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安全文化建设方法和途径
单位安全文化的内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主要内容是在企业安全传统、安全制度、安全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安全环境等硬件基础上形成的安全工作指导思想、安全观念、企业员工安全理念和安全行为的自觉程度等安全价值理念和文化观。它是单位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企业与员工的行为,具有指导性与约束性,不仅作用于企业的整体行为,而且作用于员工的个体行为。它在组织及协调安全管理机制的同时,能创造良好的、安全的作业环境和制定自我约束的管理体系,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规范其作业行为,也能自觉在帮助他人规范安全行为,减少违章引发的事故。使职工从安全角度思考问题,不断树立“安全第一,文明生产”的劳动生产价值观念。并自觉地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企业整体目标上来,从而推动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进步与发展。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应与时俱进,“多管齐下”。
首先应以完善安全机制为切入点。安全文化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安全机制问题。完善安全机制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有效控制事故发生。安全文化的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企业对各种安全制度措施落实能力的建设。只有完善安全制度落实机制,才能有效提高安全文化执行力。
其次应以增强安全意识为着力点。安全文化必须强调人在保证安全上的主导作用。对于企业来说,人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防止事故发生所采取措施和行动的计划者、执行者、控制者,但往往也是事故的引发者、责任的承担者、后果的受害者。因此,必须把培养员工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挖掘员工潜在的自我保护意识,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以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再次应以提高安全素质为突破点。安全生产水平依赖于员工素质的高低。安全文化建设要以提高员工安全素质为突破点。提高员工安全素质是一种群体行为,但必须从个体抓起。企业对员工的安全教育要注重多样性,诸如:情感启迪法、自我保护法、言传身教法、案例剖析法、活动熏陶法等,通过教育培训、岗位练兵,提高员工的技术素质,使其掌握生产流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制定工作危险点预控;要深入开展“反违”工作,杜绝无证作业行为,严格规范员工的现场作业行为,积极推进现场作业标准化工作,杜绝人为因素导致的各类事故发生。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是企业各级领导者的安全文化素质,领导者要用自己对安全生产和责任,确保安全意志和安全价值观,通过言传身教和建立安全教育培训体系来影响每一名职工,进而通过严格的奖惩实践不断进行培育,才能有效地加快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从而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的新局面。如对安全文化的目标定位是使安全设施标准化、人的行为规范化、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奖惩法制化、多经管理主业化,确保安全生产的“可控”和“在控”。紧紧抓住安全生产中最关键的因素-------人,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广泛开展各种安全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日常生活中,在报刊中开辟安全教育宣传,全方位地培植安全文化,让安全文化体现在企业运行的全过程中,从多个角度向员工的思想渗透,从而充分调动职工的安全主动性和创造性。
企业培育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一个主要途径:一是定期组织各部门进行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订及修订活动,充分发动企业全体员工从理论到实践作认真、细致、深入的学习和讨论,统一企业全体员工的安全认识、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二是企业对全体员工要进行定期培训,包括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安全生产、安全技术、安全观念、安全态度、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对新员工必须进行严格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三是运用电视、报刊等多种宣传媒介,采取安全讲座、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事故案例分析会、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活动、安全技术交流会、安全座谈会、安全奖励表彰会和安全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贯彻安全文化,倡导“安全第一”观念及宣传安全行为规范。四是建立企业安全事故陈列室,经常用正面经验、反面事故和血的教训教育全体职工,使全体职工牢固树立“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的意识,做到警钟长鸣,安全生产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五、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把握四个原则
第一、坚持刚柔并济,常抓不懈的原则。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管理处罚和思想教育是我们必备的手段和方式,在开展工作实践中要把思想教育和管理处罚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各级领导及安全教育部门要通过教育、培养员工形成严格执行安全各类规章的氛围,做到令行禁止,对于各种违章行为,决不能姑息迁就,确立管理的严肃性。另一方面必须关爱员工的身心建康,要站在员工的角度思考安全生产中的问题与解决办法,做到在管理中不断做好思想教育,在思想教育中合理利用管理处罚手段。同时,由于全员安全文化素质的养成要靠不断的熏陶、影响、渗透,安全行为的规范也决非一时之功,因此,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常抓不懈,持续不断,循序渐进,日积月累。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原则。职工不仅是企业安全制度的执行者,也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创造者、发展者、丰富者、实践者。这里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安全管理必须重视人的因素,必须强化群体的安全意识,提高企业全员安全文化水平,要尊重人,关心人,使大家找到归属感,最终形成安全管理的共同体。二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要想方设法让全体员工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发挥全体员工的安全工作积极性。事实上,大部分事故中都是少数安全素质不高的员工酿成的,所以安全文化建设更应强调全员参与,从上到下,纵横结合,不留死角,要用积极的安全工作指导思想、安全文化理念为指引,在员工安全观念的确立和行为的养成上下功夫,不断优化人文氛围,发挥企业安全文化“亲和力”、“向心力”的作用,才有可能建成优秀企业安全文化。
第三、坚持突出特色,注重实效的原则。各个单位的经营方式、技术装备、生产过程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因此,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也就不能有统一的模式。在安全文化建设上不仅要把发展的视线拓展到与国内外同行业及先进企业发展的对比上,而且还要紧紧围绕本企业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建设具有本企业突出特点的安全文化模式,注重实效,不断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构筑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把安全管理的视角细化到员工的行为养成、精神塑造和价值观念的培养上。扎实有效地开展能真正打动员工心灵,引起心理共鸣的深层次活动。要做到不搞一刀切,要分轻重缓急,根据客观情况,采取相适应的安全文化形式或内容。要摆脱模仿和照搬,力求自我塑造、自我发展、自成一家。
第四、坚持优化建设,努力创新的原则。企业安全文化重在建设,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一要安全管理理念创新,思想认识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安全观念是发展安全文化,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二要安全管理制度创新。一种先进的文化制度可以给企业带来超出一般水平的利益。三要安全管理手段创新,实现由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化管理的转变。要借鉴先进科学研究成果,对安全管理的具体方式进行不断的改进。四要安全管理机制创新,实现由短期管理向长效机制的转变。通过建立长效机制来逐步增强管理的严度、提高管理的深度、扩展管理的广度,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管理深层次的问题。最终达到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实现利润最大化和职工队伍稳定的目的。
单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与发展特点相结合,与职工队伍素质相结合,与单位文化背景相结合。同时,要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善于吸取国内外先进的文化成果。通过不断地探索,创建具有前瞻性、延续性和较强的冲击力、亲和力的企业安全文化,使单位企业真正实现安全生产长周期的良性循环发展。
总之,只要我们有意识的去培育安全文化、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长治久安的安全局面一定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