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焊接安全操作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12月02日

随着生产的发展,焊接技术的应用愈来愈广泛,与此同时,伴随着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不安全、不卫生的因素严重地威胁着焊工及其它生产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其主要危害如下:
        1、焊接切割工作过程中需要与易燃易爆气体、压力容器和电机电器接触;
        2、焊接过程会产生有毒气体、有害粉尘、弧光辐射、噪声和射线等。
        上述危害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引起爆炸、火灾、烫伤、中毒、电光性眼炎和皮肤病等职业病症。此外还可能危及设备、厂房和周围人员安全,给国家和企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许多重大、特大事故是由于焊接切割作业人员违章操作造成。
        本文论述了日常较广泛应用的气焊、焊条电弧焊的特点、危害及安全操作。
        (一)气焊
        1、特点及危害
        气焊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灵活、实用性强等特点。因此,在各工业部门的制造和维修中应用比较广泛。但此过程需利用可燃气体(如:C2H2、液化石油气和H2等)、助燃气体(O2)及高压气瓶(如:氧气瓶、乙炔瓶等)。如果焊接设备和安全装置有故障,或者操作人员作业时违反安全操作规程,都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等事故。
        2、使用安全要求
        1)、工业用乙炔中常含有磷化氢(PH3)、硫化氢(H2S)等杂质,这些杂质不但容易引起爆炸,而且焊接时,其中的硫和磷可能转移到焊缝金属中,使焊缝的机械性能发生改变,冷脆、热裂倾向增加,焊缝质量难以保证。因此按容积计算,要求乙炔中PH3的含量不得超过0.2%;H2S的含量应小于0.1%。
        2)、气瓶在保管和使用过程中,避免日光曝晒,远离明火和热辐射。
        3)、焊接过程中,放气速度不应太快,避免气体流经阀门时产生静电火花。
        4)、乙炔瓶应垂直立放,严禁卧放。
        5)、气瓶应根据国家《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要求进行定期技术检验,严禁超期使用。
        6)、操作人员应接受安全技术培训持证上岗。
        7)、焊炬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包括射吸情况、橡皮管与接头连接情况、是否漏气、气体各通路是否洁净等,检查正常后方可进行点火操作。使用过程中,防止发生回火,一旦发生回火应迅速关闭乙炔调节阀,同时关闭氧气调节阀。
        (二)焊条电弧焊
        1、特点及危害
        焊条电弧焊是工业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焊接方法,其重要原因是电弧能有效而简便地把电能转换成焊接过程所需要的热和机械能。同时焊条电弧焊用手工操纵焊条进行焊接,可以进行全位置焊接;焊接设备轻便、搬运灵活,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各种厚度、各种结构形状的焊接。但由于其特殊性会存在以下不安全因素:
        1)、电弧弧柱中心温度高达6000~8000℃,焊条、焊件和药皮在高温作用下,发生蒸发、凝结和气体,产生大量烟尘;
        2)、电弧周围空气在弧光强烈辐射作用下,会产生臭氧、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
        3)、飞溅、电焊机线路故障或燃料容器管道补焊防爆措施不当,会引起爆炸和火灾事故。
        4)、焊接设备空载电压高于人体所能承受的安全电压,易发生触电事故。
        2、使用安全要求
        1)、电焊机必须有独立的专用电源开关,禁止多台焊机共用一个电源开关;
        2)、电焊机防止碰撞、受潮或剧烈振动;
        3)、电焊机外露的带电部分应有完好的防护装置,不带电的外壳应接地,严禁超负荷使用;
        4)、焊接电缆外皮完整、绝缘良好、应使用整根导线;
        5)、电焊钳必须有良好的绝缘性、隔热能力,严禁将过热的焊钳浸在水中冷却后立即使用;
        6)、焊接作业时,场所应有通风除尘设施,可燃、易爆物质距作业点火源应不小于10m;
        7)、焊接作业人员应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加强自身的防护,保证自身安全。
        焊接加工中的不安全因素
           根据焊接的特点,可以分析出在焊接加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具体如下:
        1、焊接时,操作人员呼吸的空气中含有各种金属(如锰、镍、铜等)的固态氧化物粉尘,焊接气溶胶,以及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会引起中毒或引发职业病。
        2、  焊接弧光包括紫外线、红外线等,可能损伤视觉器官引起电光性眼炎和白内障,或灼伤表皮,对操作人员健康不利。
        3、  电阻焊、高频焊、超声波焊接及无损探伤时,交变磁场、电磁场、超声波及电离辐射对操作人员健康不利。
        4、  焊接时的电流、火星、飞溅的熔化金属、喷出的熔渣可能造成烧伤,并可能引起火灾。
        5、  溶解乙炔气瓶、氧气瓶等存放使用不当,可能引起爆炸事故。
        6、  等离子枪、气压传动、发电机、真空泵等运转时产生的噪声危害。
        7、  运动机械、工件造成的砸伤、碰伤等事故。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