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2可以看出,厂界噪声最大超标昼间达8.6dB(A)、夜间达13.6dB(A);居民住宅处(敏感点)噪声最大超标昼间达8.4dB(A)、夜间达10.4dB(A)实测噪声明显高于现行国家标准要求。
3 治理方案
根据《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以及杭州市的规定,该地区属于Ш类区域,据此拟定此次噪声治理的目标为GB3096-1993中Ш类标准要求,即厂界和居民住宅处(敏感点)噪声值昼间不高于65dB(A)、夜间不高于55dB(A)。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治理要求,最终确定在1#、2#冷却塔正对北厂界和西厂界及1#塔西南侧设置隔吸声屏障。
空气中传播的声波在遇到声屏障时,会产生反射、透射和绕射现象。一部分声波会越过声屏障顶端绕射到达受声点;一部分会穿透声屏障到达受声点,一部分会在声屏障壁面产生反射。声屏障的插入损失主要取决于声源发出的声波沿着三条道路传播的声能分配。声屏障的作用就是阻挡直达声波的传播,隔离透射声,并使绕射声有足够的衰减。当声波撞击到声屏障的壁面上时,会在声屏障边缘产生绕射现象,并在声屏障背后形成“声影区”(此次治理期待的声屏障的减噪效果就发生在“声影区”的范围内)。与光影区相比较,由于声波波长比光波波长大的多,因此,这种“声影区”的边界并不明显。经过声屏障边缘之外,声源发出来的声波可以直接到达的范围,叫做“亮区”。从亮区到“声影区”之间还有一小段“过渡区”。位于“声影区”内的噪声级低于未设置声屏障时的噪声级,这就是声屏障降噪的基本原理。 根据声屏障插入损失的经典经验公式可知,声屏障的绕射损失完全取决于菲涅尔指数,即取决于声源和受声点之间的声程差,声程差越大,声波波长越小(频率越高),则声屏障的绕射损失越大,也就是声屏障的效果越好。但由于受到声屏障端部和顶部的衍射、空气对声波的折射以及声屏障本身的隔声量影响,声屏障有一个最佳高度,超过这一高度后的声屏障的效果随高度的增加非常有限,而且经济性变差。
从气象资料了解到到杭州地区的基本风压是450Pa,如隔吸声屏障过高,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施工难度加大,最终确定在1#、2#冷却塔正对北厂界和西厂界及1#塔西南侧设置隔吸声屏障,屏障位置在水塔水池边外20m处,屏障高10m,长410m。 该方案既满足了声学的降噪要求,同时也达到了《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GB/T50102-2003)中的有关规定。 5 治理效果
华电半山发电有限公司厂区噪声综合治理完毕后,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对此进行了现场测试,通过了环保验收。施工单位在冷却塔周围厂界和居民住宅处(敏感点)的测试结果见表3。 因夜间噪声标准比昼间要低10dB(A),夜间噪声如达标,去掉背景噪声的影响,昼间应该是达标的,故只进行了夜间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厂界和居民住宅处(敏感点)的噪声值均达到GB3096-1993中III类标准的规定,业主和居民都十分满意。
6 结语
冷却塔噪声治理工程完工后,运行至今,循环水各项指标正常,噪声治理的各项措施对冷却塔的功能基本没有影响。2007年1月,治理单位进行了市场跟踪调查,用户表示满意。此次的噪声治理实践表明,在发电厂大型双曲线冷却塔周围的适当位置加设合理高度和长度的隔吸声屏障,是降低冷却塔噪声的有效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