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创新是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作者:马惠民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1月18日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检验工作划归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并实行了省以下垂直管理后,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事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把握机遇去面临挑战,加快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事业的发展,这是我们锅检系统应当认真思考并急待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考虑,去回答。但笔者认为只有创新,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只有创新,才是我们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应当从哪些方面创新呢,我认为应当从观念、体制、机制、科技四个方面创新,才能把握好机遇,加快锅检事业的发展。

一、观念创新,就是锅检事业的发展必须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锅检机构划归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后,形势更加有利,任务及责任更加明确。通过这次机构改革,锅炉压力容器工作不仅未被削弱,反而得到加强,各级领导对这项工作空前重视,这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前提。但是,形势好,不等于可以墨守陈规,不思进取;相反,必须在观念上要善于创新,才能适应形势,促进锅检事业的发展。

    观念创新应当把握住锅检机构市场取向和政事分开这个大方向。而要解决好这个问题,一是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配置好检验资源;二是检验活动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三是必须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好转轨变型时期的问题。

    锅检机构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配置检验资源。锅检机构产生于计划经济年代。在计划经济下,锅检机构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检验资源都是由行政手段解决的;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由于检验机构体制的改革,隶属关系的变更,人事管理的改革,以及检验对象的多元化,要求我们必须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去配置资源。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比如,由于隶属关系的变化,锅检机构除完成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验工作外,应凭借自身优势向质量技术监督方面延伸,扩大检验资源,这是历史赋予的极好机遇,切不可失。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必须有序竞争,锅检机构也必须遵循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检验机构必须取得检验资格和授权,从事资格认可和授权范围内的检验工作,依法检验,依法收费,规范行为,树好形象。随着我国即将加入WTO,要认真研究《贸易技术壁垒协议》(TBT)对锅检工作带来的冲击和机遇,并采取相应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面临着不少全新的课题和复杂的问题,而解决这些课题和问题,不能墨守陈规,必须用发展的办法去解决好这些问题,只有这样,才有出路,才能站稳,才能不断发展。

二、体制创新,就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锅检体制。

    关于锅检体制如何建立,是多年来研究的热门话题,笔者认为锅检体制的改革创新应当把握好锅检机构定性、定位、定向三大问题。定性,锅检机构在经政府资格认可和授权后,其检验就不同于一般产品的检验,而是政府强制的法定检验。锅检机构应当成为公正的、独立的、有权威的法定检验机构。定位,锅检机构应当定位于社会公益类中的非营利机构,按照《国务院转发科技部等部门关于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的通知》(国办发[2000]78号)的规定,锅检机构应属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无法得到相应回报,国家财政给予经常性财政经费补助,确需国家支持的公益类科研机构,按非营利性机构运行和管理。如能确保以此定位,一方面可获得政府资助,另一方面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的收入按国家规定留给单位的部份,全部用于自身发展。这就为锅检机构的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非营利性机构的其他优惠政策,也极富含金量。我们应当用足、用活、用好这些政策。定向,应体现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做到检验服务社会化,检验资源优化配置社会化;检验机构工作内容专业化,检验人员配置专业化;以维护公正性,具有权威性;探索通过联合、重组、合并等方式,实现检验规模化,布局合理化。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