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
安全管理网 |
点 击 数:
|
更新时间: 2020年12月27日 |
|
文件大小: 739.73 KB
共20页
|
文档格式:
WORD
|
下载点数: 1 点(VIP免费) |
无锡万达文化旅游城B1地块工程
塔吊使用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单位: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编 制 人:
日 期: 2014 年 05 月 03 日
目 录
1 编制依据 1
2 指导方针与原则 1
3 工程概况 1
3.1 基本概况 1
3.2 工程设计概况 1
3.3 塔吊安装布置概况 2
4 应急准备与响应工作流程 3
5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4
6 组织机构及职责 4
6.1 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4
6.2组织机构图 4
6.3 组织机构各部门职责 5
7 预防与预警 6
7.1 危险源监控 6
7.2 教育、训练 8
7.3 互相协议 8
7.4 预警行动 8
8 信息报告程序 8
9 应急处理 9
9.1 响应分级 9
9.2 响应程序 9
9.3 处理措施 10
10 应急物资与设备管理 11
10.1 应急物资设备配置 11
10.2 应急物资设备管理 12
11 应急预案附件 12
11.1 塔吊使用期间应急平面图 12
11.2 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13
11.3 应急物资、设备清单 14
11.4 有关救援单位行走线路图 14
1 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第166号文)以及《江苏省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规定》等文件要求,编制本工程的塔吊使用专项应急预案。
2 指导方针与原则
指导方针:以人为本、预控风险、高效救援、确保安全。
原则:保护人员安全优先,方针事故蔓延优先,减少损失救援优先,持续改进高效优先。
3 工程概况
3.1 基本概况
无锡万达文化旅游城B1地块,位于无锡市滨湖区蠡湖大道西侧、南湖中路北侧。
建设单位:无锡万达文化旅游城B1区块投资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无锡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
监理单位:安徽省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3.2 工程设计概况
3.2.1建筑概况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30.8万平方米,其中地上 23.1万平方米,地下7.7万平方米。本工程由3栋45层超高层住宅、2栋34层高层住宅、10栋6层多层住宅、若干2~3层沿街商业楼及B1-1、B1-2两座整体一层地下车库组成(无人防)。
B1地块建筑物的主要情况详见表3.2.1-1所示。
表3.2.1-1 B1主要建筑概况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用地面积 m2 10.03万
2 总建筑面积 m2 30.8万
3 地上建筑面积 m2 23.1万
4 其中 高层住宅 m2 15.9万
5 多层住宅 m2 4.33万
6 商业 m2 2.88万
7 地下建筑面积 m2 7.7万
8 其中 B1-1 m2 3.8万
9 B1-2 m2 3.9万
3.2.2结构概况
地下室车库采用天然筏板基础加抗拔桩,B1-1抗拔桩设计等级为丙级,B1-2抗拔桩设计等级为甲级,所有工程桩均为抗拔桩,工程桩均采用边长 400mm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桩型为 AZH-40-12B,桩长12m,基础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上的伐板基础,1#~10#多层住宅采用天然地基茷板基础。其中:
B1-1、B1-2地块:底板板面标高-5.8m,板厚500,垫层150,底板垫层底标高-6.45m,地下室为框架结构。
主体结构:本工程地下室车库为框架结构,抗震等级四级,1~10#洋房为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三级,11~13#房为剪力墙结构,底板加强区抗震等级二级,其它三级,14~15#房为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三级。
3.3 塔吊安装布置概况
根据本工程的拟建建筑物分布的特点,高层住宅楼地下1层及主体结构施工的垂直、水平运输,选用5台QTZ80、5台QTZ63、1台QTZ40塔吊,本工程按施工组织需要,各部位塔吊布置如下:
B1地块选用11台塔吊,布置在地下室车库库中,作为地下室、上部结构施工的主要垂直、水平运输工具。
塔吊具体布置为:1#~2#住宅间一台QTZ63塔吊 ,3#~4#住宅间一台QTZ63塔吊 ,5#~6#住宅间一台QTZ63塔吊 ,7#~8#住宅间一台QTZ63塔吊 ,9#~10#住宅间一台QTZ63塔吊 ,11#~15#高层各布置一台QTZ80塔吊。地块各主楼部位塔吊平面位置详见图3.3-1所示,塔吊编号、安装有关参数详见表3.3-1所示。
