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昆山台资厂粉尘爆炸的惨状,深深地为近百条无辜生命的消失惋惜和悲哀,我想,如果事先当地的安监和消防部门工作做得细一点,在这种粉尘车间督促企业悬挂危险警示牌,告诉那些没有安全防范知识的工人,一旦发现除尘设备停止了运转或出现了其它异常情况,就应当立刻离开车间并上报厂方就不会有那么大的人员伤亡了。回顾这些年,国家出现的重、特大煤矿矿难、公路车祸、危险品运输爆炸、地铁和建筑工地坍塌、楼房火灾等都是宣传教育和预防工作做得不到位,政府的安监和消防部门要多花力气在事故防范的宣传教育和预控措施上,实行定人、定岗的网格化管理,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要等出了大事,死了那么多人后再进调查组写报告总结经验教训,那是“马后炮”,为时晚也。根据笔者对一些事故发生原因的分析观察,现提出一些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1、企业申领营业执照和年审时,要办安全许可证和年度审核手续,要对各个生产环节可能会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和配备足够数量的安全管理人员及应急救援器材、物资;
2、由国家安监局牵头,对近三十年国内外发生的火车、飞机、轮船、汽车、火灾、爆炸、坍塌、车祸等典型的重特大安全事故进行梳理,利用动画、PPT和录象的形式分析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将对应各行业的事故防范宣传材料(PPT和录像等)下发到相关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安监局定期巡查,考核安全管理人员的上岗资格;抽查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危险作业区的安全警示标志、抢险物资器材准备、安全防范预案的编制及演练情况,对安全管理不作为的企业进行严厉的经济处罚;
按照安监局及专家讲课---企业负责人、安全师接受再教育---企业负责人、安全师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培训,留下书面记录---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措施和各项硬件条件---接受安监部门的抽查---最大限度地堵塞安全管理漏洞的路径抓好安全工作。
3、以省安监局为主,协调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各行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对一定规模的、出现安全事故危害较大的企业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安全工程师和安全员;推行安全工作网格化管理,持证人员在岗在位,认真履行职责,力争二至三年之内在全国各级政府和企业建立一支管理细致、吃苦耐劳的安监人员队伍。抓安全工作如同农民种粮食,必须“精耕细作”、“及时施肥”、“百般呵护”才行,辛勤的劳动才能结出“安全”的硕果,靠甩手、推诿、侥幸过日子总有一天会出大事。
4、邀请国内外各行业的安全专家授课,制作DVD安全防范录象资料,分发到各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笔者曾听过上海一名地下工程专家,分析了杭州地铁施工由于缺乏安全施工经验,塌方造成了近十人死亡的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报告,事故的原因由6个因素促成的,如果企业有一点安全管理经验,消除其中一个安全因素,就不会发生这起事故,可见安全知识的培训对做好安全工作是多么的重要,我们政府的安全管理部门要将教育培训和安全检查工作同时抓好,不仅仅是出了事后派驻人员做调查;
5、为强化职能部门的安全管理力度,笔者建议在国家安监总局层面,成立以下几个机构:航空安全督察处;铁路、公路、水运、建筑、轨道交通安全督察处;危险品管理、煤矿生产安全督察处;火灾管理安全督察处;事故预防宣传档案处等,将工作职能部分前移到预防、检查、教育上,采取“四不两直”的工作方式抽查各省市、各行业的安全管理部门对安全工作的履职情况,同时也抽查一些易发重、特大安全事故企业的安全管理状况;
6.安全管理工作企业是第一责任人,这些年来国家沉船、爆炸、坍塌、车祸、火灾等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也造成了十分不好的国际影响,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不能浮在上面,夸夸其谈,笔者认为对易发特大安全事故的单位,属地的安监部门和消防部门应该对其建立安全管理档案,熟悉该企业安全管理的运行状态,重大风险源的种类、危险物品的消防特性,制定有针对性的消防预案,万一出现了险情就能打有准备之仗,安监和消防部门每年不低于两次上属地重大消防监控单位进行专项检查、对企业的安全资质年审提出意见;
7.对危险品运输车辆要加装行驶报警装置,夜间行驶时要有特殊警示灯闪烁,对客车和危险品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后半夜行驶要有3小时的停车休息期,对载人多的大客车司机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每年不少于20课时,对运营的车辆车况每年不少于两次检查,验收合格后才允许投入经营;在各主要道路的入口安监和路政部门不定期联合检查大客车的营运资格,细节决定成败,做好了这些,安全管理的漏洞就会堵住不少,就不会出现靠陕西杨达才来组织抢救的一车活人在睡眠中被活活烧死的交通惨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