召开,HSE的活动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展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96年正式推出ISO/CD14690标准草案,即《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该草案是石油勘探开发多年管理工作经验积累成果,体现了完整的一体管理思想,目前,这一标准也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大石油公司的广泛认可。1997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了《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手册》,并于2000年3月正式发布了《中油集团HSE管理体系手册》,这表明了中国石油全面实施HSE的开始,标志着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管理工作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