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强化班组队伍建设
(1)建立班组建设标准和考核体系。严格班队长选拔、任用,建立以工程质量、安全政绩、班组培训、班组创新、班组“三违”等为内容的班队长月度动态考核机制;强化班组全员自主学习、自主培训功能,建立督查机制,做到督查结果与班队长绩效考核、与员工工资挂钩。矿职能部门按照考核标准每月对基层区队进行动态抽查,奖优罚劣。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优秀班队长”、“优胜班组”评选工作,对“优胜班组”实行星级积分,达到一定星级的授予“安全明星班组”称号,不断提升班组安全管理素质和水平。
(2)实施班队长全员培训。各单位要强化班队长的培训考核,每年编制培训计划,通过矿、科(区)组织培训和班队长自主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班队长全员培训,全面提高班队长业务能力和素质。班队长培训考核结果与班队长绩效考核挂钩,并纳入“优秀班队长”、“优胜班组”评选。
(四)安全生产诚信化
各单位要按照集团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诚信建设的实施办法》的要求,结合诚信档案管理办法和单位实际,建立安全生产承诺制度,深入开展全员安全承诺活动,实现个人对班组、班组对区队、区队对矿等层层安全承诺机制;积极推行安全生产诚信报告制度和安全生产诚信评价制度,逐步细化安全诚信评价指标、规范评价流程,围绕诚信和安全生产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剖析自身存在的不足,加大对单位和员工个人安全诚信考核,引领全员牢固树立安全诚信观念,引导员工进行“自我规范、自我学习、自我约束、自我创新、自查隐患、自我保安”的“六自”自律,切实提高广大员工诚信作业积极性。
(五)安全确认精细化
1、“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是一种通过心想、眼看、口说、手指的指向性联动,它将理论教学口语化、复杂记忆简单化,通过肢体和语言的配合,使每一步工作程序都在确认后进行的操作方法。它的最终效果显现在岗位、落实在现场。各单位要因势利导、精心组织,对特殊工种和重要岗位工种作业人员进行全员演练、确保人人过关,使员工的安全行为由自发变自觉,由制度变习惯,彻底扭转习惯性违章行为,真正做到“行为零缺陷、安全零事故”。要进一步完善“手指口述”操作标准,建立严格的“手指口述”考核制度,做到检查结果与员工收入挂钩。各单位要积极举办“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操作法比赛活动,大力提高员工自保、互保能力,真正让员工知标准、会操作、知行合一,杜绝“三违”行为。
2、干部“走动式管理”安全确认。进一步完善“走动式管理”制度,矿每月要制定管理人员走动计划,明确“走动式管理”的主体、频次、时段和管理的内容、区域及责任,实现走动区域全覆盖和过程全闭环。积极探索建立“走动式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方式、方法,及时采集“走动式管理”产生的信息,利用管理系统进行信息自动处理,提高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要建立隐患分级和报警制度,对不能及时闭合处理的隐患,利用管理系统信息传递平台,视隐患级别及时通知隐患单位和有关领导,直至处理完毕形成闭合。走动人员要认真填写走动记录,有关部门每月要对干部“走动式管理”记录及效果进行检查、评比,结果纳入到管理人员业绩考核中。
3、“三三整理”安全确认。所谓“三三整理”安全确认是指现场安全整理,通过班前、班中、班后三次消除现场隐患、整理现场作业环境、理顺不良情绪,从而达到控制生产节奏,保证安全生产的目的。整理环境,及时清理工作区域的卫生,保持整洁干净;整理设备、工具,保持完好;整理材料、物品,正确归位、摆放有序。整理隐患,对作业现场隐患进行排查,对安全状况进行预测,针对可能产生的问题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消除隐患,超前预防。整理情绪,稳定情绪,克服急躁的心理,作业人员保持心情舒畅,操作思路清晰,工作质量高。各单位在实际运用中,要结合井下岗位作业实际,建立“三三整理”程序和标准,明确每项整理内容和整理时间,做到整理标准化、规范化,实现自主管理、自我检测。
4、隐患预想安全确认。建立完善安全预想机制,定期对安全生产或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和事故,按照“分析安全现状——追究问题根源——制定解决对策——落实责任人员”的流程,进行科学、系统预想,制定防范措施;生产一、二线单位要通过区安全专题分析会、班组预想、岗位预想等方式,围绕施工地点实际,结合“三三整理”对作业区域和岗位存在的隐患或危险因素进行超前防范。对发现的问题,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处理,不带隐患作业或操作;不能处理的,应及时向当班领导汇报,并对下班进行安全预警提示。
在隐患预想中,要与“班前讲评”和“走动式管理”相融合,将“班前讲评”和“走动式管理”产生的安全生产信息作为隐患预警的依据之一,以培养员工查找隐患的自觉性,增强员工发现隐患、防范隐患、处理隐患的能力和意识,提高安全管理的自主性。
(六)管理创新品牌化
1、开展“安全创新品牌”冠名活动。不断总结、挖掘员工在安全机制、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文化等创新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和优秀成果,对具有推广价值的创新活动、成果给予冠名、表彰。
2、开展安全管理课题研究和探索。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管理课题研究工作,不断探索安全文化建塑的有效载体和方法,在科学分析、系统总结单位安全文化建塑经验的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安全文化建塑模式、方法和考核机制,有效提升安全管理效果。
3、设立安全文化论坛。要定期举办安全文化论坛,通过组织员工观摩一次安全演示、开展技术管理人员同读一本煤矿专业书籍、召开一次安全管理专题研讨、举办一次安全文化教育课“四个一”活动,围绕推动安全生产理念创新、提高安全精细管理水平、推进班组自主建设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不断提升广大干部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推广和应用,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4、开展安全监督岗和安全帮教活动。一是建立党员安全责任区制度,开展“党员安全示范岗”活动,建立党员安全包保责任区,将党员安全责任区制度纳入支部组织建设考核。二是建立“青安岗”监督网络,坚持开展“青工安全大行动”、“零点行动”等活动,发挥青年监督岗员的积极作用。三是开展协管结对子、井口送温暖、家庭帮教等活动;定期召开一线员工家属座谈会,鼓励员工家属多吹枕头风,构筑矿区安全生产的第二道防线。
四、要求
1、高度重视。各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管理人员尤其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强化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到安全文化建塑对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要转变思想,树立大局意识,始终站在“安全第一”的高度抓工作,做到亲自研究策划,亲自调研指导,亲自解决难题,持续加强对安全文化建塑工作的领导与协调,为安全文化建塑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持续创新。要在贯彻落实好集团公司安全文化建塑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重点从工作机制、载体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从巩固既有建塑成果入手,抓住薄弱环节,延伸建塑内涵,创新富有特色、切实有效的安全文化建塑载体和工作方法,丰富安全文化建塑工作内容和内涵,使安全文化建塑工作切合实际,富有成效,贴近中心工作。
3、齐抓共管。做好安全文化建塑工作,既要注重协调沟通,又要明确建塑职责、任务和目标,充分发挥各部门的工作和管理优势,努力构建统一部署、分工负责、协调实施、齐抓共管的格局,共同推进建塑工作持续深入发展。安全文化建塑主体是参与实践的广大员工,各单位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安全理念的持续培育,安全管理方式和管理行为的不断优化,员工的行为不断规范,从而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发挥广大员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强大的安全文化建塑工作动力。
4、强化考核兑现。各单位要根据集团公司安全文化建塑工作的要求,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责任,设立安全文化专项费用,建立切合实际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确保检查到位、考核到位、落实到位、奖罚到位,确保安全文化建塑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集团公司每半年对基层单位安全文化建塑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年终予以考核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