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企业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履行好安全生产职能,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上海石化党委工作计划也把安全工作列为重要内容之一,在每季度“党风、党建、精神文明建设考核”中,都把是否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列为重要考核内容,各级书记也参与安全风险抵押考核,形成了重视安全生产和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做到安全管理有章可循
国家已颁布实施了《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走上了依法治安全之路。在良好的大环境下,企业应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建立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基础的,比较完整的、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会议制度、教育制度、检查制度、考核制度以及职业健康监护、女工保护规定等,并定期检查,用制度管人、管事,做到安全监管有章可循,同时要采取措施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上海石化制定了符合本企业特点的安全环保管理制度,并逐年进行完善。
4.确保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
企业必须按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注册安全工程师。根据《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规定,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高危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300人以下的,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300人以上的,至少配备3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1000人以上的,至少配备8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5000千人以上的,至少配备15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根据《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从业人员300人以上的煤矿、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不少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5%的比例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7人以下的,至少配备1名。
公司成立了HSE监督大队,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督查,平时注意加强HSE监督人员的培养和考核工作,努力培养建设一支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懂安全知识和规范,掌握安全技能,有比较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较强单兵作战能力的HSE检查队伍。各事业部还成立HSE监督分队,人数根据事业部的生产特点、管理幅度进行核定,并进行专门培训,使其具有和岗位相匹配的知识和技能。加强对生产过程不安全因素的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今后企业还将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并把此项工作作为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来抓。
5.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作为生产经营单位,企业必须依法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在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的基础上,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的安全管理职责和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并保证不管企业如何改革,机构如何调整,人员如何变动,都要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人。每年年初,上海石化都要与各下属单位和各职能部室签订HSE责任书,与每位员工签订HSE承诺书,真正做到安全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6.完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
要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严格遵照国家、中国石化关于安全生产教育工作的各项规定,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在坚持“三级安全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并形成制度。要分三个层次对管理干部和广大员工进行安全责任教育。第一个层次是对各级安全生产负责人,通过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安全责任教育;第二个层次,是对各级管理干部进行安全责任教育;第三个层次要对广大员工进行安全责任教育,特别是《安全生产禁令》的宣传教育。使各级领导具备强烈的安全生产意识,还懂得如何更加广泛、深入持久地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在安全意识教育中,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典型案例”,抓好“遵章守纪、按章操作”等宣传教育,使广大员工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做到知其任,明其责,尽其职,增强员工的安全生产素质,提高防范安全事故和应急救援的能力,从而形成有效且可持续改进的教育机制,在思想意识上为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奠定基础。
7.安全检查要有针对性,注重实效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从预防着手,发生事故后的检查、处罚和补救都不能免除事故造成的对国家、对集体、对个人、对家庭带来的危害。因此,要着重于事故的防范,这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而系统的、有效的检查是发现事故隐患、控制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企业要形成规范的安全检查制度,在落实上级规定的安全检查内容、形式和频次的同时,积极创新安全检查模式。首先,检查制度要创新,可定期组织各单位安全处(科)长进行巡检、互检,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汇报处理;第二,检查形式要创新,做到每次检查有针对性、有方案、有结果、有反馈;第三,检查的内容要创新,不但要查一些明显存在的隐患,还要查各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缺陷等潜在的安全隐患。另外,检查的组织和考核方案也要进行创新。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整改,要实行“三定”,即定责任、定时间、定措施,限期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进行整改,确保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8.健全完善安全责任考核、激励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搞好安全工作,离不开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为此,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责任奖罚机制,如通过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设立安全生产专项奖励基金,对完成目标任务,安全工作搞得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于安全责任落实差,安全工作搞得差的单位给予处罚,必要时给予黄牌或红牌警告。上海石化的安全生产“零点起步”活动规定,以每5000小时安全生产无事故为目标,根据单位规模和生产特点规定奖励系数,有效地推动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企业在建立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机制时,要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尽量做到量化、细化、具体化。对于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安全责任的考核,上海石化从2000年开始在“年度HSE责任书”中明确了安全生产方面的考核要求,对发生事故者实行一票否决。对装置车间级干部的安全责任考核,则由事业部负责,对班组长和安全员的安全责任考核,则由装置车间负责,分别在奖金分配中予以体现。考核工作必须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并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收到了较好效果。
9.健全完善安全责任追究机制
发生各类事故时,要认真组织调查分析,对于连续发生事故或发生重大事故的单位要给予重罚,按“四不放过”原则追究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首先从各级领导责任查起,把安全工作的好坏直接与各级领导利益挂钩。在此基础上,对各类事故的责任人也要进行责任追究,把各项安全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10.加强班组安全管理,树立群体安全意识
生产班组是企业最基层的一个组织,是开展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基本的单元。班组安全管理的水平关系到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全局,如何坚持不懈地开展班组安全工作建设,将班组安全生产工作纳入经常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是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该为之长期努力的一个目标。每一个班组所处的工作环境、劳动对象、人员素质存在差异,但作为生产一线的基层集体,要研究如何在一个群体当中养成人人都讲安全的习惯,人人都有一个良好的安全行为准则,再通过人与人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形成一种集体的理念和集体的行为,真正建立起一种“群体安全意识”。必须加强对这个集体的核心———班组长的教育培训,增强其安全管理技能,这是我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加强班组安全管理,使班组安全管理逐步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生产一线员工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是预防事故发生和扩大的关键因素。
当前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安全管理自我完善长效机制已经有了很好的法律基础和群众基础。我们相信,作为安全生产主体的企业,只要将自己置身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框架之下,研究安全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研究安全本身的效益效应,那么,通过企业的自身努力,建立企业安全管理自我完善长效机制的目标一定可以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事故一定能真正得到控制,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理念终将被广大员工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