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冶金(钢铁)企业贮罐区火灾专项应急预案

  
评论: 更新日期:2022年09月30日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事故类型

按照钢铁企业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针对贮罐区,煤化工厂部门的苯、甲基苯、二甲苯的生产储存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进行应急预案编制。

诱发事故的主要原因:设备故障、雷电、静电,外来火种等。

发生事故的类型:火灾。

发生事故的场所:罐区及周围。

事故的危害程度:造成生产设备损坏、生产瘫痪、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1.2危害程度分析

按照事故后果危害程度,重大危险源分为三级:

一级危害程度:可能造成死亡3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或其他性质特别严重事故。

二级危害程度:可能造成死亡1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或其他性质严重事故。

三级危害程度:可能造成死亡10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或其他性质严重事故。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火灾应急救援工作应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分工协作、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企业各单位生产工艺特点,合理运用灭火战术,把职工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努力保护职工生命和钢铁企业生产设施的安全,将火灾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企业设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急救援专业组及相关单位。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1)成员

组长: (略)

副组长: (略)

(2)职责

①负责预案的审定,统一组织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的实施。

②按火灾应急预案的规定下达预警和预警解除指令,专项应急预案启动和终止指令。

③指挥各参战应急救援队伍开展火灾扑救工作。

④检查督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3.2.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

(1)成员

主任: (略)。

副主任: (略)。

组成人员: (略)。

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值班电话,安排24小时接警。

(2)职责

①火灾应急救援的日常工作。

②负责企业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和完善。

③组织、指挥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的演习工作。

④检查督促火灾事故预防措施的落实,指导企业各单位、重点防火部位制定应急预案并评价其有效性。

⑤检查各单位义务消防队伍的组建情况和配备的设备、器材、物资是否满足应急要求。

⑥组织和检查落实事故应急预案的培训、演练工作。

⑦负责建立灭火专家库,报企业相关部门备案。

3.2.3应急救援专业组

(1)火灾救援组:负责火灾的扑灭施救。

(2)安全疏散组:对现场及周围人员进行防护指导、疏散被困人员、现场周围物资转移。

(3)治安警戒组:负责火灾事故施救抢险现场的治安警戒,对现场交通管制,维护现场的治安秩序,保障疏散秩序,协助抢险救灾。

(4)伤员救护组:负责现场对伤员的紧急抢救和安排转运。

(5)物资供应组:负责组织抢险物资和工、器具的供应,组织车辆运送抢险物资和人员。

(6)环境监测组:负责对火灾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的应急测定和环境影响的评估;提出安全和环境污染的预警及处置措施,为指挥人员决策、人员撤离和消除事故污染提供依据。

(7)专家咨询组:负责对不同性质的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提出应急救援方案,研究断电、断气及工艺灭火方案,现场指导救援工作,参与事故的调查分析,并制定防范措施。

(8)生产(工艺)、设备抢险专业组:针对企业生产类、能源类、化工类、工程类火灾事故的特点,由各部门(单位)组建抢险专业组,根据专家咨询组提出的方案,维护生产秩序,采取工艺灭火措施,协助火灾救援组进行施救。

(9)宣传报道组:负责处理媒体报道、采访、新闻发布等相关事务,适时、准确报道事故发生、抢险救援进展情况及人员疏散公告,对企业、社会及公众负责。

(10)善后处理组:负责事故伤亡人员及家属的接待、安抚、抚恤、理赔等善后处理和稳定工作。

3.2.4相关单位

(1)车间领导小组

灭火总指挥: (略)。

副指挥: (略)。

成员: (略)。

现场负责人: (略)。

成员: (略)。

(2)其他部门职责

当班组长:指挥并与水泵工开启泡沫消防系统。

水泵工:会同班长开启泡沫消防泵,调整好泡沫液比值器。

蒸馏工:坚守工作岗位,观察火情发展情况,及时汇报并根据情况报警,报警时说明着火物质及部位。

洗涤工:负责接好第一条泡沫水带并打开泡沫消防栓截门。

蒸馏泵工:负责接好第二条泡沫水带并打开着火罐消防管道截门。

门卫:打开大门,到路口迎接消防车。

4预防与预警机制

4.1危险源监控

4.1.1危险源监控方式

企业相关部门定期对贮罐区的危险物品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通过预测、预报和预警的方式逐级上报,分级管理。

4.1.2危险源监控方法

(1)企业按照《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对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和信息分析。

(2)企业在贮罐区采用国标《安全标志》GB 2894-1996)给定的标示方法,设置警告、禁止、指示等信息(警灯、警报器、安全标志)等。

(3)企业对危险源进行分级管理。

4.1.3预防措施

在技术和管理措施上加强贮罐区的监控,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对危险设备和危险区域予以明显标识,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企业各单位应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开展经常性的防火宣传教育,提高企业职工的防火意识;严格动火管理制度,规范生产、办公、生活用电、用火行为;加强消防安全检查,及时纠正违章,消除各类火灾隐患;加强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的管理,全面提高预防、抵御火灾的综合能力。

依据每年季节的变化,保卫部向企业各单位发布火灾形势通报,针对特点组织冬季防火、夏季防火、特殊时期防火工作。

4.2预警行动

4.2.1预警的条件

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实施救援。

4.2.2预警的方式

通过建立并完善各项制度进行预警,如:检查制度,每月结合安全生产工作检查,定期对贮罐区进行检查;例会制度,每季度第一个月的第一周召开领导小组成员和救援队负责人会议,通过上季度总结,研究完善应急救援工作。

