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氨制冷作业安全操作要点

  
评论: 更新日期:2018年10月14日

制冷系统中的安全装置对生产运行中所出现的异常危险情况,防止发生爆炸或重大事故起到了良好的保证作用。但由于错误的操作方式或违反安全技术规程而造成的重大事故还时有发生。因此,为了保证制冷系统安全、正常运行,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制定科学而合理、实用的安全操作规程,并认真执行。
2、定时和不定时地进行运行中的巡视检查(尤其是在系统启动运行的初期阶段),如发现运行中出现异常或根据运行中有关参数的变化趋势判断有可能发生异常时,要及时进行运行调整。如果自动调节不能奏效时,可采用手动方式进行。如运行中制冷系统的高压部分出现异常高压,发生湿冲程,液爆、液击等误操作都将会发生设备重大事故。
一、阀门的安全操作
阀门的启闭操作是制冷操作中的主要工作。阀门的作用是控制和引导制冷剂的流量和流向,切断的导通设备与设备之间或设备与外界的联系。阀门的操作不当肯定会引起不安全因素而出现故障。所以,阀门的操作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免造成事故。操作阀门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阀门的操作一定要做到认准对象,决不能要开甲阀门时而误将不应打开的乙阀门打开而造成人为事故。
2、开启制冷压缩机的吸气阀门、冷凝器或储液器的出(供)液阀时一定要缓慢进行,甚至要开、停交叉进行,以避免由于开启速度过快而造成制冷压缩机的湿冲程,同时在开启过程中注意倾听制冷剂的流动声音是否正常,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3、各种阀门在开启过程中,尤其在接近最大开度时,一定要缓缓扳动手轮,不得用力过大,以免造成阀芯被阀体卡住、阀板脱落等现象。而且在阀门处于最大开度时(以手轮扳不动为限)应将手轮回转1~2圈。因为对于一般阀门而言,其开度在70% ~100%之间时流量变化不大。这样就可以避免操作者在不了解阀门是开或关的状态时进行开启操作而由于用力过大使阀杆变形或断裂。
4、有液态制冷剂的管道和设备,严禁同时将两端的阀门关闭。尤其在工作状态下,供液管、排液管、液态制冷剂调节站等管道一般是充满液体的,在停机前都应进行适当抽空。否则,当在满液情况下,关闭设备或管道的进、出口截止阀时,因吸收外界热量,液体产生体积膨胀而使设备或管道引起爆炸事故,通常称为“液爆”。一般情况下,液爆大都在阀门处崩裂。防止液爆的正确操作是:在关闭液管阀门时,应将管内的液体抽空后再关闭。在特殊情况下,液管不能抽空时,应将液管一端阀门关闭,另一端与设备连接阀处于开启状态,如在压缩机全部停止运转时,首先应关闭储液器的供液阀,待系统及液管抽空后再关闭去调节站的总供液阀。
在制冷系统中,可能发生液爆的部位应特别加以注意,这些部位有:冷凝器与高压储液器之间的液体管道;高压储液器至膨胀阀之间的管道;两端有截止阀的液体管道;高压设备的液位计,在氨容器之间的液体平衡管;液体分配站,气液分离器出口阀至蒸发器(或排管)间的管道,低压循环储液器出口阀至氨泵吸入端的管道;氨泵供液管道;容器至紧急泄氨器之间的液体管道;所有可能造成液封的管道。
5、长期不进行启闭的阀门,应定期进行启闭灵活性的检查工作。压缩机至冷凝器总管上的各阀门应处于开启状态。只有全部停车检查时或因事故需要截断管路时(压缩机全部停车后)才可以关闭有关阀门。待事故排除完毕,应全部开启,挂上禁止关闭的牌子,并做好记录,以免开车时出现差错而引起事故。各种备用阀、充液阀、排污阀等,平时应关闭并拆除手轮或加铅封。对连通大气的管接头应加闷盖,防止误开阀门造成事故。
6、所有控制阀手轮上,可以挂启闭牌,调节站上的阀门应注明控制某冷间或某设备的标志,最好在所有靠近阀门的管道上标上制冷剂的流向箭头。
二、设备的安全操作
1、玻璃管液面指示器角阀平时应呈全开启状态。应在一个月左右开关一次,试验其灵活性。开阀时应先开气相体阀,后开液相体阀。关闭时,应先关液相体阀,后关气体相阀。
这样操作,可使玻璃管先承受气相所提供的压力,万一玻璃管不能耐压发生意外,事故可小些。对玻璃指示器阀要求在开启状态时必须呈全开状态,不能只开几圈。因为只有当指示器阀呈全开状态,当玻璃管发生意外爆裂时,阀内钢珠可在容器内压力和外界大气压的压力差值作用下,密闭地被压紧在指示器阀的内阀座上;若不是呈全开状态,阀芯顶住钢珠,钢珠就不能压紧在阀的内阀座上,不能起安全保护作用。
2、安全阀和压力表应定期送检,浮球阀、电磁阀和远距离液位指示器等零件,要进行定期检查、清洗和校正。
3、为了便于安全阀的调试、检测和更换、安全阀前可装设截止阀,但在正常情况下截止阀应处于常开状态。
4、放空器、集油器上减压阀门应处于常开状态,以防止容器内的压力升高,保证安全。
5、冬季设备停止运行时,要及时将冷凝器、压缩机缸盖冷却器、油冷却器及水管中的剩水放尽,以防冻坏设备。
6、低压设备如果长期停用,应定期进行设备抽气减压,或抽出氨液,以防止在停用期间因温度升高造成压力超高的危险。
7、配组式双级压缩机停机时,必须先停低压级压缩机,待中间压力降至0.1MPa后再停高压级压缩机。
8、中间冷却器在停用期间,压力不得超过0.5MPa,如超过0.5MPa,要进行及时排液降压处理,并查明原因加以消除。
三、设备与管道检修的安全操作
在设备与管道检修前应准备好水管、通风机、防毒面具、橡皮手套、防护服装及临时急救物品等,以便在拆检中由于阀门泄露或其他意外情况发生时可及时抢救。
为防止制冷系统检修时因设备内残存的制冷剂造成操作者的中毒和窒息,尤其是避免氨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比例后通明火而发生爆炸,以及氟里昂制冷剂在遇到明火而分解出剧毒物质,在制冷剂未抽完或未置换完全而未与大气接通时,严禁拆卸机器设备或对设备附件进行焊接作业。
在抢修制冷设备时,为了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和其他意外事故,尤其对于集中控制的系统,必须在电源开关、控制操作柜等处挂上工作牌,检修完后由检修者亲自取下,其他人无权乱动。
在制冷机房、泵房进行设备和阀门检修时,必须使用36V以下电压的照明电源,潮湿地区应采用12V以下的照明电源。
在检修制冷系统的管道时,如果需要更换或增添新管路时,必须采用符合规定的无缝钢管,坚决禁止使用水煤气钢管(有缝钢管)。
四、充灌制冷剂的安全操作
充灌制冷剂的准备工作及整个充灌过程必须遵守安全技术规程进行。充灌之前准备好各种工具和防护用品,操作人员开关制冷剂钢瓶时,应站在阀门接管的侧面缓慢开启,以防伤人。钢瓶角阀冻住时,应将钢瓶移到暖和的地方解冻或用温水淋浇角阀解冻,绝不允许用明火烘烤。
钢瓶应远离高温热源,不能放在太阳下曝晒。充灌现场严禁吸烟或明火作业。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