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企业安全文化机制的构建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10月17日

  (4)实现安全目标管理
  安全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是根据工作目标来控制企业安全生产的一种民主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是强化安全生产的根途径。安全目标一旦确立,即变为牵动公司各部门、各层次和全体职工的指令,实现安全目标就成为全公司职工的统一行动。安全目标从根本上启发、激励、调动企业职工在安全生产中的责任感和创造力,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现代安全管理水平。在组织上,建立安全保障体系。在制度上,要结合公司发展的形势,不断完善和修订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使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适应生产的发展,确保安全目标实现。在执行中,要严肃认真,使之变为职工的自觉行动,制定各自的目标,有效地组织实现。在技术上,要狠抓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实施。促进目标的实现上,开展各分公司之间的安全生产竞赛评比活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安全生产新局面。
  (5)明确安全管理模式
  良好的安全管理能够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与环境,全面提升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是预防事故的治本之举。通过安全教育和宣教,不断夯实安全管理基础,,使人人学会消灾避难、应急救护的方法,使每个员工都成为“安全人”。这样,我们工程建设的各项发展目标才能做大、做强!
  按照“规范管理、监督到位、落实责任、安全第一”的原则,明确“四四三二一”的安全管理工作思路。“五四三二一”就是:四个加强——加强一线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危险点分析与预控;加强反习惯性违章考核管理;加强安全检查。四化——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化;现场操作监控化;应急救援措施完善化。三个重点——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设备缺陷隐患的治理;建立健全与落实安全责任制度。两个完善——完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完善安全文化机制。一个实现——确保安全管理目标实现。
  (6)强化教育培训
  加强各种形式安全教育。在开展安全工作中坚持“教育先行”的原则。教育形式多种多样,内容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例如:广泛利用安全录象片、电化模型和以广播、黑板报、简报、标语、警示牌、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宣传橱窗等形式常年反复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经常进行安全培训、常规性安全教育,又要充分发挥安全会议、安全讨论的作用,全面强化安全工作,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7)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质
  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通过对安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及价值规范文化的宣传、学习和理解,及时有效开展企业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培训,把新上岗、转岗人员的培训作为重点,通过正确的引导和针对性强的开展安全活动等,使员工具有正确的安全人生观和安全价值观念,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心中牢记公司安全目标和形象,以安全为大,以安全为荣;处处关注安全,事事保证安全,在公司员工中形成有安全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新欲,这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长盛不衰的基本动力。
  (8)建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对信息的收集、录入,信息的存贮,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加工和信息的输出5个方面。它把现代化信息工具——电子计算机、数据通信设备及技术引进管理部门,通过通信网络把不同地域的信息处理中心联结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加速信息的周转,为管理者的决策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构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是一项理论化、系统化的工程,是贯穿于安全生产的一条主线,是企业和职工利益的保障体系。我们只有不断努力构建和谐适合的安全文化机制,我们的企业才能成为安定、安全、幸福的家园,企业的各项发展目标以及做大、做强的愿望才会顺利实现!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