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培养正确安全理念——塑造强势安全文化建设灵魂
“理念”在辞海中的解释:实际上就是我们对某种事物的观点、看法和信念。依此类推,“安全理念”就是我们对安全工作的观点、看法和信念。这样我们就找到了我们安全工作的思路:培养员工正确的安全理念,让正确的理念指导驾驶员的思想,驾驶员的思想决定他们的行动。
1、强化安全理念,纠正认知偏差。客运企业是高风险行业,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在驾驶员(甚至是一些管理者)中长期形成的安全价值观存在以下几种误区:一是不违法没法开车;二是违法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多拉快跑”,赚钱又省时;三是道路交通条件复杂,公司几百辆车子,难免出事;四是驾驶员文化水平本来就低,搞安全文化建设意义不大;五是少数干部职工认为安全文化建设没有必要,实嘟嘟的钞票都是生产得来的,安全算不了什么。这些思想认识的误区不解决,安全文化建设很难深入下去,更难有新的突破。因此,必须强化理念、纠正思想,进一步明确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针对上述思想认知误区,要深入开展声势浩大的安全整治活动。成立安全整治领导小组,通过全面开展四查活动(查思想、查制度、查作风、查隐患),统一干群思想,充分认识到“安全”这一关键词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了“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在安全上“不给自己留余地,不给别人留情面,不给隐患留机会”的思想,强化全员安全理念,纠正全员安全思想。
2、宣传安全理念,深化教育认知。在安全文化宣教上,要不遗余力、重投严管。最好做到在公司随时都能看到、感受到公司安全核心理念。同时,在安全管理人员中利用培训学习时间,重点开展安全管理观与执行力的教育,在驾驶员中开展“开安全车,当安全人”的安全行为观教育,使干部职工均受到深刻教育。
3.践行安全理念,做到知行统一。学习宣传安全核心理念,绝不是简单地接受几句口号,而要将理念渗透融入到全员的思想深处,把无形的理念体现到领导的决策上,物化到驾驶员的岗位操作和行为习惯上来,这才是真正做到了入耳入脑入心。笔者认为,抓理念深化关键在干部职工行为养成,必须从细节抓起,从每一天抓起。具体要做到三化:管理精细化。针对全公司岗位、程序、工种均编制安全精细化管理体系,对公司安全生产过程中每一项工作都要有具体规定标准和程序(包括驾驶员),并要求严格执行,同时加大考核力度,将标准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行为规范化:从职工上班时工作服的穿着、领带佩戴和车辆停放、出站、进站放等都制定规范标准,并严格考核,谁不执行轻则罚款,重则离岗培训。通过案例教育和绩效考核,要让员工由不理解到理解、直到自觉执行。操作程序化:我们一直讲按规操作,按章执行,但大多数驾驶员不知道什么是标准,怎么样做才是标准。因此我们要编制各项标准操作程序并严格加以贯彻,使他们知道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怎么干,达到什么标准,步步衔接,一清二楚。
四、丰富安全活动载体——拓展强势安全文化建设阵地
如果说培育安全文化核心理念是凝练安全文化灵魂,那么创新安全文化建设活动载体则是塑造并固化安全文化管理形象。只有塑好这个“形”,让载体落地生根,并逐步形成长效机制。
1、开展多种载体寓教于乐活动,促进了企业安全和谐可持续发展。公司近几年来一直坚持人性化管理,实行了“驾驶员生日休息”等制度,给予驾驶员人性关怀。笔者认为象此类活动可多开展一些,并总结形成一个体系,融入到安全生产工作中。比如可以围绕“亲、情”做文章,全力打造“亲情、和谐、安全”的安全文化管理理念。开展内容丰富的系列“亲情”文化主题活动,并与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有机结合,提升企业凝聚力,增强职工归属感,有效促进企业安全和谐发展。客运工作繁忙而劳累,尤其是节假日更是没有一点空。驾驶员很少有时间可以回家看望自己的双亲。“百善孝为先”,我们可以在每年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举办大型感恩母亲系列活动——“亲母(父)节”,活动突出一个“情”字,邀请优秀驾驶员的母(父)亲来到公司,感受现代化客运企业的蓬勃发展,在一片温情、祥和的氛围下,母(父)子共享平安、和谐与企业的发展成果,同时也充分感受到企业亲情管理的人性化,感人至深,从而提升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还比如说我们绝不能忽视“家庭”的力量。人们常说:家庭是港湾、更是加油站,我们可巧妙地利用家庭的亲情力量来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营造了良好的家庭安全氛围,以亲情呼唤安全,从思想上降低并减少人的不安全因素,保障公司安全生产。我们还可以紧扣亲情主线,开展冬季送温暖,夏季送清凉,为职工过集体生日、开放职工休息室等一系列举措。通过无微不至的亲情关怀,让驾驶员从缕缕温情中感受慰藉,提升员工的亲情归属感,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确保安全。
2、扎实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在长期的安全管理实践过程中,我们日益深刻感受到,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良好车辆状况、驾驶员的自律意识,三者是并重的,缺一不可。当前,在安全制度日趋完善,机制逐步健全,车辆技术状况越来越好,驾驶员自律意识愈来愈显得薄弱与不足,驾驶员习惯性违章以及一些管理人员的视而不见就是最真切的体现。因此,管理人员必须要从提高驾驶员的操作技能水平、提高驾驶员的安全知识与安全意识着手来进行,加强教育与培训,以提高职工的安全综合素质来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3、实施“车队、班组”结网抓安全。尤其是班组长和党员在生产一线,分布在各个班、各个点,对一线的情况比较了解,可以“对症下药”。发挥好“班组长和党员”的示范带头和监督保证作用,并定期召开车队班组长会议,让班组长和党员代表参与不稳定和重点驾驶员的排查工作,对安全行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车队、班组”结网抓安全,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安全责任感,同时强化了安全管理的检查监督机制。
五、打造安全文化品牌——实现强势安全文化建设目标
安全文化建设是塑造企业形象的广告牌,进一步创造了企业的良好美誉度,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比如我们知道的杜邦公司,其对安全的重视就是它的活广告。安全文化建设是筑牢安全生产的奠基石,它能够培养一支特别会管理的管理团队,能战斗的员工队伍,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企业安全和谐发展;安全文化建设是提高管理效能的润滑剂,它进一步提高了制度化、精细化管理程度,促进了管理方式方法的转变,规范了员工的行为,使管理者在情中拉近距离、在理中推进管理。诚然,安全文化的形成是一种长期的积淀,同样,安全理念生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养成的过程。我们坚信,安全文化建设如同抓安全生产一样,只有“加油站”没有“停车场”。在公司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将继续探索寻找安全长效稳定的真正秘诀,打造员工团队的安全文化特质,让和谐厚实的安全文化弥漫在公司的每一个角落,为打造本质安全企业打下了基础。
我们要从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流程、不同的节点等过程全面建设安全文化,形成较为强势的安全文化氛围。伴随着安全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化,安全文化落将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最终追求并努力实现公司的本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