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点击数:   更新日期:2013年10月18日

抚顺市气象灾害防御实施办法点击此处下载本文件word格式

发 文 号:令2013年第169号
发布单位:辽宁省抚顺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13-10-18
实施日期:2013-12-01

第十五条 防雷减灾工作应当纳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安全生产、气象等有关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雷减灾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

第十六条 市、县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气象灾害防御需要,编制本行政区域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并报上级人民政府备案。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灾害的性质和等级;

(二)灾害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和有关部门职责;

(三)灾害预防与预警机制;

(四)应急预案启动和响应程序;

(五)应急处置和保障措施;

(六)灾后恢复、重建措施。

市、县人民政府所属各相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本部门、本地区实际情况编制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第十七条 市气象主管机构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地气象灾害特点,制定年度气象灾害应急演练计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县人民政府根据本地气象灾害特点,组织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居(村)民委员会、企事业单位应当协助本地人民政府做好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和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工作。

第十八条 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施和装备建设,健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管理体系。

市、县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计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十九条 市、县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农业、水务、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区气象灾害防御的需要,编制气象设施建设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编制气象设施建设规划应当遵循布局合理、有效利用、兼顾当前与长远需要的原则避免重复建设。

建设气象设施应当符合气象设施建设规划和气象设施建设标准规范,并向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备案。

第二十条 根据气象设施建设规划,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建设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防御的基础设施:

(一)在城区,根据需要配备应急移动气象灾害监测设施;

(二)在气象灾害易发区域和气象灾害重点防御区域,建立气象灾害监测站点;

(三)在农村暴雨和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建设自动气象站;

(四)在气象灾害易发地段,设立警示标志;

(五)在学校、医院、车站、码头、高速公路、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以及乡(镇)、村(屯),布设气象灾害预警大喇叭、手摇警报器等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播发设施。

第二十一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气象信息服务站,设立气象助理员。

气象信息服务站承担气象防灾减灾任务和气象预警信息的有效传播工作;承担农村气象科普和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咨询工作;承担气象灾情收集上报工作;承担本地自动气象站、土壤水分站、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业务平台和气象预警信息接收和播发设施的日常运行维护工作。

第二十二条 居(村)民委员会,以及学校、医院、车站、工矿企业、建筑工地、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管理单位应当设立气象信息员。

气象信息员负责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和播发设施的运行维护,以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应急联络、信息传递、灾害报告和灾情调查等工作。

第二十三条 市、县人民政府建立气象灾害监测信息共享平台,完善气象灾害监测信息共享机制。

市、县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气象灾害监测信息共享平台的管理和协调工作。国土资源、交通、农业、林业、水务、环保等部门,应当及时、准确、完整、无偿地向气象灾害监测信息共享平台提供气象、水情、旱情、森林火险、地质灾害险情、环境污染等与气象灾害有关的信息,保障信息资源共享。

气象信息资料的共享和使用应当保守国家秘密。

第二十四条 市、县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应当及时将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报告本级人民政府,通报相关部门,并根据法定职责向社会统一发布。

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第二十五条 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应当及时、准确、无偿向社会刊播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提供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并根据当地气象台(站)的要求及时增播、插播或者刊登。

气象助理员、气象信息员收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提供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后,应当及时向本辖区或者场所的公众传播。

医院、车站、码头、高速公路、旅游景点和户外广告经营单位,应当利用电子显示屏、广播等设施,向公众持续播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第二十六条 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启动和终止相应的应急预案。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并向市人民政府报告。

市、县人民政府所属各相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启动和终止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第二十七条 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需要,组织有关部门采取下列应急措施:

(一)划定气象灾害危险区域,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二)划定警戒区域,实行交通管制;

(三)决定停工、停业、停课;

(四)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易受气象灾害危害的场所,控制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公共场所的活动;

(五)抢修损坏的道路和通信、供水、供热、供电、供气设施,保障运行安全;

(六)启用应急救援物资储备,调用救灾设备、设施和工具;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应急处置措施。

第二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气象灾情,有义务向当地人民政府和气象主管机构、民政部门报告。

第二十九条 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调查、核实、评估,组织受灾地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工作和社会秩序,制定恢复重建计划,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第三十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按照《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的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单位和个人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3年12月1日起施行。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