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浅谈“检修作业危险点分析与控制”

  
评论: 更新日期:2016年01月23日

        (3) 对每个危险点都要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每项措施均应符合《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和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
        2.3 编制危险点控制卡
        在作业前,危险点的确认应以《危险点控制措施卡》为准,并认真进行危险点分析及交底工作,然后填写在工作票背面的危险点分析栏内。“危险点控制措施”编制因工作性质与内容不同而不同。
        (1) 对于一般性作业项目,由工作负责人或班组长组织全体作业人员,分析查找该项目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胁人身、设备安全的危险因素。再逐项对照《安全工作规程》和事先编制的《作业项目危险点控制卡》中的相关措施、要求,在填写工作票的同时,由工作负责人填写“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与工作票一并执行。
         (2) 对于复杂的检修作业项目、大小修、公用系统检修、技改工程及多班组的作业等项目,应由分场主任主持召开作业前的准备会议。针对该项目的各个环节,分析查找危险点,并制定措施方案。明确应控制的危险点及落实措施的负责人。由工作负责人组织各作业组,根据措施方案,对所承担的作业进行危险点分析。
        2.4、危险点控制措施的实施
        (1) 应在作业项目开工前,将事先制定措施方案,组织作业人员学习。
        (2) 班长应在班前会上,结合当天的作业内容、人员精神状态等情况分析作业中的危险因素,宣讲安全注意事项。在班后会上总结危险因素控制措施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3) 作业开工前,工作负责人在向全体作业人员交待工作票安全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的同时,应宣讲危险点分析控制措施的具体要求。在全体工作人员确认无疑后,按照规定在工作票背面签名,后加入人员应熟知危险点分析控制措施后在工作票上签名。
        (4) 作业过程中,全体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认真执行“危险点控制措施”所规定的各项要求。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监护中,随时监督检查每个工作人员执行安全措施的情况,及时纠正不安全的行为。
        (5) 班长、分场管理人员和各级安全监察人员,应经常深入作业现场监督检查“控制措施”是否得以正确执行,及时纠正违章现象。
        (6) 每次作业结束后,要及时总结,不断改进完善“危险点控制措施”,为下次进行同类作业提供安全可靠的经验。
        五、 危险点控制措施执行中有关人员的安全责任
        1、班长的安全责任
        (1) 负责组织作业班全体人员根据作业情况召开危险因素分析会,做到危险点分析细致、准确、全面。
        (2) 负责审查危险点控制措施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正确完善,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3) 召开班 前会,宣讲危险点分析和安全注意事项,对危险点要强调能做什么,绝对不能做什么;召开班后会,总结危险点控制措施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要求。
        (4) 深入现场检查各作业组危险点控制措施是否正确执行和落实。 
        2、工作负责人的安全责任
        (1) 负责组织或配合班长组织召开作业项目危险点分析,做到危险点分析工作细致、全面、充分。
        (2) 负责制定正确完备的危险点控制措施。
        (3) 开工前宣讲危险点控制措施,并且检查“控制措施”是否得到正确执行,监督工作人员遵守《安全工作规程》,正确执行各项措施。
        3、作业组成员的安全责任
        (1) 积极参加危险点分析,对防范措施提出意见或建议。
        (2) 严格遵守《安全工作规程》,认真执行“危险点控制措施卡”的各项措施,不能做的绝对不做,保证做到“三不伤害”。
        (3) 在工作中,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要及时纠正作业组其他人员的违章行为。
        4、 工作票签发人的安全责任
        (1) 负责组织制定复杂项目、大小修或技改工程危险点控制措施,做到正确完备。
        (2) 开工前召开专门会议,布置危险点控制措施,并且检查《危险点控制措施卡》的各项措施是否得到正确执行。
        (3) 对所制定、审批的措施和危险点控制措施是否正确、完备负责。
        (4) 深入作业现场监督检查措施和危险点控制措施是否得到正确执行,及时纠正违章现象,对违章责任者提出处罚意见,并形成下一轮更高水平的指导和预控方案。
        六、危险点控制措施在执行中的几点要求
        (1) 提出作业中危险点控制措施,是对现行工作票制度的必要补充和加强。其目的是弥补现行工作票制度中,所列安全措施的不足,满足作业中动态变化的安全要求。
        (2) 为了控制作业中的危险点,应熟悉和掌握作业项目危险点的分析和确认,认真实施“危险点控制措施卡”。做到危险点分析准确,措施严密,并不断提高标准化作业水平。
        (3) 制定的危险点控制措施,必须符合《安全工作规程》、《检修工作规程》、《电力法规》及《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25项重点要求》等有关规定,并要符合现场实际,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
        (4) 为使作业危险点控制措施能认真贯彻执行,防止走过场,班长、工作负责人、工作组成员和工作票签发人、必须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职责,做到责任到位,以确保作业全过程的安全。
        (5) 参加作业的人员应经安全考试合格,实习人员和临时用工必须经安全教育和《安规》学习考试合格,对实习人员、临时工的现场作业要加强监护和指导。
        (6) 参加作业的人员在工作中应严格遵守《安全工作规程》和有关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危险点控制措施的各项要求,规范作业组成员的作业行为,做到标准化作业,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结束语:危险点是一种诱发事故的隐患,如果不进行治理和防范,在一定条件下,它就可能演变成事故。事先进行分析和预测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就会化险为夷,确保安全生产。危险的分析与控制,正是这样一种积极预防的有效方法。而危险点的生成、扩大、突变以至造成事故,从主观原因上看,皆是有关人员不熟悉或不能严格遵守《安全工作规程》所至。因此,加强《安全工作规程》学习,熟练掌握《安全工作规程》,对预控危险点是非常重要的,《安全工作规程》是危险点预控行动的指南,而危险点预控法也体现了安全生产方针。
       
       
        参考文献:1、《谈电力企业危险点预控》            中国电力出版社
               2、《300MW火电机组危险点预测预控》     中国电力出版社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