表3.3-1 塔吊所在位置的编号及有关安装参数
序号 塔吊编号 所在位置 塔吊型号 起重幅度(m) 建筑物高度(m) 安装起升高度(m) 附着数量
1 1# 1#~2#住宅 QTZ63 56 22.50 40 无
2 2# 3#~4#住宅 QTZ63 56 22.50 40 无
3 3# 5#~6#住宅 QTZ63 56 22.50 40 无
4 4# 7#~8#住宅 QTZ63 56 22.50 40 无
5 5# 9#~10#住宅 QTZ63 56 22.50 40 无
6 6# 11#高层 QTZ80 56 139.40 163 5道
7 7# 12#高层 QTZ80 56 139.40 163 5道
8 8# 13#高层 QTZ80 56 139.40 163 5道
9 9# 14#高层 QTZ80 56 107.30 126 3道
10 10# 15#高层 QTZ80 56 107.30 126 3道
11 11# 商铺S3~S4 QTZ40 40 8.90 30 无
塔机基础选用矩形板式现浇混凝土基础,基础设置在地下室底板板底以下200mm—300mm,底板与基础面间的间隙用粘土回填压实,进行底板施工,塔吊基础节穿过底板,在底板中间处的塔吊立杆上设置-300*3mm厚之水钢板、周边外伸不少于100mm,塔吊立杆与止水钢板用金属胶粘结。
4 应急准备与响应工作流程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认真的组织了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制定本项目塔吊安装、使用、拆卸等全过程中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的应急方案,在预案为发生时,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现场操作人员应急能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和不良环境影响,同时通过预案演练过程以及公司、项目部对应急预案每年进行的评审,针对施工的变化及预案中暴露的缺陷,不断更新完善和改进应急预案,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见下图4.0-1所示。
图4.0-1 应急准备与响应流程序图
5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本工程使用塔吊,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塔吊施工事故主要体现在:
1、塔吊作业中突然安全限位装置失控,发生撞击护栏及相邻塔吊或坠物,或违反安全规程操作,造成重大事故(如倾倒、断臂);
2、自然灾害(如雷电、沙尘暴、地震强风、强降雨、暴风雪等)对塔吊设施的严重损坏。
3、塔吊安装、拆除、顶升过程中发生的人员伤亡事故。
4、塔吊运行中的电气设备故障或线路发生严重漏电。
6 组织机构及职责
6.1 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项目部为应急救援工作领导有序进行,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王建昌 副组长:叶志忠、腾绍洋、冯维庚
组员:金伟伟 、李达、夏阳、刘兆军、徐刚、刘江
6.2组织机构图
本工程塔吊安全生产期间,项目部成立塔吊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机构,为应急事故的救援处理做好准备,项目部应急预案管理机构详见图6.2-1所示。
图6.2-1 项目部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
6.3 组织机构各部门职责
1、项目经理
在项目应急救援工作中全面负责,为应急救援总指挥。
2、项目总工
提供总体技术支持,组织制订应急救援方案并指导实施。
3、项目副经理
现场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为救援现场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总调度。
4、技术部
组织本部门人员制订应急救援技术方案和负责现场指导、监督方案的实施运行。
5、质安部
组织本部门人员监督现场抢险人员安全并提供安全技术指导及保障工作。
6、财务部
提供资金支持。
7、物资部
保证所需物资、设备的供给、配备、维护和提供服务。
8、办公室
组织本部门人员做好内外联络和沟通。
9、保卫部
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维持工地内抢险救护的正常运作。
10、应急救援队
由各施工队项目经理负责,负责直接参与或配合地方专业抢险队伍的抢险救援。
7 预防与预警
7.1 危险源监控
