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工厂里让我难忘的两件事

作者:高培福  来源:中国安全生产网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09月20日

那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参加工作不久,被分配到一个具有光荣传统历史的老化工企业。在工厂里,活扳子是经常使用的工具。而活门(老企业把能转动带手柄的阀门称谓)更是化工企业工艺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材料)设备。工厂车间里的职工是经常和它们打交道的。有两件事对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我久久不能忘......

那年,领导让我来到一个大型压缩机岗位学习。只见宽宽的厂房,洁白的瓷砖地,隆隆的机器声,四十多台机器分各种型号,有日本、德国、苏联的,也有国产的,好像进入了一个庞大的压缩机博物馆,令我很新鲜也非常高兴。上班后,我虚心向师傅学习如何看机器各部分的工艺温度、压力以及运转情况,有时帮助师傅记录和给机器排排水和油......和师傅巡回检查时我会把设备上的俄语名牌参数翻译给他听,师傅告诉我如何开停车,出现问题怎样处理......心里想这么简单啊,一时有点沾沾自喜......

  一天,岗位一台压缩机汽缸气体排出的阀门片坏了,出口的压力温度急速升高,随后,阀门发出的刺耳的尖叫声和事故电铃的警报声交织在一起,车间楼上的框架顶部事故红灯闪闪发亮......班长、检查员、操作甲随即纷纷赶来,了解情况后立即做了紧急停车处理,最后决定准备更换阀门。

  一大堆工具摆在地上,备品备件也整齐的放在一边。受损的氨气压缩机在更换气体阀门前需要氮气置换,但仍会有些残余氨气。刚一停机,当班的检查员杨师傅,就像战士在战场上作战一样,头戴着面具、手戴棉手套,顶着浓浓的氨气,毫不畏惧地勇敢冲了上去......另一个师傅同时也在准备更换另一个阀门。

  我也上去帮忙,杨师傅看我来了,戴着面具用手比划着让我递工具扳手。我先递上了一个不对,杨师傅放下了,我又递上了一个还是不对,这时压缩机汽缸里还“呼呼”冒着氨气,呛得我喘不过气来,我战战兢兢又递过了第三个……这时,杨师傅急了,随手把扳手狠狠扔在地上……扳手与地面碰撞“咣噹”一声,火星四溅扳手跑了老远.......给我吓的倒退了一步。

  这时,站在旁边小张师傅拿起一个1寸扳手递了过去,杨师傅迅速地将螺栓拆掉,伸手取出旧排气阀门更换了备件....... 抢修很快结束了,压缩机也正常运转了,可我自己却惭愧地无地自容起来,自尊心被刺地阵阵发痛:连简单的工具大小尺寸我都分不清?我还有什么可骄傲的?

  有句熟话叫“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件事情没过去多久,一天,小张师傅带我到楼下巡回检查压缩机设备,包括冷却器、油水分离器、油泵、油箱等,顺便再给油箱加些油。临结束最后一个,师傅可能为了锻炼我,交待我踩着梯子把在管廊上加油的入口活(阀)门关上,然后,他自己到别的压缩机检查去了。

  我胸有成竹地关完活门后就上楼去了。

  过了一会儿,小张师傅急冲冲跑来告诉我说,跑油了。

  “我把活门关上了,怎么还会跑油?”心里合计着。

  待我急忙到楼下一看,眼前的场面让我惊愕了,润滑油顺着油箱的外壁流了地面上一大片......小张师傅正蹲在地上一手拿着铁戳子,一手拿抹布一点一点细心地将油回收起来,倒放在油桶里。我十分愧疚地急忙给他打下手,油回收完后,我又将地面擦干净......

  小张师傅站起身来告诉我,活门是在管廊上“倒”着安装的,手柄朝下,仰起头来看,顺时针是关。你是不是方向搞错了?

  听师傅一讲,我才如梦初醒:在地面上活门手柄开、关方向,我是知道的呀,怎么一换个位置......脸红到脖子根上了,我恨不得钻到地缝里躲起来,我的失误不仅浪费了国家财产,而且使小张师傅当时那6块钱的月奖金还扣了一半呢,心里酸溜溜的味道真是很难用语言表达......

  我为这件事很长时间而感到十分的内疚啊。当时我就想:小草用绿色证明自己,鸟儿用歌声证明自己。而我的行动证明自己啥也不是,还得虚心地学啊......

  从此以后,我逐渐逐渐地成熟起来,无论是在老企业还是在现代化工厂,无论是当工人还是担任领导,无论是在基层还是在机关,这两件事它时刻在我脑海里不断地提醒激励自己,要踏踏实实、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基础工作开始。平凡不是平庸无为,而是经历失败后的反躬自省;更不是畏琐不前,而是遭受挫折后的发奋拼搏啊,它是一种风度,不张扬不外显;是一种魅力,既含蓄又内秀。多少年来,不管我的工作岗位怎么调换,不论做什么工作,我都会虚心学习,不耻下问,通过努力做出一番成绩来......

  我还经常告诫自己和身边的年轻人:在工厂里,每一个小事都不可马虎的。这种要求是我们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在学校里可能只需会解一道题,算出一个方程式就可以了,一旦出错老师打个红叉,然后改过来就行了。而在工厂里可不是像学校里那样简单,出错是要负责任的,这关乎工厂的利益存亡问题。要求我们做每一件事情都必须认真对待,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的本职工作,企业才能安全稳定地生产,不断地为国家创造财富。

  在生产的大熔炉里,还有伴随我起一成长的一些往事就如同那些耸立如林的塔塔罐罐和密如蜘蛛网的管线一样多...... 但此两件事尽管过去几十年了,但却令我始终久久难以忘怀......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