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企业安全管理再认识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11月05日

(二)建立完善、有效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相继制定和颁布了综合、全面的安全与健康法,把职业安全与健康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来对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又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律、行政法规和标准,使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不断完善,建立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安全生产管理政策法规体系。如美国于1970年12月颁布《职业安全与健康法》,从1971年到2002年三十多年间,颁布了《工作场所劳动安全保护标准》、《矿山安全与健康法》、《棉尘标准》等近三十项补充。而我国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安全生产缺乏法律规范,企业管理者以及企业职工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企业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不完善[21]。虽然在2002年6月29日的全国人大常务会第28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并于当年的11月1日起施行,但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和细则尚不健全。因此,我们有必要健全安全生产法规。
(三)权威、有效的安全监管体系
发达国家都拥有自己的一套监察体系,只是模式有所不同。如美国采用的是垂直、权威、高效的监管体制。其权威性体现在国家设立权威、高效的政府监察机构,直接监管职业安全与健康,执法工作,监察同司法相融合。在我国,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使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监管突出重点,上级和下级协调一致,企业重点部门内部应设立强有力的监管组织,内部确保其职责明确,防止和克服在安全生产中出现混乱,互相推诿的现象,使每个职工确实负起自己的安全职责。
(四)安全生产激励刺激效用强
(1)从国家的层面来看,各国家的经济政策不同,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处罚标准、工伤保险费率等经济政策。如在美国,监察员在现场一旦发现有严重问题存在,就建议在经济上给予非常严厉的处罚。对于非严重违规,每次可判高达7000美元的罚款。根据企业规模大小,对于故意违规,每次可处以5000~70000美元的罚款。对于重复违犯,未能在限期前纠正违犯的,过此限期后,每天可课以最高达1000美元的罚款等等。经济政策不但能有效刺激企业的安全生产活动,也起到了募集资金的作用,而这些资金也基本用来奖励安全状况好的企业,进行企业事故预防,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安全投入等安全方面。经济政策的不断反馈使其刺激作用加强,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2)从企业的层面来看,加大激励机制建设
企业拥有者、管理者和职工能在工作和生产中重视安全生产,有赖于对其进行有效的安全行为激励,激励是目的,创造条件是激励的手段。研究表明,由奖励形成的正强化能使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并可长期保持,职工乐于与管理层交流,主动使用安全防护用品的人数增加,能自觉消除不安全的操作环境,健康的安全价值观变为职工的群体价值,这样,即使个体有不安全的操作行为也会在群体的压力下被迫纠正。如在企业中建立安全生产问责制、安全生产奖惩力度大等等,有效的安全生产问责制可起到制约、警示以及企业取信于员工的作用,把职工的经济收入与各自的安全行为挂钩,可有效地使职工在思想上对安全生产予以重视。
(四)加大安全投入
企业安管理需要投入,需要付出成本。企业在安全经费及人员方面都要做出强有力的投入[22]。更新设备防止设备老化,加大安全设施建设,在数量及质量上专门配置安检人员不足,安检人员加大监管力度,禁止安全事故的滋生。罗云在《安全经济学》(第133页)一书中对我国与一些国家在安全生产投入做了对比分析。如:我国的安全监察人数与美国等国相比是相当少的;安全经费投入率与其他国家比较也是相当低的,在低的安全投入情况下,我国的每职工死亡率(10万人死亡率)是最高的,是美国的3倍,英国的14倍,日本的3倍,德国的3.5倍,意大利的近2倍。
(五)安全中介机构发挥的作用
重视安全中介机构在企业安全管理发展的作用,建立独立的企业安全管理服务机构,为安全意识薄弱的企业做安全培训工作,以及对职业安全与健康状况进行评估、认证、鉴定。美国、日本都有其相应的安全中介机构。韩国的《产业安全保健法》中明文规定了安全中介组织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并拨巨款予以支持。2001年韩国政府拨给产业安全公团的资金就达1320亿韩元(折1亿多美元),用于全国的职业安全教育、宣传和培训。
4.企业安全管理改善的应对策略
(一)注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一)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在企业中建立以人为本、珍惜生命和健康、尊重人的感情的安全文化,在企业中营造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强化团队意识,使企业员工形成共同的安全目标和理念,安全行为与企业步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整体,让“厂兴我荣、厂衰我耻”成为员工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以实际的安全行为去实现“爱厂如家”,员工通过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等一系列措施提高其安全管理意识,提高安全技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制度并加大执行力度
企业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安全生产法制观念淡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23]。以《宪法》为根本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法规体系,以《安全生产法》为核心,以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律制度为骨架,加快完善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事故报告制度,安全举报制度等法律法规。建议制定亟需的安全标准,对达不到标准的企业予以停业整顿或关闭。同时建议企业内部制定一系列安全管理的制度条例。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国家以及企业应适时修改、完善或废除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及企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条例,实现与时俱进。有了法必须严格执法,不然再好的安全管理制度也不起作用,做好企业安全管理只是空谈,建议国家及企业加强执行力度,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意识。