建立健全工程项目重大危险源信息监控方法与程序,完善危险源辨识工作,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在技术和管理措施上加强重大事故危险的监控,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对危险设备的危险区域予以明显标识,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现场施工使用塔式起重机,用以吊装钢构件、模板、钢筋、砼等其他材料。根据本工程特点,在辩识、分析评价施工中危险因素和风险的基础上,确定本工程重大危险因素是塔吊倾覆、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触电、火灾等。在工地已采取机电管理、安全管理各种防范措施的基础上,还需要制定塔吊倾覆的应急方案,具体如下:假设塔吊基础坍塌时可能倾翻;假设塔吊的力矩限位失灵,塔吊司机违章作业严重超载吊装,可能造成塔吊倾翻。
从以上风险情况的分析看,如果不采取相应有效的预防措施,不仅给工程施工造成很大影响,而且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塔式起重机安装、拆除及运行的安全技术措施:
a、塔式起重机的基础,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和方案进行。塔式起重机安装前,应对基础进行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塔式起重机的安装。
b、安装及拆卸作业前,必须认真研究作业方案,严格按照架设程序分工负责,统一指挥。
c、安装塔式起重机必须保证安装过程中各种状态下的稳定性,必须使用专用螺栓,不得随意待用。
d、塔式起重机必须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及说明书规定,安装起重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幅度限制器、起升高度限制器、回转限制器等安全装置。
e、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塔式起重机作业前,应检查金属结构、连接螺栓及钢丝绳磨损情况;送电前,各控制器手柄应在零位,空载运转,试验各机构及安全装置并确认正常。
②塔式起重机作业时严禁超载、斜拉和起吊埋在地下等不明重量的物件;
③吊运散装物件时,应制作专用吊笼或容器,并应保障在吊运过程中物料不会脱落。吊笼或容器在使用前应按允许承载能力的两倍荷载进行试验,使用中应定期进行检查;
④吊运多根钢管、钢筋等细长材料时,必须确认吊索绑扎牢靠,防止吊运中吊索滑移物料散落;
⑤两台塔式起重机之间吊物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m。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调整相临塔式起重机的工作高度、加设行程限位、回转限位装置等措施,并制定交叉作业的操作规程;
⑥沿塔身垂直悬挂的电缆,应使用不被电缆自重拉伤和磨损的可靠装置悬挂;
⑦作业完毕,起重臂应转到顺风方向,并应松开回转制动器,起重小车及平衡重应置于非工作状态。
f、为防止事故发生,,塔吊必须由具备资质的专业队伍安装或拆除,塔吊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安装完毕后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检测中心或建管局安监站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g、塔吊司机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不准违章作业,严格执行“十不吊”,操作前必须有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并履行签字于续。
h、塔吊安装、顶升、拆除必须先编制施工方案,经项目总工审批后遵照执行。
j、所有塔吊司机、指挥工必须持证上岗,工作是佩带好个人防护用品,严格按方案施工,做好塔吊拉接点拉牢工作,防止架体倒塌。
k、 塔吊安装完成后,必须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检测中心或建管部门塔机检测中心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7.2 教育、训练
为全面提高应急能力,项目部应对抢险人员进行必要的抢险知识教育,制定出相应的规定,包括应急内容、计划、组织与准备、效果评估等。
7.3 互相协议
项目部应事先与地方医院、宾馆建立正式的互相协议,以便在事故发生后及时得到外部救援力量和资源的援助。
7.4 预警行动
如遇意外塔吊发生倾翻、断臂等情况时,在现场的项目管理人员要立即用电话向项目经理汇报险情。项目经理王建昌立即召集项目生产经理叶志忠、安全主管陈生福,抢救指挥组其他成员、抢救、救护、防护组成员携带着各自的抢险工具,赶赴出事现场。项目经理如不在时,由项目生产经理执行。
信息通讯:
项目负责人:王建昌 手机:13913952925
项目执行经理:叶志忠 手机:13913952925
安全主管:陈生福 手机:13812298626
医院急救中心:120 公 安:110 火 警: 119
项目部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迅速通知全体指挥中心成员,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在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有关部门逐级上报。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单位、联系电话、报告人、伤亡人数等简要情况.
