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职工教育培训中应渗透企业安全文化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11月15日

  在教育培训中让职工逐步学习企业安全文化,领会企业安全文化,树立安全文明生产的思想、观念及行为准则,使职工形成强烈安全使命感和激励推动力量。心理学就明确表明:越能认识行为的意义,行为的社会的意义越明显,越能产生行为的推动力。通过教育培训中不断渗透企业安全文化,是职工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进而发展到“我会安全”的心灵深层次人因工程的发展过程,也是形成职工安全习惯的一个过程。
  采用各种传统的现代的教育培训方式来宣传企业安全文化,因地制宜的对职工进行各种安全科技文化教育,是提高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途径。通过安全教育和培训企业安全文化,能促进职工安全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安全风气不断优化、安全精神需求不断发展;能让职工形成正确的安全生产认识观念,改变职工对安全生产活动的态度,使职工从被动的“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态度转型,使职工的行为更符合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规范和要求。
  在对职工的教育培训中需要大力宣传企业安全文化,其直接目的在于使职工保持对安全的关注和关心。首先是争取了决策层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和兴趣,得到各级管理者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以增进普通职工对安全问题的理解和兴趣。如果缺乏对职工教育培训中对企业安全文化的认识,职工就容易形成安全生产是仅靠少数安全专业人员去奔忙的错误思想,容易使职工感到安全之事是安全专职的事,是领导的事,与己无关,在感性认识上把职工对安全的关心拒之门外,不利于企业安全的生产和发展。
  对职工教育培训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在于培养职工对安全的积极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态度表现于行动,就是前面的习惯问题,并非知识与学问的问题。习惯问题是非智力性的。如果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安全习惯,他即使不懂安全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技能,但他肯定会去主动学习。所以说,我们在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的时候,注重对企业安全文化的教育,就是先让职工有了“安全第一”、“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积极态度。职工具备了知识技能,又有对安全的积极态度,就能形成安全的习惯,这是最有利于企业安全生产的,也是企业最希望达到的理想。
  没有对职工进行企业安全文化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企业的安全生产必定落后,企业的发展必定缓慢,职工的安全素质必定底下。没有行之有效的企业安全文化教育和培训,企业就没有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教育培训工作对企业安全文化的渗透,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定期分专业和层次组织开展安全技术培训,向职工传授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生产技术规范,让职工能在一定时间内较系统、较容易地掌握到一些安全知识和技能;组织开展安全技术练兵活动,进行各种技术竞赛,强化职工安全技能,提高职工在事故状态下的应急处理能力;利用交接班会、安全例会,传达上级部门的安全生产文件及会议精神、通报安全生产信息、分析安全生产形势、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对已发生的事故,及时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分析事故经过、查找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训,提高职工防范同类事故的能力;组织安全演讲会,用感人的事迹、亲身经历、血的教训来唤起职工对安全生产的关心,形成对安全生产关注的积极态度。通过这些有意识的教育和培训,和无意识的宣传和文化熏陶,都是有效推进企业安全文化深入职工心脑的途径。所以,我们在对职工教育培训中渗透企业安全文化是必须的。企业的安全发展,离不开企业安全文化的教育培训。对职工进行企业安全文化教育培训,是企业安全发展的动力。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