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浅谈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措施

作者:付冬雪  
评论: 更新日期:2018年08月26日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也很迅速。从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现状来看,为了尽快利用当前的新科技和新技术,赶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我们必须大胆的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不断创新,努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才会使建筑企业不断壮大起来,在激烈竞争的世界建筑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建筑;企业管理;安全组织机构
引言: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不仅体现在建筑企业技术力量和工程业务上,而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建筑企业内部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上,因此,对于明智的企业管理者。实现企业内部资源优化配置和最佳效益来调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一. 企业管理的规范化
  企业的管理制度规范化是企业提高生存能力,发展壮大的核心动力之一。管理制度规范化的基本要求是企业管理制度具有完整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指挥机关管理职能作用,保障企业追求经营利润较大化目标的实现。完整性是根据自身管理需要,从企业的基本行为到各项制度都要按照法人治理机构和公司章程,用严格的规范形式固定下来。内容要做到具体,详实,全面,合理,合法。作为建筑企业的一份子,要有自己的一套实施细则,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企业行为,建立健全完整的内部管理规章和制度体系,使企业运作有章可循。实用性是符合施工生产,企业管理需要,发挥管理职能效应,按新的公司管理结构,做到精干,高效,优质,科学,快捷原则的需要,杜绝人浮于事,职责不分,因人设岗,不思进取的现象发生。高层管理者,要言传身教,清正廉洁,为员工做出榜样。操作性是指企业的规章制度切合实际。操作方便,使方向,目标。措施得到全面,彻底的贯彻执行,管理制度要易于落实,还要具有一定的硬性和弹性
总之,管理目标是企业前进的方向和动力,管理制度是保证企业实现目标管理不可或缺的措施和手段。只有明确了管理目标才能制定出合理的规范化管理制度,也只有合理的规范化管理制度才能保证企业的目标管理得以顺利实施,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二、现场管理的主要途径
  1、以人为中心,优化施工现场全员的素质
  现场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突显了规章制度的局限性。庞杂的施工现场,众多的工种和岗位,越来越短的工期,以及不断压缩的管理层,使得我们不可能做到时时监督,处处检查。因此,优化施工现场的根本就在于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管理,千方百计调动、激发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其加强现场管理的主体作用,重视现场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
  2、以班组为重点,优化企业现场管理组织
  班组是企业现场管理的保证。班组的活动范围在现场,工作对象也在现场,所以,我们加强现场管理的各项工作都要无一例外地通过班组来实施。班组是施工企业现场管理的承担者。抓好班组建设就是抓住了现场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组织必须以班组为重点。
  3、以技术经济指标为突破口,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效益
  质量与成本是企业的生命,也是企业的效益。任何时候市场都会只钟情于质优价廉的产品,而质优价廉的产品需要严格的现场管理来保证。否则,企业将因为产品质量与成本问题而难以再开拓新的市场,从而影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三、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建筑企业项目管理水平1、理顺企业与项目的利益关系。
  企业高层管理者应认真研究市场,把企业项目管理纳入战略发展规划的范畴,优化资源配置,管理好企业内所有的工程项目,实现全局和整体绩效的最大化,而不是单个项目绩效的最优,从而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实力。
三.企业安全组织机构与规章制度
  安全组织机构在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中是一项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组织机构的设置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也就是说企业第一责任人同时也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负责企业安全工作重大问题的组织 研究和决策。主要安全负责人负责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施工企业的性质决定,企业必须设立安全职能部门,负责日常安全生产工作管理监督和落实。安全组织机构的设置应体现高效精干,既有较强的责任心又有一定的吃苦精神;既有较丰富的 理论 知识、 法律意识又有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既有一定的组织 分析 能力又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安全机构不能仅是框架,不能是迫于形式要求的一个设置机构。安全组织机构人员要熟知国家法律、法规知识,并贯穿运用到企业生产实践中去。要负责修订和不断完善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负责组织学习、培训企业在职人员安全管理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负责监督、检查、指导企业的安全生产执行情况;负责查处企业安全生产中违章、违规行为;负责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及相应处理。在企业安全组织机构建立完善的同时,层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制要融入到单位、部门和岗位。
  安全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实现制度化管理是一项重要课题,安全制度的制定依据要符合安全法律和行业规定,制度的内容齐全、针对性强,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应该更体现出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反映企业性质,面向生产一线,让职工体会并理解透彻。一部合理、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领导的正确决策,有利于规范企业和企业职工行为,有利于指导企业生产一线安全生产的实施,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最终实现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生存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 企业中安全存在的问题
安全教育的“不全员”,安全生产管理有效措施的前提必须经营出“人人懂安全,人人抓安全”的氛围。当企业建筑企业普遍存在着安全知识的教育普及与安全意识的提高上不能到“顶”,下不能到“底”的现象。习惯上我们通常把企业人员分为“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人员比例分布不像一个“金字塔”。管理层主要有项目经理,安全员,施工张,这类人员对安全生产,业务知识及管理往往是行家。而处于“金字塔”顶端的企业决策层,即少数主要领导,与处于“金字塔”底部的广大一线员工对安全生产知识的掌握普遍不够,安全意识普遍不强。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老板们平时只顾跑资金,跑市场,往往重利轻管理,重生产轻安全。他们常常以种种借口回避参加安全会议和有关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忽视对安全知识的学习。提起安全生产他们总会滔滔不绝地说如何重要,一旦真的问及安全生产具体法规或施工规范,他们却不知所云。处于执行层的广大施工人员,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健康与生命,他们渴望得到系统的学习。特别是从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乡村进城务实的农民,本身文化水平偏低,只接触简单不系统的安全知识。远远不能满足规范施工的需要。在检查中经常出现许多“职工安全技术交底记录”都是应付工作,绝大部分职工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教育培训。
对此,只能部门应对建筑企业的企业法人代表,安全分管负责人等主要领导人员制定安全生产考核指标和制度,将安全培训纳入企业年度目标考核之中,对考核较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企业对普通职工的安全意识与技能也应进行定期考核评定,要求各工种负责人必须对本工种所有工人的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培训和考核,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才可上岗。
结束语
依法落实建筑企业主体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对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避免和减少建筑安全伤亡事故,以及维护社会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各级领导和管理部门构建和谐实惠的具体体现,在今后实施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只要我们企业始终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坚持齐抓共管,与时俱进,那么就一定能开创建筑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实现建筑安全生产监督挂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和长效化目标,并为建筑业快速,健康,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解读
[2] 《何国通. 建筑施工企业班组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09
[3] 《管理在建筑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施工技术, 2010,(S1)
[4]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各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09,(06)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