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解析安全意识内涵 夯实安全文化根基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3月24日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人类的行为可以用过去的经验来解释,人们会通过对过去的行为和行为结果的学习来影响将来的行为。当行为的结果对他有利时,他就会趋向于重复这种行为;当行为结果对他不利时,这种行为就会趋向于减弱或消失。因此,人们会凭借以往的经验来“趋利避害”。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强化”,根据强化性质和目的,强化可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对个人的行为实施奖励,从而使这些行为得到加强就是正强化。这些行为一般都是管理者所期望的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负强化就是对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实现的行为进行惩罚,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直至消失。我原所在的单位船管处,其所属驳船点多线长,流动分散,控制点多,船上没有完整的基层组织存在,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有很大的难度。他们运用强化理论逐步清除员工不安全行为,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其强化的手段主要有:一是通过月月考核,按照“三违”程度,对照奖金考核办法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扣奖。二是与八名驳船主管签订《驳船主管管理责任书》,对主管分管船内的安全生产、机务管理、环境保护、体系运行、劳动纪律、综合治理等多项指标进行考核,强化主管对其所辖分管船的管理责任心。三是推进安全体系运行,以人为本,以安全为重,做到“所有船舶有制度,所有制度到船舶,所有制度抓落实,所有落实抓反复”。一旦发现执行安全管理体系不到位、安全检查质量不高、流于形式等情况,有情对待,无情考核,不仅追究有关船舶和当事人的责任,还追究安全检查人员的责任。四是将船舶安全体系内审与星级考核完全结合起来,审核中做到“三个结合”,即内审和星级现场考核相结合,审核与安全检查相结合,审核与安全培训宣传相结合。船舶安全隐患通过审核得到及时的发现和消除,强化了船舶的安全。

  8

    安全文化从管理理论的角度看,有其独特的核心内容,它强调安全管理机构的执法行为管理,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人处于管理中心和主导地位。安全管理是一个千头万绪任务艰苦的系统工程,必须用安全文化来支撑,用一种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最大限度地消除职工的思想隐患,影响人们的行为定式,从而对安全管理系统产生协调力、导向力和凝聚力,实现油运安全的“长治久安”。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以人为本”的视觉,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安全价值观的文化,是企业安全形象的重要标志,是凝聚员工的强力磁石,是树立企业安全理念和安全精神的动力。将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到安全文化高度去认识,依靠安全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就能从根本上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整体安全文化素质,最终实现“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的转变。

    就企业的实际工作而言,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必须要端正对安全文化建设的认识。当务之急是要克服两种思想误区:

    一是认为我们的安全管理已经很不错了,没有必要再搞什么安全文化建设,把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混为一谈。笔者以为,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科学的企业管理是企业安全文化的范畴。安全文化不是纯粹的安全管理。企业安全管理是有投入、有生产、有目标、有实践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标识和折射,是管理理念和精神支柱。企业安全管理的哲学、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安全素养,安全管理的伦理道德等等,这些无形的对安全的高尚境界都要用科学的安全文化来培养、影响和造就。从安全文化的大背景下去看问题,对人的最大关心就是人的生命安全,而不是企业的考核指标或者别的什么因素。因此,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是互相不可取代的,那种误认为建设安全文化,安全管理就可以忽视了,或者加强安全管理就不需要建设安全文化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二是我们这样从事石油化工危险品运输的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事故难免,有些人对建设安全文化存在着畏难情绪。这里,笔者举个案例:美国杜邦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化工企业。这家化工企业已经走过200年的历史。杜邦CEO贺利得在庆祝企业200岁生日,分析自己何以长盛不衰的原因时表示,杜邦生存发展200年的核心是永不动摇的四个承诺:安全、职业道德、环保与健康、对人的尊重。杜邦公司成立以来,却从未发生过安全事故,其遵循的理念就是:“从科学出发,一切事故均可避免”。由此可见,实现安全生产,实现零伤害、零事故的目标并不是不可能的。杜邦的目标:一切事故、工伤、火灾和事故为零。杜邦的十大安全理念:一切事故都可以防止;管理层要抓安全工作,同时要对安全负有责任;所有危害因素都可以控制;安全地工作是雇用的一个条件;所有员工都必须经过安全培训;管理层必须进行安全大检查;所有不良因素都必须马上纠正;工作之外的安全也很重要;良好的安全创造良好的业务;员工是安全工作的关键。在杜邦出现两个10倍:安全记录比同优于10倍;上班时比下班后安全10倍。可以说杜邦的安全信念是其安全文化建设的个性特征。杜邦的管理层有一个共识:“假如杜邦安全记录仅达到每国的平均指数,那么杜邦每年要损失10亿美元。”这就是安全带来的直接效益。杜邦公司通过“以人为本”建立富有自身特色的安全文化,杜邦的每个员工都是直接的建设者,每个成员都是从小事入手,细节做起。比如:任何一个会议的会前,会议主持人的第一句话都是:“开会前,我先给诸位介绍安全出口”。在杜邦,安全是习惯化、制度化的行为。连上下楼梯都必须扶扶手,在办公场所不准奔跑、铅笔芯朝下插在笔筒内都有规定,都成了习惯。透视杜邦公司案例,我们对这种教育与养成一致的安全理念、安全精神就会有一种全新的理解,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的落脚点是企业,最终目的是由企业来实现的,所以企业首先是将企业文化与安全文化有机的融合为一体,使安全质量、效益、发展成为全体职工的共同目标,从而体现企业风貌和企业精神。要做好企业安全文化工作,关键是要运用科学的安全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依靠全体职工安全意识、安全责任、安全理念、安全技能、安全行为的养成,真正落实规章制度,各类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就能从本质上予以消除。我要安全,我会安全就会成为广大企业员工的自觉行为。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