(三)对事故多发的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管
由于我国很多生产企业存在于乡镇或者城市的郊区,因此,企业在安全监管方面应增加对基层安监专业人员配备和执法权的倾斜[24]。在监管工作中还应该定期检查和抽查相结合,降低企业的安全事故等的发生率。在机构部门整合方面,建议将安监部门和生产部门、劳动保障部门等相关业务进行整合,以提高安全监督效用。同时,对监察人员的责任应该进行明确规定,成立专门机构、部门或者专门团队对监管人员进行监督,以保证其执法的公正、高效。
(四)企业应加大激励刺激政策
企业内部应制定相关并且有效的激励政策及制度[25],对安全行为作出相应的奖励,对完成安全目标、工作突出的安全技术人员及其他作出重要贡献的员工要给予重奖;对完不成目标、且因由其工作的失职而引发事故造成重大损失的安全技术人员及相关人员要给予一定的经济制裁,严重者追究其法律责任,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让最优秀的人员来担任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五)加大安全投入
企业应该在硬软件方面同时下手加大安全投入,更新设备防止设备老化,加大安全设施建设,专门配置高素质安检人员,使得企业有足够的安检人员对其安全生产进行严格的监管,禁止安全事故的滋生,杜绝安全隐患的出现,认真对待任何有关安全的问题。
(六)提升安全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自身素质
政府通过认证、建立或资助安全服务中介机构,提升中介机构工作团队的自身素质[26],给予中介机构对企业服务的优惠政策,鼓励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安全技术支持、安全培训、咨询、检测检验、体系论证等多种专业性服务,凸显安全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
5.结语
纵观国内外,企业只有不断加大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安全生产事故数量才能减少,死亡率才能显著下降,企业才能做到利润的最大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效益才能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理念和创造企业品牌才能实现,企业才能真正做到名利双收,平安、健康、和谐地发展,社会才能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铁忠,李志祥,王梓薇,刘亚峰.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的概念、内涵与层次[J],生产力研究, 2007(14):116-120
[2]周建华.对安全因素与安全管理的再认识[J],中国航海,2006(4):42-45
[3]聂云枭,李彩芸.全面安全管理的创造性应用[J],煤炭技术,2010,29(2):231-232
[4]梁辉.我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分析[J],煤炭技术,2009,28(10):198-200
[5]W.H.Heinrich.Industrial accident prevention-a safety managementapproach[M].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80.
[6]DSA(Danish Standards Association).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Management[EB/OL].DSA,Denmark
,2003,www.en.ds.dk/288.
[7]罗云,程五一.现代安全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8]Lars Harms-Ringdahl.Relationships between accident investigations,risk analysis and safety management[J].J
urnal of Harzardous Materials,2004,(111):13-19.
[9]N.Mitchison,G.A.Papadakis.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under SevesoII:Implementation and assessment
[J].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1999,12,(1):43-51.
[10]袁昌明,王金国,于飞.实用安全管理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
[11]陈宝智.安全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12]曹琦.安全管理模式的基本概念[J].水力电力劳动保护,1994,(3):31-35.
[13]甘心孟,沈斐敏.安全科学技术导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
[14]吴穹,许开立.安全管理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
[15]崔政斌,邱成,徐德蜀.企业安全管理新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16]Lisa A.Ronald.Identifying the elements of successful safety programs:aliterature review[EB/OL].Worker's compensation board of BritishColumbia,1998.
[17]K.Gill Gurjeet,S.Shergill Gurvinder.Perceptions of safety management and safety culture in the aviation industry in New Zealand[J].J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2004,(10):233-239.
[18]蒋友芳.培育企业安全文化提升安全管理水平[J].交通企业管理,2007(2):67-68
[19]王玉林.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提升安全管理水平[J],煤炭工程,2007(5):65-66
[20]马泽锋. 论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J],经济问题,2005(12):28-30
[21]樊晶光,梁文七,阴建康等.我国小企业安全生产现状与对策[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7) :50-53
[22]郑君君,刘恒.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促进和谐社会建设[J],生产力研究,2006(9):209-220
[23]李晓飞,岑元刚.目前我国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9,35(10):60-62
[24]王建通,冯小明.企业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及其分析[J],人民长江,2006(6):63-64
[25]李秋贵.强化安全生产管理 实现安全效益双赢[J], 经济问题,2006(9):46-48
[26]田野,梅强.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安全管理经验与启示[J],商业时代,2007(33):36-37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