当事故发生时,任何人员接到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的信息后,应立即报告本单位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并按照应急预案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同时通知有关单位(部门)采取相应行动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扩大。

4.2.3预警的方法

各级安全应急救援机构确认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信息后,要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通知有关部门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当本单位应急救援机构认为需要支援时,请求上级急救援指挥机构协调。企业按预警级别根据发生的事故级别实行分级报告,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认定重大危险源并实行分级报告。可能造成Ⅰ级或Ⅱ级火灾事故时必须上报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并通知企业各职能部门进入预警状态,并连续跟踪事态发展。

4.2.4信息发布的程序

各级应急管理机构接到可能导致火灾事故的信息后,按照预警信息及时研究确定解决方案,通知相关部门启动相应预案。

5信息报告程序

5.1信息报告与通知

企业贮罐区设立值班室,保证管理人员24小时值班。值班室明示本单位应急救援组织通信联系人及电话等。火灾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及时、主动地报告该单位(部门)的应急指挥机构。该指挥机构应及时上报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最多不超过1小时,同时按规定报告事发地政府应急管理机构。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值班人员应通知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主任、副主任;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可直接向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副总指挥及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报告。同时按规定向地方、国家有关部门上报。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5.2信息上报

(1)事故信息上报采取分级上报原则,逐级报告,最终由企业总部向国家有关部门上报。

(2)信息上报内容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3)根据火灾的性质,企业应急指挥中心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和时限,及时向国家、省、市报告。

5.3信息传递

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员一现场值班室一兼职应急救援人员一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一总企业有关部门。

6应急处置

6.1响应分级

发生一级火灾事故,由国家或省级应急管理部门统一指挥,应急指挥中心配合政府应急主管理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发生二级火灾事故,由应急指挥中心统一指挥,协调处理。

发生三级火灾事故,火灾事故发生单位(部门)启动本单位(部门)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6.2响应程序

6.2.1应急指挥

企业在发生事故后,应立即采取必要措施,并报告事故基本情况,事故现场人员要及时发出事故警报或信号,应急组织机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6.2.2应急行动

应急预案响应后,事故指挥系统要立即采取措施,组织和指挥救助队伍实施救助,并报告有关部门和单位,对事故进行抢险救援。

6.2.3资源调配

在应急指挥和应急行动过程中,由指挥部门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使火灾事故得到有效的控制。

6.2.4应急避险

为了避免造成更多的人员伤害,应在积极采取抢救措施的同时,采取自身和他人的安全避险措施,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6.2.5扩大应急

在事故发生时,已实施了应急抢救措施,但事故状态仍不能得到控制,而且极有可能发生更为严重的后果时,尽快地疏散周围居民,封锁道路,控制流动人员进出等。

6.3处置措施

发生火灾时,现场人员必须听从指挥,积极按照灭火分工各负其责,并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1)一旦发生火情,发现人应立即拉响报警器或敲钟,逐级汇报,同时可就地使用灭火机扑救,切断电源,疏散物资。

(2)火灾救援组职员接到火情电话立即向119报警台、总指挥、副指挥报告火情情况。

(3)义务消防队员听到火警后,立即赶赴火场扑救。

(4)电话通知各成员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进行抢险救灾工作。

(5)向总企业汇报并与运输部总部联系。

(6)加强警戒,维护火场秩序,将院内存放的运输罐车及时调走、疏散。

(7)火警后应保护现场,协同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措施,报上级领导和公安消防机关。

7应急保障

7.1物资与装备

(1)经费保障

企业及各单位将火灾应急救援资源保障能力建设纳入技资规划。各相关职能部门每年年底前组织专家组对应急救援保障能力进行评估,对欠缺或不足的设备、设施等提出计划,报企业主管部门批准。

(2)后备力量保障

在加强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各单位的义务消防队的建设,保证有足够的火灾扑救梯队。各种灭火力量要在火灾扑救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互相支援、积极配合、协同作战。

(3)火灾扑救物资储备保障

企业保卫部根据管辖区域灭火任务,建立相应的灭火物资储备库,储备一定量的灭火机具、防护装备、通信器材。例如工段院内设有独立泡沫消防系统和清水消防系统,各岗位按消防规定设有规定数量的灭火器和应急防火器材库,用于抢险救灾使用的氧气呼吸器和空气呼吸器。

(4)技术保障

针对企业生产类、能源类、化工类、工程类火灾事故,成立专家组,提供灭火技术咨询和现场指导。企业建立防火专家信息库,汇集各个领域能够为企业各类防火提供技术支持专家的全面信息,为火灾扑救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7.2管理和维护

每日值班的岗位职工按照职责分工对所负责的设备辖区每小时巡检一次。加强日常检查管理工作,确保配置的消防器材齐全完好,制定和完善扑救火灾事故应急方案,明确分工,定期演习,熟练掌握。建立完善社会医疗消防救助网络,需要时请求支援。

7.3正确使用

企业通过技术培训,使应急救护队等部门的相关人员掌握各种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通过定期演练,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备发生火灾事故时,能有效、安全和快速地进行火灾应急救援工作,控制火灾事故的发展势态,尽量将火灾事故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