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基层安全文化浅谈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02月16日

  3.基层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班组是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实行班组长作业现场安全生产负责制。安全检查员、质量监督员、群众安监员按职责做好班组相应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4.基层安全生产HSE体系。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各岗位、各工种的安全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实行风险超前预控,提高员工对生产作业中出现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的认知和防范能力。班组的任务和目的在于生产,而班组的不安全行为和事故又在施工过程中形成和发生,所以在一个完整的生产循环中用HSE管理等系列手段和方法保障班组的个人安全和整体安全。
  5.基层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体系。把企业的安全生产控制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班组,实行班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效益结构工资制,加大安全构成比例,严格考核奖惩,将安全生产作为班组、班组长、班组员工推优评先、效益工资分配的“一票否决”指标。基层对班组安全生产工作每月进行一次集中考核,对考核结果实行备案管理。
6.基层安全信息体系。建立健全班组信息管理系统。班组要做好班前班后会安全记录和生产、施工等施工作业基础资料记录;认真填写考勤表、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治理、班组员工到岗、培训等信息,提高班组安全信息基础管理水平。
7.目前季节性临时工、和承包商管理也要重点纳入基层安全文化建设中。
严格按照企业各项制度、规定强化管理,并细化到有关各个班组管理中。
  三、基层安全文化建设主要途径和方法
  1.做好班组基础工作,强基固本促文化。一切工作的发展与进步均源于基础,基础强则发展强,基础好则发展好。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更需要在夯实基础上下工夫,具体包括:员工整体素质、员工行为规范、岗位规范、员工薪酬管理、规章制度、团队建设等等。
  2.加强班组长能力培训,提高班组长的素质。班组长所处的地位和担负的责任,客观上要求他们必须具备相应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实践证明,班组工作好坏,主要取决于班组长素质的高低。
  3.将班组安全管理的工作重点前移至生产现场。企业的一切生产任务都要在班组完成,把班组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生产现场,是企业把整个安全生产目标转化为实施运作的有效途径。
  4.通过民主评议活动发挥每个班组成员的作用,强调集体力量。班组建设是一种群体行为,只靠班组长和几个人远远不够,特别要应对现在工作任务,必须发挥出每个班组成员的作用,班组的各项工作才能到位。“木桶原理”大家都非常清楚,我认为班组可通过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十分重视个人的作用,发挥其主人翁积极性来解决“短木板”问题。
  5.开展班组危险评估、排查隐患活动。危险评估、隐患排查,就是预先知道生产或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性,进而采取措施,控制危险,保障安全。实践证明,班组开展危险评估、隐患排查活动是安全工作之法宝。班组成员要对本班组管辖范围或承担的工作做到明确无误,对重点、难点、危险点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并制定相应的事故预案和措施,防患于未然。
  6.按规章制度办事是班组安全的重要保障。通过统计,企业中所发生的事故有90%发生在班组,班组中有80%的事故是由“三违”现象引起的。因此按规章制度办事是班组安全的重要保障。把班组成员的行为限制在制度标准之中,从根本上制止违章作业、心存侥幸心理、冒险蛮干等的不良现象的发生。
  7.营造班组安全文化。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只有心想安全,才会行为安全;只有行为安全,才能保证安全制度落到实处。可是为什么在我们身边不安全的现象却屡禁不止呢?最根本的问题我认为就是观念问题,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班组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营造正确的安全文化氛围非常重要。
  8.在做好安全生产的同时做好文明生产。我认为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形式最终也是为内容服务的。试想置身于一个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员工心情舒畅、精力充沛的去工作,在体现班组精神风貌的同时对安全生产也必然是一个重要保障。
  四、做好基层安全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形成和人们对安全健康的日益关注和重视,作为基层管理,也在不断地思考和探索着如何做好基层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并已见成效。但随着工作的深入仍不断暴露出一些问题和弊病,值得在实践中及时纠正和改变。
  1.强调基础,稳步推进。既然大家深知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不存在一蹴而就,同时夯实基础更是为安全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土壤和环境。所以在具体工作实施中不要目空一切、不切实际。现实工作中大部分班组仍存在人员配置不合理、基本素质过差、薪酬体系不健全、装备陈旧落后、技能培训无实效等基本问题,强制推行安全文化建设无异于沙地起楼、根基不稳。只有在基础问题逐一解决和完善后,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也就会顺理成章地稳步推进了。
  2.注重实效,避免花俏。基层安全文化建设固然离不开宣灌、造势、树型、推广等方式和手段,但其宗旨在于杜绝“三违”、避免事故和实现本质安全。实质就是用正确、先进的理念引导行为,正确行为养成良好习惯,良好习惯孕育安全文化的过程。
  3.切合实际,避免形式。基层的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此项工作的开展和进行是基于对班组实际状况的充分认识,要在调研分析基础上形成切合实际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实施更应考虑员工的承受能力、认知能力、执行能力和素质条件。不要过于盲目、流于形式、走过场、出风头和吹虚作秀。只有从员工的实际出发,方可深入人心,全员参与,共同实现。
    总之,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是基层安全生产的根基所在,也是基层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着力点。通过正确认识和深入探索,用系统的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去发展、提升一个个班组,杜绝“三违”,避免事故,进而实现班组的本质安全,用班组的本质安全去有效保障基层队伍长治久安,从而实现企业基层的平安、长久、健康、和谐发展。


                                                                2180队江宏   
                                                        2013、7、10.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