8 信息报告程序
现场一旦发生塔吊倾倒、断臂等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在进行现场抢救、抢险的同时,要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电话进行报警,具体上报程序如下:
现场第一发现人——→现场值班人员——→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公司值班人员——→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向上级部门报告。
工地建立安全值班制度,设值班电话并保证24小时轮流值班,值班人员及时间分别如下:
值班人:俞红卫 (15895581241) 值班时间: 0:00-8:00;
值班人:汤文文 (15162320880) 值班时间: 8:00-16:00;
值班人:刘 成 (18761663136) 值班时间:16:00-0:00 ;
(1)项目部必须将110、119、120、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的手机号码、公司应急领导组织成员手机号码、当地安全监督部门电话号码,明示于工地显要位置。工地抢险指挥及安全员应熟知这些号码。
(2)紧急情况发生后,现场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护现场,及时抢救伤员和财产,并由在现场的项目部最高级别责任人指挥,在3分钟内电话通报道值班人员,主要说明紧急情况性质、地点、发生时间、有无伤亡、是否需要派救护车、消防车或警力支援到现场实施抢救,如需可直接拨打120、110等求救电话。
(3)值班人员在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必须在2分钟内将情况报告到紧急情况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小组组长组织讨论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生如何进行现场处置的指令。分派人员及车辆在现场进行抢救、警戒、疏散和保护现场等。由项目部的质安部在30分钟内以小组名义打电话向上一级有关部门报告。
(4)遇到紧急情况,全体职工应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主动积极的投身到紧急情况的处理中去。各种设备、车辆、器材、物资等应统一调,不得拖延、推诿、阻碍紧急情况的处理。
9 应急处理
9.1 响应分级
为确保正常施工,预防突发事件以及某些预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发生,事前有充足的技术措施准备、抢险物资的储备,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国家财产和经济损失,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在辨识、分析评价施工中危险因素和风险的基础上,确定本工程重大危险因素之一是塔吊倾覆。在工地上已采取机电管理,安全管理各种防范措施的基础上,还需要制定塔吊倾覆的应急方案,具体如下:假设塔吊基础坍塌时可能倾覆;假设塔吊的力矩限位失灵,塔吊司机违章作业严重超载吊装可能造成塔吊倾翻。
9.2 响应程序
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或驻地发生无法预料的需要紧急抢救处理的危险时,应迅速逐级上报,次序为现场、项目部。由项目部质安部收集、记录、整理紧急情况信息并向小组及时传达,协调、派遣和统一指挥所有车辆、设备、人员、物资等实施紧急抢救和向上级汇报。事故处理根据事故大小情况来确定,如果事故特别小,根据上级指示可由施工单位自行直接进行处理。如果事故较大或施工单位处理不了则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或其他上级政府部门进行请示,请求启动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仍不能进行处理,则由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向建管局安监站或政府部门请示启动上一级救援预案,应急响应程序如图9.2-1所示:
图9.2-1 应急响应流程图
9.3 处理措施
1、指挥与控制
2、抢救组到达出事地点,在项目经理汤彬指挥下分头进行工作。
①首先抢救组和经理一起查明险情,确定是否还有危险源:如碰断的高、低压电缆是否带电;塔吊构件、其它构件是否有继续倒塌的危险;人员伤亡情况;商定抢救方案后,副经理向项目总工请示汇报批准,然后组织实施。
②防护组负责把出事地点附近的作业人员疏散道安全地带,并进行警戒不准闲人靠近,对外注意礼貌用语。
③工地值班电工负责切断有危险的低压电气线路的电源。如果在夜间,接通必要的照明灯光;
④抢险组在排除断续倒塌或触电危险的情况下,立即救护伤员:边联系救护车,边及时进行止血包扎,用担架将伤员抬到车上送往医院。
⑤对倾翻变形塔吊的拆卸、修复工作应请塔吊厂家来人指导下进行。
⑥塔吊事故应急抢险完毕后,项目经理立即召集副经理、技术员、安全员和塔吊司机组的全体同志进行事故调查,找出事故原因、责任人以及制订防止再次发生类似的整改措施。
⑦对应急预案的有效性进行评审、修订。
3、警戒与治安
安全保卫小组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维护现场治安秩序。
4、人群疏散与安置
疏散人员工作要有秩序的服从指挥人员的疏导要求进行疏散,做到不惊慌失措,勿混乱、拥挤,减少人员伤亡。
5、公共关系
