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四川省安全生产工作规划(2003-2005年)

  
评论: 更新日期:2008年05月15日
,死亡2341人,而我省发生9件,死亡151人,分别占全国的7.03%和6.45%,为全国第三位;2002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3-9人的重大事故2538件,死亡9976人,而我省发生142件,死亡573人,分别占全国的5.59%和5.74%。国家把2002年死亡7000人以上或发生9件以上特大事故的省(区、市)均列为全国重点监控的省份。我省不论从死亡人数还是特大事故件数均为国家2003年重点监控的省区之一,被国家认定为事故多发省份。

我省安全生产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既有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基础脆弱的因素,也有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对我省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新形势认识不足。

一些地方和部门,尤其是企业业主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我省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我省仍是全国“事故多发省”的认识不足,对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我省经济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这一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还没有完全认识到要确保我省经济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改变各类伤亡事故频发的现状,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依靠保驾、护航。

2、基层工作仍然比较薄弱。基层的安全生产工作在组织上、制度上和管理措施上还不过硬,“责任落实不下去,管理严不起来”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围绕安全生产“抓大事、攻难事、办实事”方面抓得不牢,尤其反映在四主一员(即矿主、车主、船主、业主和特种作业人员)和一些县、乡的部门负责人,相当数量企业没有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配备足够的有资格、有管理能力的安全管理人员,普遍存在重效益、轻安全的情况,有的甚至要钱不要命,根本不注重安全投入。

3、安全生产基础仍然脆弱。我省作为西部大省,生产力水平总体比较低下,一方面安全投入严重不足,安全欠帐多,且大部分在短期内还不可能完全解决;另一方面,安全生产的科技水平、科技含量低,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与支持的中介机构的培育才刚起步,地区发展还不平衡,中介市场还有待规范。安全生产的基础薄弱已经成为制约我省安全生产工作的瓶颈。据统计:截止2002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10.87万Km,其中,高速公路1500Km,一、二级公路9780Km,其余全部为低等级公路;在消防方面,全省有3155处火灾隐患未得到整改,2001年及2002年省上挂牌督办的重大火灾隐患,还有47处未得到彻底整改(其中公众聚集场所38起)。全省应建消防站240个,现在只有127个,欠帐47.1%,仍有36个县没有消防站;水利方面,全省有病险水库2544座(其中:中型1座、小一型394座,小二型2149座);非煤矿山方面,全省共有矿山7768个(其中有证5874个、无证1894个),并且规模普遍偏小,安全投入严重不足,欠帐太多,人员素质差,非煤矿山私挖滥采、无证开采的现象大量存在。同时,全省现有各类煤矿2320个,为全国煤矿总数的10%以上,在这当中,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达到1276个,占全部的54.6%。而平均实际井型仅为2.28万吨,抗灾能力薄弱。

4、安全监督管理力量仍然薄弱。初步建立的“三级机构、四级网络”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人员、经费、办公场地与设施配备严重不足,各地监管机构参差不齐,职责不统一,不能适应所承担的责任。在市(州)机构改革中,担负行业管理职能的工业局(委)基本撤消,行业安全管理尤其是一些高危行业安全管理者出现缺位,基层安监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督任务更加繁重。

5、安全生产法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一方面《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后,配套的法规、规章没有相应出台,给《安全生产法》在基层的具体实施带来困难,可操作性差;另一方面安全生产监督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还不能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6、事故查处不够严厉。一是个别地区对事故负有责任的单位、个人的查处偏轻偏松,甚至流于形式、走过场,不能从所发生的重特大事故中认真吸取教训,导致同类事故重复发生;二是对企业和业主的处罚力度不够,不能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

7、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安全生产工作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制形式、利益主体、劳动用工形式和广大群众的生活方式等的多样化,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新挑战。数量众多的非公有制小企业,在迅速成为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也成了伤亡事故的主要发生地。它们一般规模小,生产方式落后,安全生产条件较差,且外无行业主管部门,内无健全的组织结构,用工方式多种多样,员工流动性大,素质参差不齐,其员工已经成为事故伤亡的主体,有些还是事故的直接责任者。

8、全民安全意识有待提高,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培训还有待加强。从我省所发生的各类重特大事故原因分析来看,群众安全生产自我保护意识普遍较差,安全生产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尤其是有法不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和培训,近年虽有所成效但仍有待从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入手,着力从营造全社会“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氛围中去进一步加强和创新。

