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构建企业安全文化的思考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5月22日

  搞好员工安全制度培训教育。如三级教育;特殊教育培训;检修前教育;日常教育;全员教育;以及形式多样的安全标准、规章制度等安全规范的安全制度文化教育活动,利用电视讲座、报告会、培训班、板报和竞赛活动等各种有效手段,对员工进行新法律法规、新政策、专业技术知识等多种内容的普及教育和再教育,从而使员工充分掌握法律法规、业务操作规程及航运安全知识。把这种“强化”教育融化于全体员工的工作和生产活动中,使岗位行为规范得以“内化”,建立起一种职业行为习惯和出自内心的自我规范。
  强化安全制度文化活动。如组织开展以安全文化价值观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安全文化知识竞赛、安全文化辩论赛等;工作中开展创建绿色安全生产岗位竞赛、安全技能比赛、安全工作合理化建议;在党员中开展“党员身边无事故”和“党员责任区”活动;在团员中创建“安全文明生产监督”;在员工中开展“技术练兵、技术比赛”活动、“安全在我心中”演讲、安全生产漫画或摄影展、安全生产展览会、安全教育故事会等。组织员工参观企业内安全生产先进岗位、先进班级、先进车间单位。组织员工到兄弟企业参观取经,学习新技术、新方法等等,强化职工的安全生产主体意识。
  四、重在建设,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处理好企业文化与安全制度的融合关系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亚文化,必须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作支撑;如果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安全文化就失去方向和土壤。企业安全制度企业文化只有完美融合,才能形成安全制度文化。因此,在设计和推进企业安全制度文化建设时,不仅要和企业的总体价值观相融合,与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相一致;而且与企业安全管理全过程中同步进行,打破安全管理的时空局限,更加突出从事安全生产员工的身心安全与健康,更加体现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尊重人权,保护员工的思想,形成大安全观的和谐企业。
  (二)生产工作环境与严格执行制度的关系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包含着对于人、机、料、法、环的控制和管理。即对企业内部有的人、设备、物品、原材料、工器具、介质等生产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激励、领导和控制,以达到既定安全目标的过程。目前,企业发展驶入快车道,由于企业船舶老化,适航适货性能差,设备更新严重不足、配置标准偏低,船舶超负荷运作,机务保障难度加大。消防、通信、信息设备等技术装备滞后,对船舶监控手段滞后。技术船员缺员情况比较突出,不能正常休息,疲劳作业,思想情绪不稳定,严重影响安全航行和安全操作,安全隐患突出。
  因此,这些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安全制度落实就会折扣。要实现人、机、环境系统的本质安全化。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程,这需要我们从长计议、持之以恒,急功近利、半途而废是不可取的。
  (三)安全生产与经营效益的关系
  企业经营是有目标、有实践、有投入、有效益的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在实践中安全与生产往往产生矛盾,比如,船舶在临界风力的情况下,在航速达不到安全要求的时候,有规定应抛锚扎风或减载,但生产效益就要受影响。所以,要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企业在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时,必须建立在稳定的安全生产基础之上,否则,为了一时的经济效益,出现安全事故,经营效益也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四)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安全管理是基于安全设施的可靠性之上的管理,必要的安全投入是安全生产的保证。要加大安全管理经费投入,加快推进“科技兴安”战略,要开展老旧设施、设备清理普查,制定更新改造规划,结合结构调整和目前航运市场的好形势,加快设备更新换代,淘汰设备陈旧和没有安全保障把握的船舶与设施,及时补还存量资产部分的安全欠帐,消除设施与设备的安全隐患。要有步骤的在船舶和重点工地现场装置监控设施,进一步完善监控手段,加强现场监控。要建立安全管理信息平台,加快3G工程的开发利用进度。使职工有一个较好的安全环境,工作心情舒畅,激发员工生产热情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乐于接受企业的管理手段和文化,就能减低“人因”事故的发生率,从而为企业创造出更多更大的价值。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