项目部质安部为事故信息收集和发布的组织机构,人员包括:质安部届时将起到项目部的媒体的作用,对事故的处理、控制、进展、升级等情况进行信息收集,并对事故轻重情况进行删减,有针对性定期和不定期的向外界和内部如实的报道,向内部报道主要是向项目部内部各班组、集团公司的报道等,外部报道主要是向业主、监理、设计等单位的报道。
6、现场恢复
充分辩识恢复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当安全隐患彻底清除,方可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10 应急物资与设备管理
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应根据潜在事故的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的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
10.1 应急物资设备配置
施工现场为塔吊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的物资配置,主要物资、工具有如下:
①氧气瓶、乙炔瓶、气割设备二套;
②备用绝缘杆5m一根;
③备一根φ20综绳长 30m,备一根φ12尼龙绳长 30m(存项目部);
④急救药箱3个(项目部、土建队各备1个);
⑤手电 8个(塔吊、电工、抢险组、防护组、经理、副经理各1个);
⑥对讲机8部。
应急救援的机械设备储备详见表10.1-1所示。
表10.1-1 主要应急机械设备储备表
序号 材料、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规格型号 主要工作
性能指标 存放处 备注
1 液压汽车吊 辆 1 QY-20 20T 现场
2 电焊机 台 2 BX500 现场
3 卷扬机 台 2 JJ2-0.5 拉力5T 现场
4 小汽车 台 2 现场
10.2 应急物资设备管理
现场应急物资、设备由项目物质设备部负责保管,物资设备部根据应急物资、设备数量清单每周进行一次清点,发现应急物资、设备有缺失、损坏的等情况的,应按清单的要求数量及时补充,确保应急使用。
设备管理员每半个月对应急的设备进行一次检验、调试,发现设备失效、失灵等不良现象的及时查明原因,及时更换配件、进行维修、保养,确保应急设备的使用状态良好。
安全管理部门随时跟踪应急物资、设备的现状,发现有随意动用应急物资、设备情况,及时监督其归回原存放处,对多次出现类似情况的下发整改通知,情节严重的采用经济手段制裁。
应急小组的成员应熟悉了解应急物资、设备的存放位置、状况,每月进行一次演练,熟悉各种物资、设备的使用方法,对更换的设备等应及时熟悉其使用操作的方法。
11 应急预案附件
11.1 塔吊使用期间应急平面图
塔吊使用期间应急平面交通道路示意图分为地下室施工阶段和地上结构施工阶段布置,见11.4-1。
11.2 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1、项目部值班人员及联系电话
值班人:俞红卫 15895581241 值班时间: 0:00-8:00;
值班人:汤文文 15162320880 值班时间: 8:00-16:00;
值班人:刘 成 18761663136 值班时间:16:00-0:00 ;
2、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人员及联系电话
组 长:王建昌 13655176446
副组长:叶志忠 15850535128
腾绍洋 13585203070
冯维庚 13451863633
安全部:陈生福 13912298626
技术部:张 磊 13913931243
物资部:包孜烨 13584009091
财务部:孙 详 13813902323
办公室:杨文栓 13285103974
保卫部:俞红卫 15895581241
3、相关单位救援、协助单位联系电话、地址
序号 单 位 联系人 电 话 地址
1 急救电话 120
2 火警 119
3 公安 110
4 无锡滨湖人民医院 0510-22658449 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0号(近汉昌东街)
5 无锡滨湖区湖滨商业街格林豪泰酒店 0510-85579998
无锡市湖滨商业街56号(科研大厦对面)
11.3 应急物资、设备清单
本工程主要应急救援物资、设备清单详见表11.3-1所示。
表11.3-1 应急救援物资、设备清单
序号
材料、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规格型号 主要工作
性能指标 存放处 备注
1 液压汽车吊 辆 1 QY-20 20T 现场
2 电焊机 台 2 BX500 现场
3 卷扬机 台 2 JJ2-0.5 拉力5T 现场
4 小汽车 台 2 现场
5 气割设备 套 2 现场
6 绝缘杆一根 根 1 5m 现场
7 综绳长 根 1 φ20、30m 现场
8 尼龙绳 根 1 φ12、30m 现场
9 手电 把 8 现场
10 对讲机 部 8 现场
11 急救药箱 个 2 现场
11.4 有关救援单位行走线路图
11.4.1 施工现场应急救援线路图
图11.4-1 B1施工现场应急救援线路图
11.4.2 无锡滨湖区人民医院行走线路图
无锡市滨湖区人民医院行走路线:蠡湖大道西侧、南湖中路北侧中建八局无锡万达文化旅游城B1地块工地—→蠡湖大道—→快速内环(西)—→梁清路—→鸿桥路—→梁溪路—→无锡滨湖区人民医院。详见图11.4-2
图11.4-2 场外应急救援医院线路图
11.4.3无锡湖滨商业街格林豪泰行走路线图
无锡市湖滨商业街格林豪泰酒店行走路线:无锡市滨湖区蠡湖大道西侧、南湖中路北侧中建八局无锡万达文化旅游城B1地块工地—→蠡湖大道—→快速内环(西)—→望山路—→湖滨商业街格林豪泰酒店。详见图11.4-3
图11.4-3 场外应急救援宾馆线路图
注:预览效果可能会出现部分文字乱码(如口口口)、内容显示不全等问题,下载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