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的原则,全面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以遏制和减少重、特大事故为重点,“重基层,打基础,强监管”,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综合治理,加大执法力度,把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转移到预防为主的轨道上来,逐步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逐步掌握安全生产主动权,促进和保障全省经济实现新跨越。

(二)目标任务

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积极探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新机制,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社会监督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新格局,建立企业的自我约束新机制。通过三年的努力,基本实现安全生产工作法制化、标准化,监督和管理科学化,教育和培训规范化,设施和设备现代化,咨询和服务社会化,力争把全省安全生产事故控制在最低范围内,实现全省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我省安全生产工作在全国达到中等以上水平,在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2003~2005年期间全省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三个体系”、“三个制度”和“四个系统”。

1、基本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贯彻实施为契机,加强调研,制订各项配套法规、规章。结合行业实际情况,逐步完善和修改行业安全技术标准,达到依法安全生产,依法安全管理,依法安全监察,依法查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2、逐步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进一步理顺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完善安全生产监察制度,健全安全生产监管网络,规范安全生产执法行为,基本建成省、市、县“三级机构”和包括乡在内的“四级网络”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体系。力争监察人员数量达到企业职工人数的万分之二。

3、逐步完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体系。按照“统一部署,分级培训,归口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全省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网络。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开展企业经理和安全管理人员以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资格培训、考核和发证工作,培训率力争达到100%。加大对汽车驾驶员、船员等人员的技能考核和安全意识的培训力度,提高操作技能,有关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以上。同时,要切实开展地方行政领导的安全知识培训教育。

4、进一步健全“隐患三级管理”制度。省、市、县要逐年分别重点监控和督办一批事故隐患的整治。各级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都要逐步建立起隐患整治经费的正常渠道,公共安全设施的隐患整治经费要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生产经营单位的隐患整治经费要纳入维简费。隐患整治工作必须做到四落实(即责任落实、经费落实、时间落实和措施落实)。要研究制定“四川省事故隐患责任追究办法”,加强隐患整治过程的督查。要组织安全生产社会中介组织和专家组,对隐患整治效果进行评估与验收。

5、逐步完善建设工程(项目)“三同时”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和发证制度。严格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扩建、改建、技术改造和引进工程项目的“三同时”审查和验收,逐步完善安全生产条件许可证审查和发证制度,严格实施安全评价机构资格认证制度和预评价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认证率达100%。

6、逐步建立和完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认证制度。逐步推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制度。筹建省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小组,负责统一监督管理和指导全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建立一支公正、权威、高效的咨询和认证队伍。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并推广到各种经济成分企业,实现企业安全管理科学化。

7、逐步建成快速反应的伤亡事故处理系统。建立重、特大事故应急指挥与救援信息系统,建立事故应急预案,逐步建立省、市事故应急救援中心,充分发挥消防、武警和驻川部队在事故抢险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及时快速处理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完善伤亡事故调查处理机制,实行事故调查分级负责制(即死亡30人以上由国家负责,死亡10-29人由省上负责,死亡3-9人由市州负责,死亡2人以下由县市区负责),死亡事故的结案率达到100%。

8、逐步建立和完善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建立全省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完善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评价、审批、认可制度,运用信息系统,实施分级监控。

9、初步建成安全生产社会中介服务和科学研究系统。建立安全生产检测检验、培训教育、技术咨询与服务、工程评估、信息服务等中介机构;加强国际合作与国际、国内交流,推进安全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科技兴安。

10、逐步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信息调度系统。建立全省安全生产信息调度中心,完善伤亡事故报告、统计、分析办法,严格统计报告制度。建立安全生产信息网络体系,改善事故信息管理系统;健全安全生产专家数据库;建立和完善事故统计分析数据库;基本实现省、市间安全生产信息联网,有条件的实现市、县联网。

(三)控制指标

——确保不发生国务院认定的特别重大事故;

——特大事故在2002年的基础上稳中有降,到2005年控制在8件以内;

——全省各市、州各类重大事故要有明显下降,力争每年下降5%;

——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伤亡事故,全省死亡人数每年下降2%力争5%,到2005年控制在6500人以内。

——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每年下降2%以上,万车死亡率每年下降2,到2005年控制在全国平均水平以内。

——煤矿事故死亡人数每年下降1%以上;百万吨死亡率每年下降1,到2005年控制在9以内。

——非煤矿山、水上交通、铁路路外、农机和火灾事故死亡人数每年下降2%以上。

三、主要措施

(一)逐步建立与新形势相适应的安全生产工作体制。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逐步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社会监督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体制,充分发挥各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
上一篇:没有了!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