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汶川大地震后天然气调度应急思考

作者:何焱 钱浩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08月29日
    (5) 及时组织应急巡检队对管网震后受灾以及地震诱发次生地质灾害危及管网情况进行详细排查,及时处置安全隐患。威内线(Ф630mm)、威五线(Ф377mm)管道在地震后管线周围存在危岩以及山体跨塌的安全隐患第一时间被发现,及时采用专业地质部门设计方案进行妥善处置,避免可能的次生灾害发生。
    (6) 沉着应对外部通讯中断,确保调度渠道畅通。强震之后的数小时,成都市的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的通讯全部中断,俨然信息孤岛。调度部门员工在紧急疏散后,SCADA和网络也无法利用,只有依靠唯一畅通的石油内线进行指挥,并委托外部通讯畅通的作业区帮助输气处调度室进行信息沟通和各项指令的上传下达。
三、对天然气调度应急的几点思考
    川渝油气田的奋斗目标是“奋力推进三百亿战略大气区和一流天然气工业基地建设”,输气管理处“三横”、“三纵”、“三环”的输气大管线格局将对天然气调度应急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反思此次地震应急的经验,有几点思考和建议:
    (1) 应加快地下储气库建设。随着输气量的逐步加大,预计在西南油气田公司300亿立方米产量达到时,大管网日输气量必将达到6000~7000×104m3,管网储气将只能满足日调峰。而季节调峰和发生重大事故的应急调整不能只依靠管网储气,地下储气库的建设是天然气各种应急情况下的有力保障。
    (2) 进一步完善应急体系。
    1) 首先修订完善《天然气调度应急预案》。现有的《天然气调度应急预案》只是针对单一的管网、气源或者用户故障情况下应急调度,没有充分考虑重大事件发生(如强等级地震、战争、恐怖袭击)的应急指挥。应结合管网、用户情况制定出其不同受损情况相应应急预案。
    2) 进一步完善应急调度中心建设。作为输气处生产指挥中心的天然气调度中心是大脑神经中枢,必须保证信息、通讯的随时畅通,以确保管网安全平稳。输气处及其下属各输气作业区都应结合地域分布、交通、通信的情况设立备用调度中心,同时处级单位考虑增设设施完善的流动应急指挥车。
    3) 加强应急预案的演习。要做到“一旦出现危机,每个员工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在完备的安全管理体系和1+9(1个总体应急预案和9个专业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体系下,总预案每年演习一次,调度等专业预案每半年演习一次,作业区每季度演练一次,落实到每个班组的分预案每月演练一次。
    (3) 针对川渝地区地质灾害频繁,水库林立、化工厂众多等实际情况,建立管网周边环境数据库,并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危险区域进行防范和应急准备。
    (4) 采用多种方法,确保任何情况下通讯畅通,保证调度信息通道。可以考虑在各级调度中心及重要枢纽站配备海事卫星电话,作为应急备用通信方式。同时仍然要制定在通讯完全瘫痪下,各作业区、各点站各自为战情况下的处理权限及相应应急处置办法。
    (5) 加强管道抢险维修中心建设,全面提高抢险能力。针对管线各种事故工况以及必要的自然灾害情况下,配备先进水平的管道抢(维)修特殊装备和抢险机具,同时对抢(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进一步培养提高等。
四、结束语
    输气管理处在地震发生后反应迅速,成功避免了涪江-平武管线大爆管事故以及一系列可能发生的天然气泄漏、爆管等事故;气源、用户、管线等多种措施并举,科学调配,成功解除管网憋压危险;及时组织应急巡检队对管网震后受灾以及地震诱发次生地质灾害危及管网情况进行详细排查,对不安全隐患及时处置;沉着应对外部通讯中断,确保调度渠道畅通。
    输气管理处地震后的应急处置措施得当,“为西南地区输气管网安全平稳运行,为全力保障成德绵等重灾区的安全平稳输供气,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输气管理处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是四川省经济运行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对输气处在汶川8.0级大地震后应急处置工作的高度评价。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