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煤矿安全文化工程建设

作者:孟增国  来源:河北金牛能源股份公司东庞矿技术科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07月14日

       近年来,煤矿企业重特大事故多发,安全状况不好的原因复杂多样,但根本原因还是 人的因素。职工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体,职工的安全意识的强弱和安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安全生产的状况。因此,必须在安全生产中实施安全文化工程,坚持以安全塑文化、用文化保安全的原则,突出加强观念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态文化建设,真正用文化铸造起安全 盾牌,从而保证和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稳定发展,避免事故的发生。
         目前,就煤炭行业面临的新形势来说,立足于煤矿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依靠先进的企业文化渗透,是建设煤矿安全文化的有效途径。
    1、明确安全文化建设目标
    通过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营造起良好的安全人文环境。包括优美的生活工作场所,完善有力的安全管理制度,丰富多样的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手段,切实有效的安全设施条件等。从而使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表现出:生产目标与安全目标的良好协调;全员安全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建设起安全生产良性发展的机制;企业生产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
    2、掌握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法
    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法有许多,但最重要的是理清主次,把握住基本问题和基本方法。做到“一个联系,两种结合,三项工程”。即:安全文化建设要与企业全员安全文化建设相联系。安全文化建设要与现实安全管理工作和生产实际相结合,要与企业生产技术状况和技术发展相结合;安全文化建设要落实由安全技术专职人员组织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程,由企业领导带头,宣传、教育、生产、技术、工会等部门参与的综合管理工程,发动企业全员总行动的战略实施工程。在此基础上,将塑造企业安全精神,树立企业安全形象,推广职业安全卫生体系,消除安全隐患,事故分析等方法与企业实际相结合,灵活加以运用。
    3、确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1)提炼安全观念,规范全员安全行为
    职工在生产过程中,所具有的特定的安全观念导致不同的安全认知和态度,不同的安全观念必然导致不同的安全活动效果,从而影响安全生产的规划、决策、管理和指挥。因此,不同的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提炼出具有自身特点的安全观念,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工具,对全体职工、家属进行广泛的全员宣传教育,使其建立科学的、正确的安全意识、态度、责任和价值等观念文化。平顶山煤业集团六矿坚持以职工为核心,把“人本”管理作为安全工作的灵魂主线,推行人性化安全管理,从抓思想、提认识、转观念入手,不断丰富和提升安全文化,使得“人人安全意识强,家家欢乐幸福多”、“抓安全就是抓效益”、“安全是职工最大的福利”等安全文化理念深深植根与广大干部职工心中,从而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安全意思,从思想上规范了员工的安全行为。
    (2)规范制度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能否规范、高效的运作,完善的制度文化是其根本保证。具体到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就是要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四不生产”原则和“三违”责任追究制;要制定安全检查、评估员管理办法,细化安全管理和操作规范,建立和完善班前会记录,隐患排查、整改记录;要进一步规范安全调整及安全信息管理,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保证体系,做到事事有规可循,有据可查,使安全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项制度种类繁多,相互交叉,给安全技术人员现场操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平顶山煤业集团就将制度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很好的结合起来,统一制定了《企业员工OPM精细管理规范》,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同时,文化建设还需要严格约束机制。一个再好的安全制度,干部不监督,员工不落实,不执行,就体现不出制度的严肃性。
    (3)推广物态本质文化建设
    煤矿是地下作业,生产对象固定,劳动环境恶劣,受水、火、瓦斯、煤尘、冲击地压等自然条件威胁严重。在这种条件下要保证安全生产,就对企业的硬件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与企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基础上,坚持科技兴矿的原则,引进先进生产工艺,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来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以此来保证生产的本质化安全。
    (4)建立安全文化建设基础保证
    为保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需要有力的组织保障。为此,要建立矿长、书记负责制,把安全文化建设成“一把手”工程。成立各职能部门有关人员参与的安全文化建设机构,充分发挥安全专职机构和人员的作用,为安全文化建设护航。同时,安全文化建设还需要资金的基本保证。
    4、文化建设贵在创新
    做为煤炭生产行业,由于所处地域、文化背景、生产环境和条件的不同,安全文化建设的模式也不尽相同,应各具特色,各有所长,要符合企业需要,方显成效。首先,宣传教育要创新,要摆脱乏味的说教,利用直观、生动的身边事、身边人采用灵活多边的方式增强对职工的安全知识普及和渗透。其次,活动方式要创新。要充分利用多种载体和寓教于乐的活动,使安全文化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最后,活动的区域要创新。以往安全宣传多注重文件传达,会议室学习、班前班后会贯彻是主要形式,这容易是职工产生厌倦心理。因此,就要使得安全文化的渗透力和视野进一步扩大和延伸,使其深入到井口、工作面、职工家庭只到深入职工的心灵。只有这样安全文化的导向和辐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结束语:安全文化对于煤矿企业来说还是一项新兴的事物,尚处于探索和学习阶段。建设过程中需要我们结合自身生产特点,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把煤矿企业多年来在安全管理中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和优良传统加以整理、提炼。建立一套适合煤矿行业特点,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安全文化模式,使其真正发挥辐射作用和引导作用,这不仅是煤矿企业的责任,同时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