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应用前馈—反馈复合控制机制创建企业安全文化

  
评论: 更新日期:2020年08月19日

1创建安全文化的意义

企业安全文化是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支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习俗,约束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体现出强烈的终极关怀。

随着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的发展,人们发现尽管有了科学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但对于搞好安全生产来说,还是不够的。科技手段达不到生产的本质安全,在安全管理上,要时时、事事、处处监督企业每一位职工遵章守纪,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甚至是不可能的事。安全文化却可以弥补安全管理手段的不足。

安全文化之所以能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是因为安全文化注重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修养,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职工从不得不服从管理制度的被动执行状态,转变成主动自觉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即从“要我安全”转变成“我要安全”。

因此,创建安全文化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2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的原理

控制就是根据确定的目标,使事物向着这一目标不断趋近,反馈控制就是把系统输出的信息的某一部分,返回到输入端,对系统输入再输出的信息施加影响,使系统沿着减少目标差的方向实现控制,克服环境扰动带来的不稳定性,使系统达到动态平衡。

前馈控制系统,在受控部位的活动发生偏差之前就发出控制指令。是一种预测控制,通过对系统当前工作状态的了解,预测出下一阶段系统的运行状况。如果与参考值有偏差,那么就提前给出控制信号,使干扰获得补偿,稳定输出,消除误差。前馈的缺点是在使用时需要对系统有精确的了解,只有了解了系统模型才能有针对性的给出预测补偿。

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是所有的干扰都是可测的,而且大多数控制对象在运行的同时自身也在发生变化。所以仅用前馈并不能达到良好的控制品质。这时就需要加入反馈,反馈控制系统,是在感受到受控部位的活动发生偏差之后发出控制指令。反馈控制过程的实质就是设计一个目标差,经反馈控制使目标差不断减少的过程,在这种控制中,系统通过把控制后的输出与控制目标相比较,得到目标差这一反馈信息,以此为依据,选择好合适的调控方法,使得目标差在一次次的控制中慢慢减少,最后达到控制目的。其过程是:以预期的目标为标准——衡量实际现状——将实际现状与标准相比较——确定目标差——分析造成目标差的原因——确定纠正方案——贯彻纠正措施。如下图:其中Y轴表示目标差;横轴表示目标差为零的平衡状态,T表示时间,a表示系统目标差的极限,曲线是控制的结果。它表示随时间的不断增加,目标差趋于零。在达到控制目的后,再重新设计目标差。如此而已循环往复。

前馈—反馈复合控制就是在工作中,将前馈和反馈相结合,对系统实施控制的过程。

3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的应用

我公司应用前馈—反馈复合控制创建企业安全文化,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确立目标设目标差构建安全文化

著名的“倒U形假说”,也称“耶基斯和多德林法则”认为:工作压力与业绩之间存在着一种倒U形关系。对于处在各种工作状态的人来说,过大或过小的压力都会使工作效率降低,只有最佳的刺激力才能使业绩达到顶峰状态。

一个企业,安全目标的正确确定和设立是相当重要而必不可少的。根据“倒U形假说”,安全目标过高或过低,对安全文化氛围的形成都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国电我公司的安全目标是根据前馈控制理论,结合公司的实际,经多部门共同研究论证后确定的。有安全生产的整体目标,也有针对每一个项目设立的单项目标;有安全运行天数目标,也有按NOSA安健环管理系统评审要求的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一般及以上设备事故、火灾事故、职业病、重大及以上环境污染事故、本企业负同等责任的重大及以上交通事故、人身重伤率、人身轻伤率、机组非计划停运、设备一类障碍、设备二类障碍等安健环目标。有长期目标,也有短期目标。

有了目标,有就了努力的方向。通过设立目标充分调动员工安全需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查找目前工作与目标值间存在的差距,进行纠正、修正和弥补。再运用反馈控制机制,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修养,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引导员工,让其安全行为成为一种自觉行动,由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我能安全、我会安全,形成人人、时时、事事、处处保障安全的良好局面。形成安全文化的良好氛围,初步构建企业的安全文化。

我公司的全体干部员工,正确运用前馈—反馈复合控制机制,经过一年的努力,迈上了NOSA三星级企业这一基础台阶。在此基础上,再历经一年多的努力,于2008年10月31日,实现了四星的目标,成为东北区域第一家NOSA四星级企业,完成了一个新的飞跃。

