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构建船舶安全文化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3月04日

  三、加强船舶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途径

  加强船舶的安全文化建设,必须从船舶的实际出发,全面考察企业及船舶的文化背景,了解广大职工对船舶安全文化的认识和感受,客观分析当前安全生产状况及船舶安全事故的隐患,因势利导地推动安全文化建设。

  1、开展多层次的教育与培训,营造良好的文化建设氛围。船舶安全文化是船舶安全管理的灵魂,是推动航运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建设安全文化必须重视船舶安全精神、安全理念的培育和发扬。要以教育、培训为手段,对企业决策层、管理层、职工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培训,统一各级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的安全观念,端正安全态度,提高安全技能,推动船舶安全文化的深入开展。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安全会议以及专题座谈等多种手段,大力加强以船舶安全文化理念为重点的思想理论的宣传与学习,倡导“安全第一”的安全观,有效营造积极向上的安全生产环境。要不断改进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通过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行带人,使员工在心理、思想和行为上形成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意识和自我约束机制。在教育过程中,要把职工作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统一体,逐步形成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保护的良好机制。要加强日常性的宣传教育,把安全教育放到船舶安全实践的细微工作中,在安全生产实践中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

  2、加强船舶安全法制化建设,构筑文化建设的责任网络。法律、法规是安全生产监督的依据和准绳。加强船舶的法制化建设,使船舶的安全生产走上法治化的轨道,不仅是规范船舶安全管理的要求,也是建设安全文化的重要途径。要坚持以国家颁布的“安全法”及“水上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为契机,加强对船舶安全生产的法制意识教育,使广大职工认识到保证船舶安全不仅是一种个体行为,也是社会行为,不仅是企业规章制度的要求,也是国家法制、法规的要求,强化职工的安全责任感。要结合企业内、外部安全环境的变化及行业主管机关的要求,对船舶现有的各项规定、制度、条例进行重新审视,废止那些不适合船舶现状的条例、制度,研究、制定出符合船舶实际的新的规定、制度,通过对船舶各项规章制度的修订完善,提高船舶制度的实效性。同时,要加强管理,理顺关系,建立健全统一、集中、规范的安全生产执法程序,使与船舶安全管理相关的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各负其责,各司其事。要依法强化船舶的安全生产监察工作,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通过建立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在船舶形成有错必改,有错必纠的船舶安全文化氛围。

  3、加强船舶安全规范化建设,完善船舶安全文化建设管理机制。规范化的安全管理是培育船舶安全文化的基础,也是船舶安全文化得以存在与发展的必备条件。要严格按照船舶各类体系运行要求,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工作程序,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机制。要通过建立船长负总责,全员参与,层层落实的责任体系,专业监督、群众监督互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保障体系等手段,建立健全船舶安全生产的综合管理机制;要针对安全生产是一项整体性、全员性系统工程的特点,建立全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机制,把安全教育培训贯穿到船舶安全生产过程的始终,提高教育的经常性、科学性和实效性;要结合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和科技进步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设备管理机制,用创新的思维、科学的手段加强对船舶各类设备、设施的管理,提高船舶设备管理的科技含量。要进一步完善船舶安全生产的激励机制,在完善与健全安全奖惩制度,加强物质激励的同时,特别突出精神激励的作用,通过培育职工参与安全管理兴趣,开展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等手段,有效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建立企业协调联动机制,提高安全文化建设的效能。船舶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份。要加强船舶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将其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使船舶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整体推进。一方面,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突出船舶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将安全思想,安全哲学融入到企业的经营生产理念、形象识别、工作规划、岗位职责、生产过程控制及监督反馈等各个方面;另一方面,船舶安全文化建设也要围绕着企业文化建设开展,在职工的安全思想意识及行为规范中体现企业文化的精神实质,使两者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要以深化体系运行、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以及实施管理创新为手段,进一步明确船岸各级领导、各级组织在船舶安全文化建设中的职责和责任,要把船舶安全文化建设作为船岸各级管理部门的共同职责,作为党政工团各级组织的共同任务,有效消除那些“把船舶安全文化建设当作某一管理部门、某一管理层面的事”的错误认识,使船舶安全文化建设远离“隧道视野”和“局部观念”。要在船、岸各级管理部门倡导一种团队建设的理念,让职工从根本上认识到船舶安全文化建设不仅是船舶的事,而应该是与船舶安全相关的所有组织、部门和人员的共同任务,通过加强船岸之间、船舶与船舶之间,船舶内部各部门、工班及人员之间的沟通、协调与联系,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集体思考、团结协作、目标一致、联动发展的安全氛围,提高船舶安全文化建设的群体效应;要加强和谐文化的建设,努力在船舶营造安全和谐的氛围,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要以品牌船舶建设为载体,延伸船舶安全文化建设的触角,在船舶安全工作之外,将其引入船舶的服务质量、成本控制以及各类精神文明建设中,进一步发展并丰富船舶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不断提升船舶的管理平台,提高船舶的管理水平。

  船舶安全文化是在船舶安全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文化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船舶安全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也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要保持在新的形势下船舶安全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我们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在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安全文化的同时,有效借鉴其它单位、其它行业甚至其它国家先进的安全文化理论和方法,利用他山之石不断充实、完善自身的安全文化体系;要结合形势特点和行业发展要求,紧紧抓住新形势下船舶安全工作面临的新特点、新挑战、新情况、新问题,勤于探索,勇于创新,有效保持船舶安全文化建设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不断提高船舶安全文化的建设水平。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