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关于一起硫酸灼伤的事故分析与防范措施

作者:郑纪东  
评论: 更新日期:2012年06月27日
  摘要:主要叙述一起硫酸灼伤事故发生的经过,从人员受教育情况、受伤情况及致害方式进行伤害分析,分析事故出现的主要原因和间接原因。直接原因是带压操作,换阀前检查不到位,同时个人防护用品穿戴不到位;间接原因是现场指挥人员对作业危险性认识不足,思想上麻痹大意等。提出了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
关键词:硫酸灼伤;事故;分析;措施
前言:作为氯碱化工企业涉及到有氯气、氢气、烧碱、液氯、盐酸、硫酸等危险化学品,在各类设备、管线传输运行过程中接触的介质,多为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强酸强碱性等高危险化学品;氯氢处理工序整个生产工艺过程又涉及到氯气、氢气、烧碱、浓硫酸、稀硫酸等危险品,自罐区浓硫酸经过滤器到氯氢受酸槽作为干燥氯气的介质,干燥后的氯气经过压缩机送至液化工序。
一、事故经过
   2011年山东某氯碱化工厂在检修过程中:8月4日9时05分左右,作为指挥者李某按仪表安排一人拆卸过滤器前后压力表下手阀,当时王某在装置东监护施工队更换非净化风管线,指挥者李某让王某过来帮忙,王某与李某一志拆卸阀门,这时经过的聂某在一边帮忙递工具。当李某和王某把阀门螺栓都拆除后,李某用双手掰阀门,没有掰动,这时乔某从外操室出来,看到后,便让李某、王某、聂某让开,三人后退两步,这时,乔某便使劲向阀门上踢了一脚,阀门掉了,但管线内带压的介质浓硫酸便喷溅到四人身上,造成王某小腹表皮严重灼伤(冲洗不当),乔某两大腿上部严重灼伤,李某、聂某胳膊、脸部有轻微灼伤点。
二、伤害分析
1.受伤害人员:王某、乔某、李某、聂某(均为男性,年龄分别在26、31、32、25)高技文化程度、某烧碱车间技术员及氯氢工序一线操作工三人、从事本工种工作6年、接受过入厂三级安全教育。
2.受伤部位:小腹、两大腿、胳膊及脸部。
3.受伤性质:多伤害。
4.起因物:压力表一道阀门下法兰处。
5.致害物:98%浓硫酸。
6.伤害方式:硫酸灼伤。
7.不安全状态:①过滤器前后阀门未断开;②管线低点放空阀门未打开放空;③操作人员未穿戴特殊劳保用品;
8.不安全行为:①违章指挥;②违章操作(野蛮操作);③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
三、事故原因分析
 ㈠ 事故直接原因
1.换阀前检查不到位,没有真正确认管内是否有酸,过滤器前阀门未关闭,管道低点放空阀未打开放空,致使管线内带压存在安全隐患,是导致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2.个人防护用品穿戴不到位,现场指挥人员既没有交待让操作者穿戴耐酸碱服、戴面罩,自己也没有穿戴。
3.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
㈡ 事故间接原因
1.受伤者对受酸后管线内带压作业时可能出现的后果认识不足。
2.操作者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存在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3.作为操作者思想上麻痹大意,冒险作业,认为管线扫通,现场压力不显示,就认为管线内没有硫酸。
4.受伤者对处理硫酸灼伤事故冲洗处理不当。
四、事故防范措施
1.严格安全作业管理,认真按规程操作,杜绝麻痹大意心理。
2.按规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避免无谓伤害。
3.加强班组安全管理和现场安全监察,强化作业时的监护检查,提高班组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意识。
4.进一步搞好班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安全技能,提升危化品伤害事故的自救能力。
5.通过班组安全日学习活动,组织员工分析讨论“8.4”事故教训,查找自己身边或岗位还有哪些隐患未整改,讨论自己身边的“习惯性违章”现象及其危害。
  • Tag:硫酸灼伤相关内容
  • 没有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