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安全文化与地震减灾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11月17日


城市文化多种多样,北京是一座文化古城,古都文化更是丰富多彩。可是,人们谈论最多的古都文化,大多是吃文化、茶文化、居室文化等等,却很少有人谈安全文化;皇宫几次被雷击、永定河几次被迫改道,似乎皇上照旧当皇上,北京恭王厂爆炸至今是个谜,直到今天,北京火车站的广告牌被大风刮倒,京西的卷风曾卷走北京老百姓赖以过冬的大白菜,有多少人在考虑这些不安全因素呢?什么时候能把这些内容纳进北京人的文化生活呢?

加强城市减灾,确保城市安全,成为当今世界十分瞩目的课题。作为文化古都北京,更应在安全文化方面作新贡献。

  三、"地震减灾":人心所向

地震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极大的小概率巨灾事件。目前,人类对这一灾害的认识还很不够,地震预报没有过关,同时地震设防又十分薄弱,人民的生活、生产没有安全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好工作呢?
1996年是我国河北邢台地震(3月22日)30周年和唐山地震(7月28日)20周年的祭年。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人们,自然有他们祭奠亡灵的方式,作为从事地震工作的老兵,更应从总结经验提高认识的角度,即从文化层面上回忆地震工作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1966~1975年)。这个阶段以1975年2月5日的辽南海城地震的预报成功为高潮,头脑很热,认为"地震预报的坚冰已打开",形成带有时代特征的"专群"结合的队伍和"土洋"并举的设备,却捕捉不到真正的地下信息。

第二阶段(1976~1985年)。1976年唐山地震的漏报,给地震工作者开了一付清醒剂,认识到地震预报的难度,开始醒悟到这条道路的漫长。"科学的春天"回到地震工作的大地,拨乱反正,把重点放在震源机理、前兆识别、地震监测等科学研究项目上来。

第三阶段(1985~1994年)。这个时期,由于与经济建设结合,诱发地震(水库、矿山、石油学等)和工程地震研究得到发展,反过来加深对天然地震的认识,地震领域的监测、遥测、GPS技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得到就用。

第四阶段(1995至今)。这个时期,把地震工作的重点定位在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上,由单一的专业队伍扩充到地方政府部门,由单纯预报转入全面预防,并首次提出全国地震减灾10年发展计划。这个计划的要点是:在10年时间内,优先使60个大中城市具有抗御6级地震的能力。从此形成一支由地震部门、地方政府和广大群众组成的地震队伍。

回顾这四个阶段的发展,可以看到:地震工作的发展虽然离不开国内外社会环境和技术条件,但它的发展依然保持自已固有的规律,外界环境和条件只是给发展提供一种"外衣",并不能赋予实质性内容。与"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国际减灾"的大环境相应,地震工作也从盲目和盲从性转入科学轨道,并与世界接轨,似乎在认识上有这样一些重要转移。

由地震是纯自然科学,到认识地震科学的社会性,并视其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从而出现地震社会学、地震保险、地震经济学等新领域;

由过去在农村地区以发动农民搞单一的地震预报,扩展到以城市地震工程和地震生命线工程为主,包括城乡在内的地震防御体系;由以短临预报为目的的地震前兆研究,发展到包括地震预报、大震速报、大震应急和震害评估工作的全方位规划; 由对几个实验区的封闭式监测,进入对60个大中城市的抗御6级地震能力的提高;由单纯引起先进技术,只面对技术,转入面对群众的宣传教育;由单一的地震防御工作,扩大到以地震为主体兼顾水旱风雹等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等多种灾害的综合防御。很多地方省局是地方灾害防御协会的牵头单位就说明了这一点;由单纯天然地震预测预报工作,扩大到人工诱发地震、工程地震等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工作。

这一切转变,归根结底是认识和观念上的转变都可以上升到安全文化的层次加以认识。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