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抓安全切勿“偷工减料”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2月15日

 一次,笔者在基层单位星期二的职工安全学习会上看到,队管在台上捧着文件照本宣科,台下职工打瞌睡的有,小声说话的有,无精打采的有。一问职工,他们觉得没听头,太死板,大多是队管轻描淡写讲几句安全注意的话语便告结束,或者是拿着文件读读了事。

   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安全培训走走过场,不结合现场实际,培训结束发张试卷,抄抄答案,人人均合格;现场安全工作中,作业规程上清清楚楚写明怎样做?可职工还是要省掉一些细节末梢,认为无关紧要,不会有事……此类现象还可举出很多。这种做法和行为实际上就是安全管理中的 “偷工减料”。

   常言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安全就是要小心谨慎,防微杜渐,如履薄冰,不能有丝毫大意和马虎,不能存在丁点侥幸心理。安全管理强调深严细实,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行为要靠平时一点一滴积累,管理上出现偷工减料,就会形成贯彻安全制度不力,落实安全法规打折扣,执行安全制度不坚决,安全监督不到位,排查安全隐患不及时,助长弄虚作假之风盛行,其危害之大可想而知。

   安全管理虽是老生常谈,但也要常谈常新。比如安全学习可以让班组长、职工自己来讲,他们是现场工作者,安全隐患在哪里?工作措施如何改进?业务技能怎样加强?他们都最有发言权。再如安全培训形式可以灵活,除了坐在教室学习理论,也可以请专业技术员现场讲解,还可以开展技术比武,师徒结对等。又如现场工作中职工出现习惯性违章现象,管理人员不是睁只眼闭只眼,硬是要敢于当黑脸包公,严厉制止。

   安全管理上出现偷工减料现象,怎么办?一是增强安全重要性的认识,要从政治高度、稳定、员工生命安全去认识安全工作。其次是安全管理要深严细实,要精益求精。克服麻痹大意思想,管理粗枝大叶现象,从严管理。再是不能心存侥幸,总认为偶尔“犯错”偷工减料,一两次不会出事,岂不知侥幸往往带来不幸。四是对待工作要踏踏实实。剔除懒惰拖拉,对工作得过且过的思想,一步一个脚印搞好安全工作。因此,我们必须牢牢记住,安全管理千万不要偷工减料。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