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誓词:每一位员工承诺——履行安全责任,保障平安发展。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为市场提供高质量的绿色产品,做健康启明星人。
(二)、加强安全行为文化建设,培养员工良好的行为习惯。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员工对待安全的集体意识,这种意识的特征就表现为一种群体行为习惯。企业能不能实现安全生产,在于这个企业的员工能不能将安全理念注入到行为习惯中,把先进的理念自觉转化为行动,努力追求行为与理念的水乳交融。
1、实施精细化规程拍摄,用拍摄的音像资料做教材教育规范员工的岗位操作。公司在国内率先进行了精细化规程的录像拍摄,将60多个岗位的安全操作程序进行真人现场规范操作录像,通过剪辑、配音,制作成一套适合电解铝生产企业岗位标准化的录像教材,用以纠正和规范公司各岗位员工的安全生产操作。并将完成制作的教育资料通过网络、光碟、食堂电视向广大员工播放,便于员工快速、直观地掌握标准化作业,提升了安全培训效果。
2、规范员工日常行为。厂区内实行人车分流,对全厂22条主干道进行了道路分线和道路斑马线的统一划线,人走人行道,车走车行道,有效地改善了厂区内交通混乱的局面,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规范自行车的停放,在厂区公共场所统一划线标识自行车停放点,使自行车乱停乱放影响厂区现场整洁的现象得到整治;对员工的自行车进行统一标识编号,便于员工的识别和自行车的规范管理;制定厂区内吸烟管理制度,设置了固定吸烟点,杜绝了在厂区流动吸烟现象。
3、进行生产岗位技术比武。每年组织员工进行以“练过硬本领,创一流业绩”为主题的生产岗位技术比武活动,授予成绩优秀的员工“岗位能手”称号,并发放岗位能手津贴,有效地调动了员工学技术、争先进、保安全的热情。
4、实行现场目视化管理。公司在作业现场大量采用“可视化”的标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把现场的各种不合理、隐患、浪费等问题揭示出来。员工见到现场管理的对象物,都能立刻对其正常、异常状态做出正确的判断,都能对异常状态做出正确的处置,“让误操作无机会”。通过这些措施,逐渐形成了员工群体行为习惯,员工心目中有了共同的行为准则。
5、推行“6S”管理。公司为提升整体管理水平,提出了开展“6S”管理工作。通过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开展“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工作,使生产现场更规范、整洁、有序,员工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提升了员工真、善、美的品质,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6、积极实施企业安全文化科技示范工程技术开发。结合公司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企业定位及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公司企业安全文化科技示范工程技术开发项目立项,在企业内部推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并于2007年12月27号通过了省、市专家的项目验收。
(三)、强化安全物质文化建设,营建安全的物质环境。
企业安全物质文化是指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使用的保护员工身心安全与健康的安全器物。安全物质文化建设,是本质安全的保证,也是培养和构建企业安全文化的关键。
1、开发重要岗位的视频监控系统。全厂共设置视频监视器102只,将重要岗位监视画面导入调度管理中心,为大型检修、员工作业等活动的集中监控和过程回放提供了技术支持。针对24小时连续作业的情况,可对白班尤其是中夜班、节假日现场的作业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2、开展QC活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工作。成功进行了氟化盐天车钩头控制回路安全改造、多功能天车的安全锁改造等QC活动;员工自发开展设备小改小革,如喷涂脱模剂装置改造、点火装置改造、倒铝流槽改造等,增强设备安全性能;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自主技术创新体系,“大型铝电解槽中间通道转运工艺及启明星300KA槽综合技术开发与应用”等16项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在企业内部形成了良好的技术创新氛围,有效消除和降低了员工操作时的安全风险;“铝电解用预焙阳极炭块”等34个技术创新项目获得国家专利,有效地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消耗。
3、加大在职业健康方面的投入。总投资近千万元成立了职业卫生监测站,添置职业病防护设施84台(套),对生产岗位的职业危害因子进行监控,按计划定期对具有职业危害的岗位进行职业危害因子的检测;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对员工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监督职工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职工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体防护用品。同时,每年组织岗位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随时掌握员工的身体状况,为作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4、开创环保和节能减排新局面。严格按“三同时”的要求进行环保设施建设,环保投资2.96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大大超过国家规定的环保投入不少于总投资6%的比例。在项目建设中,在国内首次应用中间通道技术、管控一体化信息技术、电解烟气氧化铝干法吸附、沥清焙烧烟气净化等17项技术和装备,能耗指标逐步下降,2008年同比产值能耗节能约31000吨标煤,2009年,同比产值能耗节能约8000吨标煤。各项排放指标均大大优于国家标准:污水经过处理全部回收利用,彻底实现了污水零排放;电解烟气粉尘和氟化物排放实现了在线监测,电解粉尘在线监测排放指标仅为国家标准的14%,氟化物的在线监测排放指标仅为国家标准的28%。在各污染源的产生过程均采取了技术成熟、运行可靠、指标先进的污染治理措施,从传统的末端控制转换为生产过程控制,把生产和环保治理有机结合,实现达标排放。
5、为员工配备了齐全有效的劳动保护用品。针对各生产岗位危险源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岗位劳保发放标准,共对69个岗位配备了7大类、44种劳动保护用品;定期调查员工的劳保用品使用情况,适时调整劳保用品的发放种类和数量;严格把好采购关,通过试用和调查研究选用最适用的劳保用品。
6、构建和谐生产生活环境。把生产区建成舒适、整洁的花园式工厂,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场所;倡导安居才能乐业,在眉山市区建设了占地200余亩的高标准员工生活小区,首先解决了员工安居问题,消除员工后顾之忧;员工及家属自行组织“我的宝贝,我的家”等各种主题的文娱活动,促进了“更安全、更健康、更愉快”安全价值观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