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行为养成——让员工懂得“什么行为才安全”
为了解决员工行为盲目、随意、不规范带来的安全问题,养成正规操作的良好习惯。一是实施个性化“手指口述”。为了让“手指口述”便于操作和推广,创新实施个性化的“手指口述”。如,回采专业的“卡片推行法”,机电专业的“图表推行法”,运输专业的“类比法”等,并编印了《手指口述安全确认使用手册》,制定了53个岗位操作标准。二是开展“现场工序安全模拟训练”。为了提升员工“预想、预知、预防”意识,建立起143个工种的工序模拟操作流程,并进行现场演练。通过现场模拟,达到了规范操作标准、辨识危险源和优化生产工序的良好效果。“现场工序安全模拟训练”由过去的“岗位操作”延深到“生产工序”,是对“手指口述”的丰富和发展。模拟训练,使员工具备了更加专业、更加规范的操作能力,增强了安全生产的可控性。
4.管理创新——让员工感受“管理就是关爱”
协庄煤矿变“单纯注重物化管理”向“注重价值形态管理”的转变,让管理更加科学和人本,让员工感受到管理不是对自己的约束,而是对自己的关爱。一是实施道德管理激励人。运用伦理学法则,创新实施安全诚信管理,提出了“不安全就是不诚信”的理念,明确了“消灭三违、消灭事故、消灭工伤”的目标,分启动、推进、提升三个阶段开展诚信活动,每半年一评选奖励,对评选的“安全诚信金牌员工”,每人奖励价值近6千元的纯金金牌及标志服装。目前,安全诚信活动已进入第三年,培养出960名金牌员工,到今年底,将有50%以上的井下职工成为金牌员工,这些金牌员工已成为安全生产的中坚力量。二是实施精准管理规范人。协庄煤矿提出了“精准管理、市场运行”的管理理念,建立健全了岗位职责、考核标准、操作行为、管理流程等标准体系。例如,机电专业在实施精准化管理中,通过梳理整合形成了设备运行、手指口述、动态巡检、服务质量、隐患排查等6个专项的精准化管理模块,推出了机械供电设计、系统提升运输、下井安装投用、工程整改验收等11项闭合操作流程,实现了工作流程化、质量标准化、考核规范化。
5.科技保障——让员工“更加自信、体面地工作”
通过科技进步优化生产环境,不仅改善了员工工作状态,同时改变的还有他们的心境,让员工能更加安全、更加自信、更加体面、更有尊严地工作。一是装备升级让矿井“肌体更强健”。倡导“组织生产先研究工具”、“设备换人,无人则安”的理念,自主研发了掘进机、挖渣机、破碎机、电动小推车、物料专用车等一系列先进实用的设备。采用挖渣机配底卸式矿车运输,实现了下山机械化掘进作业一条线;采用全液压掘进钻车配梭式矿车,实现了岩石作业一条线,从而使掘进迎头机械化打眼、排矸、运输形成“一条龙”。二是信息化让矿井“神经更灵敏”。工业因特网建设,实现了对洗煤、通防、供电、排水、瓦斯巡检等系统远程自动化控制和岗位的“无人值守”,并建成了“自动化示范采区”,减少岗位工210人。装备升级,有效解决了工作条件差、工具落后造成的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安全保障能力低的问题。三是绿色开采让矿井充满“生机活力”。创新应用“曲线绕阻截割工艺”,为后组煤机械化开采提供了宝贵经验;创新应用“低压气力输送管道充矸技术”,矸石通过管道用气输送,颠覆了传统充填工艺;创新实施“井下煤矸分离技术”,实现了原煤井下洗选、矸石就地充填的立体化作业。近年来,有十多项节能减排技术,达到行业和国内领先水平。
三、以“自己的安全自己管”为特色的安全文化,让企业拥有了一把开启保障员工生命健康大门的“金钥匙”,铺就了一条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康庄大道。
通过培育、运用和发展“自己的安全自己管”的安全文化,安全管理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一是在在思想上,实现了由“安全不是自己的事、靠领导管理”向“安全就是自己的事、靠自己管理”的提升转变;二是在行为上,实现了由“随意、不标准”向“规范、精准”的提升转变;三是在管理上,实现了由“结果管理”向“过程控制、超前预防”的提升转变;四是在目标上,实现了由“杜绝工亡”向“减少工伤、保障健康、养生保健”的提升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