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新形势下的信息安全与保密工作管理

  
评论: 更新日期:2016年06月25日

        二、信息安全与保密管理工作的系统理念
        信息安全与保密管理是一个多层面、多因素、综合的、系统的、动态的管理过程,是一项“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的工作,需要管理和技术的有机结合。办公室信息安全保密工作不能仅局限于对密的保守上,不能认为信息安全保密工作就是保,就是把密件放在保险柜里保管起来,锁得越紧越安全,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是划密、保密和协助查处泄密三个层次的工作,涉及到法律、制度、技术防范等多层面的综合运用。
        信息安全保密第一个层次的工作是划密,是整个保密工作的基础。所谓的划密就是区分所产生的信息是不是秘密?是何种级别的秘密?然后才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级保护,分级保护是保密法中信息安全保密的一个基本原则。办公室主任所接触秘密是个集合概念。如果将其分类,可以分为个人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国家秘密等。就国家保密工作而言,通常是指保守国家秘密,而就各机关单位而言,保密就应当包括保守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四个部分。不同的秘密受不同的法律保护,泄露不同的秘密其后果也不同。国家秘密受公法的保护,即受宪法、刑法、保守国家秘密法的保护,泄露后承担的是国家责任(即刑事责任);工作秘密参照国家秘密管理;泄露后承担刑事责任或纪律责任;商业秘密与个人秘密受私法的保护,泄露后承担的是民事责任,主要是经济处罚。那么什么是国家秘密呢?保密法的是这样定义的,“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就基层单位办公室工作而言,国家秘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上级或者本级产生并且标有密级的文件、资料(包括纸质文件和电子文档),二是《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中规定的国家秘密事项。这两方面的内容是严格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不能有任何含糊。
        所谓工作秘密,是指机关、单位在其公务活动中产生的一旦泄露会给本机关单位的工作造成被动或损失的事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内部事项。工作秘密的确定与国家秘密的确定有很大的区别,它不一定要履行严格的法定程序,主要由各机关、单位自行决定。就办公室而言工作秘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本单位根据工作实际需要自己确定的工作秘密,二是行业工作秘密,由国家的行业主管部门根据行业工作管理的需要,以一定的形式对其工作秘密做出的划分。如公安、劳动和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行业在《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中明确规定了行业工作秘密。三是载体正面标有“内部”、“内部文件”、“内部资料”、“内部刊物”等字样的文件资料。这些东西办公室通常很多,但平时我们很少认真保管。
        所谓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在党政办公室不是很多,但也不是绝对没有,应该小心对待,泄露了会要你承担经济责任的。
        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第二个层次是“保密”,它是保密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保密工作的重中之重。所谓保密就是保护秘密不被泄露、失控。为此,保密法确定“人防、物防、技防”三防的基本原则。一是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保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深刻学习领会市委朱小丹书记关于“保密工作无小事”的批示精神,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社会和谐和稳定、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保密工作的重要性。二是规范管理,正确处理保密工作几种关系。要正确处理“公开”与“保密”、“传统”与“现代”、“防内”与“防外”的关系,规范保密工作管理。三是积极防范,不断提高保密工作的管控能力。要加大保密宣传教育力度,筑牢“人防”的保密防线;要推进保密设备强制配备进度,筑牢“物防”的保密防线;要加大保密技术手段防范力度,筑牢“技防”的保密防线。
        人防就是要保证秘密牢牢掌握在忠于
        块对于涉密单位来讲,安全考虑应该放在第一位,如果不了解高新技术产品的技术特点和工作原理就盲目使用,难免会留下安全隐患,危害国家秘密的安全。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对高新技术产品在涉密部门的应用已经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应遵照执行。应用于涉密信息系统的设备,按照规定必须经过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检测,未经检测的设备不能使用。另外,涉密单位还要针对高新技术产品的特点和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加强管理。国家有关部门也要加强对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管理和涉密产品的认证认可工作,积极开展针对高新技术应用的保密技术研究,解决高新技术产品使用中的保密难题。作为基层单位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计算机信息安全保密工作。
        (一)围绕责任,认真落实保密、密码工作责任制加强学习,提高保密意识,签订保密责任书,明晰保密责任。按照保密、密码工作领导责任制的要求,及时研究保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把保密作为强化内部管理、防范风险隐患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完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进一步健全保密和密码工作领导责任制,把领导干部履行责任制的情况纳入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内容。根据人员调整情况,及时调整保密委员会,加强保密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将业务工作和保密工作同布置、同安排、同要求,确保各项保密工作任务的落实,严防泄密事件发生。
        (二)围绕规范,切实加强保密基础工作,严格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认真落实上级单位要求,严格确认系统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及时更新工作台账,修订完善有关制度,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确保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安全;认真落实政务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进一步明确审查责任和程序,促进政务公开、依法、合规开展。
        (三)围绕创新,不断深化保密宣传教育坚持贴近形势、贴近工作、贴近涉密人员,深入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工作。在对象上,坚持把领导干部、涉密人员、新参加工作人员和行政文秘人员作为宣传教育重点;在内容上,强化保密法规教育、保密形势教育和保密知识教育,认真抓好《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式下密码工作的决定》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把保密工作重要法规文件、制度纳入党委(党组)学习内容,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在形式上,充分利用内联网、宣传栏、保密工作简报、播放警示片等形式宣传相关保密法规、保密知识,编印《保密知识手册》,不断增强保密宣传教育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将保密宣传教育融入到“五五”普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中,使全体工作人员进一步了解和熟悉,充分认识到保密工作的重要意义,树立“为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而保密”的神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保密意识,提高法制观念。同时,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反馈工作动态和创新做法,不断推动保密宣传教育的深入开展。
        (四)围绕安全,完善技防手段,努力提高保密技术防护水平加强对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管理。严禁用涉密计算机上国际互联网,严格做到内外网分离;及时安装系统补丁,修补计算机漏洞;及时升级防病毒软件病毒代码库,定期对计算机进行全面扫描,清除病毒、木马;严格落实《移动存储设备管理办法》,利用新技术手段加强对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实时监控和管理,对内网上使用的移动存储设备进行注册、加密,让外来移动存储设备“进不来”(即非内网使用的移动设备在内网计算机上不能用),内网使用的移动存储设备“拿不走”,内部使用的移动存储介质在外网计算机上“不能用、看不懂、改不了”(即内网上使用的移动设备进行了加密管理,在外网计算机上不能识别或信息无法读取),切实解决移动存储介质在内外网之间交叉使用的问题;完善涉密计算机、移动磁介质、涉密笔记本电脑、多功能一体机等办公设备的购置、领取、使用、清退、维修、销毁等环节的保密管理要求,抓好全过程安全保密职责的监督和落实;加强对重要涉密信息的保密管理,规范涉密文件传阅,严密跟踪公文流转,严格控制传阅范围,做到及时登记、专人专夹保管;加强对各种涉密载体的管理,对密件、密品的制作、传阅、销毁等各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管,确保每一个环节不出差错。
        (五)围绕落实,扎实开展密码保密、信息安全工作检查认真按照密码、保密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工作人员保守国家秘密各项禁令的要求,定期开展密码保密和计算机安全工作检查,全面排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从源头上堵塞漏洞。重点抓好计算机信息系统、移动办公设备和绝密级文件资料等方面的检查,进一步明确工作标准、内容和程序,对发现的问题要迅速整改,切实做到“四个不放过”(一人、一机、一盘、一件),规范建立整改台账,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及时修订并完善密码、保密及信息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制定保密、密码和信息安全应急预案,进一步细化工作流程,强化责任追究,不断提高信息安全、密码、保密工作规范化水平。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