2)满足需要减少目标差巩固安全文化

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的目的就在于减少目标差。要达到减少目标差的目的,就要使被控系统内的每一个人,持续处于积极主动的为减少目标差的工作状态。如何让员工始终处于积极而主动的状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安全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一个意志坚强而又对某种事物具有自觉需要的人,就一定会主动地、积极地用实际行动去接触这种事物。就会对这种事物表现出富于积极效能性高的兴趣,从而努力地学习、实践。而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这种需要不但不会减弱或消失,反而会更加强烈。

一个企业为了巩固和谐安全的文化氛围,首先要保证每一个员工的安全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满足了员工的安全需要,才能通过员工的努力维护检修而满足设备的安全需要;满足了每一个员工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才能满足公司的安全目标乃至其它各项目标得已实现的需要。通过不断满足员工的安全需要,从而减少安健环目标差。进而巩固已经形成的安全文化氛围。因此,广开渠道,收集来自员工反馈回来的“需要”信息,并把此信息作为工作调整的一个条件和基础,通过调整控制,使目标差不断减少,就能使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得已稳固和提高,使公司员工的工作气氛更和谐。

我公司在获得了NOSA四星级企业后,“安全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得到了满足。当这一需要得到满足后,双电干部员工又将现状对准了NOSA五星级标准,查找差距。为了向更高的台阶迈进,为了更好地满足员工的安全需要,双辽公司加强了常规的安全培训、考核、考试;聘专家为员工讲解“安全生产法”、“NOSA管理系统”、“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知识;给员工提供平台,进行各种竞赛活动;组织员工进行各项“应急预案”、触电急救等演练;动员全体员工参与编写《习惯性违章手册》等活动。巩固企业界的安全文化,使员工始终处于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中。

3)沟通激励再设目标差提升安全文化

前馈—反馈复合控制,需要通过及时而有效的沟通来达到控制的目的。只有有效的沟通,才能使员工受到激励;也只有当每一位员工都受到了激励,才能更有效的沟通,从而使他们高水平工作,实现设定的目标。而沟通是有学问的,德鲁克说过:“沟通必须从预定的信息接受者开始,而不是发出者开始,只有成功地进行了自下而上的沟通以后,才能实行自上而下的沟通”。通过自下而上的沟通,了解员工的需要,得到来自员工的反馈信息,才能做到自上而下的沟通,才能实现对系统的深入调整。这要求我们建立一套反应灵活的控制机制,做到及时快速地对系统进行控制调整。对问题出现前进行预测,尽量作到防患于未然;对问题发生时的应对、及时处理;对问题发生之后的补救和纠正,做到反馈的及时和准确。

我公司每个月的《安全生产简报》,详细地向全公司介绍安全小常识、并汇报本月完成的主要工作、考核情况、不安全事件分析、安全生产好人好事、可靠性指标完成情况、对标管理、两票管理、安健环委员会会议纪要、下个月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本月安健环统计表、安全警示、本季度安全生产重点工作等内容。使员工及时而详细地了解了当月所有的安全生产方面的相关信息。并通过及时而有效的奖罚,及时向员工反馈了当月有关安全生产的所有信息,使员工受到有效的激励。并明确下个月的安生生产的重点工作,重新确立新的工作目标,使员工提前查找新的目标差,提前进入到新一轮的安全生产工作状态。同时,通过员工及其家属间的“安全寄语”、“每天一条安全短信”、组织青工家属进入工作现场等活动进行广泛的沟通,达到运用外部的正面干扰对员工情绪进行调控的目的。强化了安全生产的文化氛围,提升企业的安全文化。

4取得的效果

由于我公司把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建立在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基础之上,创造并提高了员工安全文化素养的氛围,并把前馈—反馈复合控制机制应用到了企业安全文化创建各个环节,使安全文化与企业的各项工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下面附图(1—4)为我公司2007年和2008年两年来的安健环事件统计分析对比。从对比图可以直观看到其效果。与2007年比较,除设备二类障碍外,各数据都有了明显的下降。二类障碍次数增多的原因是2008年安健环部重新修订了二类障碍细则,将锅炉超温等列入二类障碍。扩大、严肃了范围,因此统计数据增加。双辽公司2008年的安全生产工作还是卓有成效的,为完成全年80亿kWh电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结束语

安全生产需要安全知识、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需要安全文化。企业的安全文化可以让我们认识到自己在安全生产中应该承担的责任,明确安全行为规范。企业的安全文化可以激发人的积极性,可以为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正如毛海峰教授说的,“企业安全文化能够创造安全生产力,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之根、之魂。安全文化在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地位是对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的补充,是从更深的层次影响人的观念、道德、态度、情感和品行等,提高人的安全素养,最终使人的自觉行为满足安全健康的要求”。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