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安全原理基本理论

  
评论: 更新日期:2008年05月21日
表1-1 第1类伤害的实例:这些伤害是由于施加了超过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限的能量引起的

  

  

  见表   表1-2%20%20%20第2类伤害的实例:这些损伤是由于影响了局部的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      见表

  

  26 防护能量逆流于人体的措施(Precaution preventing energy stream from transtorming inverselg to hrran body)

  

  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伤害,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应取决于(1)人接触能量的大小;(2)接触时间和频率;(3)力的集中程度。为预防能量转移,可设置屏障树(即防护系统),而且要设置的早。

  按能量大小,可研究建立单一屏障还是多重屏障(冗余屏障)。

  防护能量逆流于人体的措施有如下典型系统:

  (1)限制能量的系统:如限制能量的速度和大小,规定极限量和使用低压测量仪表等。

  (2)用较安全的能源代替危险性大的能源:如用水力采煤代替爆破,应用CO<sub>2</sub>灭火剂代替CC1<sub>4</sub>等。

  (3)防止能量蓄积:如控制爆炸性气体CH<sub>4</sub>的浓度,应用低高度的位能,应用尖状工具(防止钝器积聚热能),控制能量增加的限度等。

  (4)控制能量释放:如在贮存能源和实验时,采用保护性容器(如耐压氧气罐、盛装放射性同位素的专用容器),及生活区远离污染源等。

  (5)延缓能量释放:如采用安全阀,以及应有某些器件吸收振动等。

  (6)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如接地电线,抽放煤体中的瓦斯等。

  (7)在能源上设置屏障:如防冲击波的消波室,除尘过滤或氡离子体的滤清器,消声器以及原子辐射防护屏等。

  (8)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屏障:如防护罩,防火门,密闭门,防水闸墙等。

  (9)在物与物之间设屏蔽:如安全帽,安全鞋和手套,口罩等个体防护用具等。

  (10)提高防护标准:如采用双重绝缘工具,低电压回路,连续监测和远距遥控,以及增强对伤害的抵抗能力(人的选拔,耐高温,高寒,高强度材料)。

  (11)改善效果及防止损失扩大:如改变工艺流程,变不安全为安全流程,搞好急救。

  (12)修复或恢复:治疗、矫正以减轻伤害程度或恢复原有功能。

  从系统安全观点研究能量转移的另一概念是,一定量的能量集中于一点要比它大而铺开所造成的伤害程度更大。我们可以通过处长能量释放时间,或使能量在大面积内消散的方法以降低其危害的程度,对于需要保护的人和财产应用距离防护,即远离释放能量的地点,以此来控制由于能量转移而造成的伤亡事故。

  

  27 事故因果类型 (Types of csuse and effect of accident)

  

  几个原因各自独立,共同导致事故发生,即多种原因在同一时序共同造成一事故后果的,叫“集中型”,见图1-7。

  有一原因要素促成下一要素发生,因果联锁发生的事故,叫“联锁型”,见图1-8。

  

  图1-7集中型

  

   图1-8联锁型

  某些因果联锁,又有一系列原因集中,复合组成事故结果,叫“复合型”,见图1-9。单纯的集中型,或单纯的联锁型均较少,事故的发生多为复合型的。

  

  图1-9复合型

  因果是继承性的,是多层次的。一次原因是二次原因的结果,二次原因又是三次原因的结果,余类推,称因果继承型,见图1-10。

  

  图1-10因果继承型

  

  28 起因物一施害物事故模型(Accident model on cause substances and inguring object)

  

  所谓起因物,是指造成事故现象的起源的机械、装置,或其他物质或环境,施害物是指直接造成事故的加害物质,不安全状态导致起因物发生作用,施害物则由起因物促其造成事故后果。

  施害物与人的不安全行为,两个系列轨迹交叉形成事故现象,后者也有时派生出新的施害物连续产生另一事故现象,见交叉轨迹图(图1-11)。

  

  图1-11 交叉轨迹图

  以电焊装置为起因物,造成连续发生事故现象有四例:

  (1)在焊接作业中有火花飞溅,引燃了聚胺酯橡胶而起火,火灾的高温物与人接触。烧伤了人员。见事故模型(图1-12)。

  

  图1-12 事故模型1

  (2)在焊接作业中因火花飞溅,先引燃聚胺酯胶,燃烧产物使人一氧化面碳中毒。这一事故的起因物也是电焊装置,施害物是由火灾形成的一氧化碳,后果现象是中毒。见事故模型2(图13)。

  

  图1-13 事故模型2

  (3)在电焊溶接作业中,火花飞散到另一喷漆作业的场所,引起清漆汽油着火,可燃物烧伤了工人。见事故模型3(图1-14)。

  

  图1-14 事故模型3

  (4)焊接作业中火花飞散到汽油缸处,引燃汽油蒸发爆炸,造成铁片伤人,见事故模型4(图1-15)。

  

  图1-15事故模型4

  (5)如果将上述四例绘成物系列综合事故模型,如事故模型5(图1-16)。

  

  图1-16 事故模型5

  29 多米诺骨牌事故模型(Accident model of domino sequence)

  

  可以应用多米诺骨牌原理来阐述事故的发生过程。按因果顺序,伤亡事故的五因素是:社会环境和管理欠缺(设为A<sub>1</sub>)促成人为的过失(设为A<sub>2</sub>);人为的过失又造成了不安全动作或机械、物质危害(设为A<sub>3</sub>);后者个别成了意外事件A<sub>4</sub>(包括未遂事故)和由此产生的人身伤亡的事件A<sub>5</sub>。五因素连锁反应构成了事故(A<sub>o</sub>)。

  

  图1-17 伤亡事故五因素

  伤害之所以产生是由于前面因素的作用。在意外事件及伤害发生前,一切工作应以减少环境内机械的危害及人为的不安全动作为原则。

  防止伤亡事故的着眼点,应集中于顺序的中心,即设法消除事件A<sub>3</sub>,使系列中断,则伤害便不会发生。

  如图1-18,移去一枚骨牌,也就是使某一因素出现的概率为零,例如F(A<sub>3</sub>)=0,则伤亡事故的概率P(A<sub>o</sub>)=0。这时随机事件变为不可能事件,即可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

  

  图1-18 移去A3

  安全管理工作的中心是防止人为的不安全动作,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危害,这就必须加强探测技术和控制技术的研究。人为的失误常常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它是问题的中心,控制事故的方法也必须针对人的失误。

  

  30 伤亡事故追踪系统(Invesyigating system of injury)

  

  要防止事故,就应知道引起事故的本质原因,为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查追踪。明瞭事故原因的追踪系统,对防止误操作事故原因的结论,防止将预防措施引至错误的方向,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伤亡事故原因追踪的基础,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企业安全管理科学。必须掌握这三方面的知识和通晓防灾原理才能深入查明事故原因,防止事故重演。

  伤亡事故原因追踪系统应是:深入调查研究→确认事实真相→从中发现新问题并使之系统化→探求本质原因→采取预防措施→实施安全生产。

  组织事故调查,正确把握事故真相,关键是对客观事实的确认。为此,一定要找出事故现场的目击者;对事故留下的痕迹进行理化分析;听取受害人的陈述;作记录和拍照,以便用第一手材料提出新问题,探求出本质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做到安全生产。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